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突骨折
III型骨折因骨折线波及枢椎椎体的骨松质, 尽管破坏了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但愈合率高" 保守治疗通常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II型齿状突骨折“由于血运不良”文献报道 不愈合率高达70%或形成纤维连接,颈椎处于 不稳定状态,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临床症状 甚至危及生命,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颅骨牵引
传统认为:枕颌带牵引足以达到复位目 的。
8-29在全麻下行齿状突骨折,寰枢关节脱位 后路植骨内固定术,术后伤口JP引流留置一 根,留置导尿一根,术后给予抗炎,止血, 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9-1拔J-P管及导尿管,9-6左前臂拆线,目前 颈后部切口愈合可,颈托固定妥,后枕上方 皮肤0.5*1CM皮肤破损,予PVP-I消毒,干洁。 左上肢肌力2级,可适当下床活动。切口疼痛 2-3分。
患者3天前不慎从约5米高处摔落,摔落后患 者即意识丧失,遂被送到当地医院就诊,当 地医院X线检查及CT检查示:齿状突骨折, 寰枢关节脱位,左锁骨远端骨折,颅脑CT未 见明显异常,并予以颈托固定及对症支持治 疗,现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病来,神清,睡眠尚可,精神可,胃纳可, 大小便无殊,体重无明显下降。
术前护理诊断
有窒息的危险 疼痛 躯体移动障碍 个人应对无效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排尿方式改变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术后护理诊断
有 窒息的危险 PC:出血 疼痛 个人应对无效 躯体移动障碍 皮肤完整性受损
讨论
齿状突骨折
陆家芳
齿状突骨折
齿状突骨折是一种较为隐匿的脊柱损伤, 治疗较为困难。
1974 年Anderson 和D’Alonze( 根据X线 表现将齿状突骨折分为三型:
– “I型” 齿状突尖部骨折 – “II型”齿状突腰部骨折 – “III型’齿状突基底部骨折
I型对寰枢关节稳定性一般无影响
打穿颅骨内板 牵引针滑脱 针道感染 过度牵引 压疮 坠积性肺炎 尿路感染 便秘
颅骨牵引的护理
经常检查牵引钳螺丝,有松动马上拧紧。 每日1~2次酒精滴针孔,勿去除痂皮。 牵引绳应在滑轮上,并与颈部力线方向一致。 卧硬板床,按时轴线翻身 做好皮肤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普通饮食。
辅助检查 (一)
8-24 颈椎CT显示 齿状突基底部骨折伴移位, 椎管内小点碎片,寰枢关节半脱位并旋转, 椎管变形。
8-25 X片显示 左第4.7肋骨骨折,左侧胸腔 积液可能,左锁骨远端骨折,左肩胛骨骨折 可疑
B超显示胆汁淤积 8-28 胸片显示T7、8椎体楔形变,骨折可能
辅助检查 (二)
做好病人思想工作
指导病人床上进行功能锻炼
屈曲性损伤,颈椎应处于中立位或稍后伸位。
伸直性损伤,颈椎应处于中立位或稍前屈位。
牵引时头下垫头圈,防止枕部产生褥疮。头两 侧用沙袋固定,防止头部摆动。
牵引重量视病情可加至7~15kg,床头抬 高20~30cm,形成与牵引力方向相反的 反牵引力,一般牵引4~6周。
8-24 CX7显示氯 92mmol/l 尿素氮 30mg/dl 葡萄糖 134mg/dl 谷草转氨酶 45iu/l 磷 1.82mmol/l
8-26 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81.0% 8-27 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 77.3% 8-27 尿常规 尿隐血 2+ 尿胆红素 2+ 尿蛋
白 1+ 尿亚硝酸盐 阳性 8-28 尿常规 尿比重 1.010 尿隐血 1+ 尿
胆原 4.0
诊断 :
齿状突骨折 寰枢关节脱位 颈髓损伤 左锁骨远端骨折 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治疗计划
严格卧床,颈托固定,颅骨牵引。 镇痛,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 择期手养神经,止血 等补液支持治疗,并给予留置导尿
8-24给予行颅骨牵引4kg 8-25改颅骨牵引5kg,完善术前准备
现认为早期颅骨牵引是必要的:颈部活 动频繁,枕颌带牵引、固定力量弱,致 复位不理想。颅骨牵引则更加稳定,患 者长期卧床,活动减少,有利于维持复 位后的正常解剖关系,使骨折以及关节 周围韧带以及肌肉组织有充分修复的环 境。
适应证:
– 枕颌带牵引效果不佳 – X线表现严重 – 有外伤史,长期卧床
颅骨牵引并发症
一般情况
病历号:1155065 姓名:柯满余 年龄:37岁 文化程度 小学 家庭地址 浙江省桐庐
县梅蓉村 过敏史 无
入院日期:05-8-23 性别:男 婚姻:已婚 汉族 职业:油漆工 宗教信仰 佛教 付费方式 自费 过去史 无
主诉:
高处坠落后颈痛,左上肢瘫痪3天入院
现病史:
专科检查:
神志清,精神软,生命体征平稳,颈椎压痛 阳性,胸廓挤压分离试验阴性,左肩部轻度 肿胀,压痛阳性,右上肢肌力V级,握力V级, 感觉尚可,肱二头肌肌腱反射未引出,肱三 头肌肌腱反射未引出,左上肢肌力0级,握力 0级,肱二、三头肌肌腱反射未引出,感觉存, 胸骨柄处皮肤痛觉过敏,以右侧为甚,腹壁 感觉可,双下肢肌力V级,感觉对称,膝反射 存,跟腱反射存,巴氏征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