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新古典学派

第十一章 新古典学派

本章重点问题
成本曲线研究和序数效用论 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建立
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0
本章主要内容
一、概述
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 展
四、不完全竞争理论
完全竞争理论的缺陷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 论 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 理论
二、成本曲线的研究 三、序数效用论的发展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2
2.新古典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
新古典学派的理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基本 形成,不过,这一理论构架在20世纪30年代又 得到进一步补充。这种补充也被看做是以马歇 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新古典经济学在这个时期的发展主要包括:成 本曲线的研究、序数论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厂 商理论、一般均衡理论、货币理论、福利经济 学等,其中,一般均衡理论和货币理论在其他 章节中已有所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其他各项。
罗宾斯反对使用基数效用 希克斯对需求理论的发展 福利经济学中的序数效用 论
五、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1
一、概 述
1.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是经济学说史上关于经济学流派的一种称谓。它有 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它指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 出现以后发展起来的许多经济学派的通称,包括剑桥学派、洛 桑学派、奥地利学派、瑞典学派、美国学派等(见萨缪尔森《 经济学》)。从狭义上说,它专指以马歇尔为首的英国剑桥学 派(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新古典学派之所以被称为“新古典”,一是因为它与古典经济 学有承继关系,二是因为它在许多方面发展出新的概念和方法。 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分别提出边际效用价值理论;克拉 克提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帕累托提出序数效用论,并完善了 埃奇沃思的无差异曲线;瓦尔拉斯提出一般均衡理论;维克塞 尔提出“累积过程”理论;马歇尔将边际学派的主观效用价值 论与传统三要素成本论相结合,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 构建了均衡价格理论。这些成果集中起来,逐渐形成了现代微 观经济学的基本构架。新古典学派所创立和发展的理论被称为 新古典经济学。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3
二、成本曲线的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31年,加拿大经济学家维纳(1892—1970)提出了短 期和长期成本曲线。 维纳在他的著名论文《成本曲线和供给曲线》中指出, 由于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任何企业可以在现行的工 资率水平下雇用所希望的劳动力数量,所以,在短期内, 随着劳动力边际产量的提高,边际成本会下降;当劳动 力的边际产量开始下降以后,边际成本就会上升。 维纳还区分了边际成本(MC)和平均成本(AC)。MC曲 线和AC曲线都是U型的,它们体现了收益递增(U型线的 下降部分)和收益递减(U型线的上升部分)的作用。 当MC小于AC时,AC下降;当MC大于AC时,AC上升;在AC的 最低点时,MC等于AC。 维纳还指出,长期AC曲线可以根据所有短期AC曲线获得。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4
三、序数效用论的发展
1.罗宾斯反对使用基数效用
罗宾斯认为,经济学和伦理学的结合在逻辑上 是不可能的,经济学不应该涉及伦理的或价值 判断的问题;经济学中具有规范性质的结论都 来自基数效用的使用,因此经济学应该避免使 用基数效用。 罗宾斯的观点在西方经济学界不乏反对者,但 其影响还是很大的。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进 行效用度量的序数效用论逐渐取代了基数效用 论,需求理论也被重新加以表述。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8
(二)来自斯拉法的批判




斯拉法(1898—1983)在他的一篇著名论文《竞争条件 下的收益规律》中指出,马歇尔理论中的规模收益递增 与完全竞争假设是矛盾的。 首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规模收益递增或成本递减的 作用会使一个企业无限制地扩大生产规模,最后将成为 市场上的垄断企业。 其次,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 条水平线,企业可以以相同的价格出售任意数量的产品; 同时,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企业可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 任意数量的生产要素,企业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是水平 的。这样,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就根本不会有 交点,企业的供给决策也就根本无法做出。马歇尔的局 部均衡理论是行不通的。 斯拉法的批判揭示了马歇尔完全竞争理论的缺陷,也引 发了西方经济学家们对完全竞争理论的进一步研究。罗 宾逊和张伯伦的理论就是对马歇尔完全竞争理论的修补。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5
2.希克斯对需求理论的发展



希克斯(1904—1989)在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效 用最大化概念的基础上,得出了价格变化产生消费量的 变化是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结论。替代效应是指保持 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仅仅由于相对价格的变化所引 起的消费量的变化;收入效应是指仅仅由实际收入变化 所引起的消费量的变化。 希克斯对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区分有助于认识正常品、 低档品和吉芬商品,可以解开吉芬之谜:吉芬商品的收入 效应很特别,它使消费量发生变化的方向不但不同于替 代效应,而且还超过了替代效应。吉芬商品往往是那些 在消费者支出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商品。 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需求理论得出了与基数效用论基 本一致的需求曲线,同样较好地解释了消费者的行为, 因此,序数效用论的需求理论被纳入了新古典的理论框 架中。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6
3.福利经济学中的序数效用论
希克斯还从帕累托的思想中发掘出了与
序数效用论相一致的、可以判断社会状 态的一个标准,这就是在福利经济学中 广泛使用的帕累托标准。参见本章“福 利经济学”部分。
第十七章 新古典学派
7
四、不完全竞争理论
1.完全竞争理论的缺陷


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假设,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 他们所生产的产品是完全同质的,任何人在市场上都没 有什么影响力,卖者可以在现行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 产品,不需要广告、没有商标等等。这些假设构建了一 个非常抽象的、简化的世界。虽然完全竞争理论提供了 许多重要的见解,但是,它不仅在理论上存在不一致, 而且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明显。完全竞争理论受 到了来自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挑战。 (一)来自现实世界的挑战:完全竞争理论曾被认为最 适合应用于农业,但是随着农业的发展,在许多地方的 市场上,出现了只有很少买者购买农产品的情况。而且, 完全竞争理论无法解释政府对于农业市场的干预行为, 以及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