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至长治(省界)高速公路工程第2合同段盖梁施工总结编制:复核:天津第二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林长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0年12月10日林州至长治(省界)高速公路工程第2合同段盖梁样板工程施工总结简介:本文主要总结盖梁施工工艺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关键字:盖梁施工质量控制蜂窝气泡插入式振捣器本文将以林长高速公路K12+834东寨大桥2#右幅盖梁工程为依托,对盖梁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作一总结。
一.工程概述K12+834东寨大桥盖梁采用包箍立柱作为盖梁模板支立受力点,共16片盖梁,其中桥台四片,桥墩12片。
桥台盖梁高1.3m,长12.99m;桥墩盖梁高1.6m,宽1.8m,长11.15m,为C30混凝土。
二、施工工艺流程及安排1、原材料混凝土标号为C30。
钢筋直径有Φ28mm,Φ12mm。
1.1、砂采用邢台河砂,细度模数 2.86,级配符合Ⅱ区中砂级配范围。
采用的砂为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尘土、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1.2、碎石采用林州马店石料厂产4.75~9.50mm、9.50~19.0mm和16.0~31.50mm三种级配石子。
碎石达到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质,无粘土、尘土、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要求。
并且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结构物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也不超过100mm。
1.3、水采用可饮用的地下水。
1.4、水泥采用鹤壁同力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 42.5水泥,各项试验结果均符合规范要求,并取得了监理工程师同意。
1.5、钢筋Φ28、Φ12钢筋产自安阳,钢筋进场必须在力学性能及焊接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模板盖梁模板采用5mm 厚钢板+8mm 槽钢加工而成的定型钢模板,盖梁模板安装采用底模包侧模的方式进行安装。
具体细节如下:1)模板与钢筋安装工作应配合进行,妨碍绑扎钢筋的模板应待钢筋安装完毕后安设。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避免引起模板变形。
2)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凸出。
侧模设拉杆固定。
3)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浇筑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钢模板安装前应全面打磨除锈,涂刷色拉油,模板组装要平整,接缝严密。
每节模板接缝处用双面止水胶条挤紧,模板内挤出部分用刀片刮净,防止出现凸缝、砂线等现象。
用线锤对模板进行两个方向垂直度校正,使模板垂直度及平面位置达到设计要求。
盖梁立模采用包箍立柱作为盖梁模板支撑受力点,在包箍上架立30#工字钢及槽钢,在工字钢上支立盖梁模板。
为了确保包箍的施工质量,在盖梁底模铺设后,采用了砂袋进行预压,确保抱箍、槽钢受力后万无一失。
加固后的模板顶设立沉降观测点,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后进行定时观测,以确保盖板标高准确。
立模时首先测量队进行放样定位出柱中心点,采用吊车配合人工支立模板,用垂球控制模板的垂直度,再将模板加固牢固。
浇筑盖梁时要预埋支座垫石的连接筋,支座垫石的定位要准确,标高要跟据图纸要求,逐个测量。
确保桥梁桥面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制作允许偏差表4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53、钢筋加工、存放、运输及绑扎钢筋是结构物的骨架,钢筋工艺的正常操作,直接关系到结构物的质量,又因钢筋工程是隐蔽工程,更显其施工重要性,所以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3.1、钢筋检查及保管钢筋供应均有出厂说明书,进料时已做好检查,其外观检查为钢筋表面有无裂纹、结疤、分层及夹杂,均无氧化铁皮和油迹,允许有少许铁锈和回火色,钢筋进入工地要进行钢筋的刚度和机械性能试验,其直径和各种尺寸均符合规范要求。
钢筋选择干燥场地露天堆放,钢筋上加彩条布覆盖,下放垫木,离地不少于20cm,四周挖排水沟,钢筋按不同等级、牌号、顺号、炉号、直径、长度分批挂牌堆放,并标明数量,不能混淆,钢筋不能和酸、盐、油这些物品在一起存放,也不要靠近有害气体的车间。
3.2钢筋的加工1)、钢筋的除锈钢筋的表面要清洁,油渣、漆污和用锤敲击时所剥落的污皮、铁锈等要清除干净。
特别是点焊处的铁锈、水锈要在焊接前清除干净。
2)、钢筋弯曲首先,根据钢筋设计图进行画线和选料,采用弯曲机进行加工,钢筋弯曲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弯起钢筋的弯起位置偏差不大于15mm。
加工钢筋的质量检验表63)、钢筋接头施工时采用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其接头结构如下:电弧焊接的接头应错开,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不应小于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最大弯距处。
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多层焊接钢筋时,可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骨架,侧面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折点处,并在中间直线部分适当设置短焊缝。
斜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的焊接,宜用双面焊缝,其长度应为5倍钢筋直径,纵向钢筋之间的短焊缝应为2.5倍钢筋直径。
如下图所示:焊接骨架图4)、电焊接头质量检验电焊钢接接头在构件中完全和钢筋器材同样受力,对于结构物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重视焊接质量检验工作。
电弧焊接头的质量检验:正式施焊前取样检验、外观检查、焊接接头无缺口、裂纹和较大金属焊瘤,用小锤敲击接头时,钢筋应发出与基本金属同样的清脆声,其缺陷及尺寸允许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焊接接头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于下表表75)、焊接操作安全注意事项①、无论何种电焊机的电源部分要妥加围护,防止钢筋和电源接触,不允许两台电焊机用一个电源闸刀开关。
②、电焊机要正确安装接地线,焊钳把手要绝缘,调节焊接电流或停止工作时,均应将电源切断,露天作业要搭设临时雨棚。
在对焊机工作地点要铺设干燥木板。
③、电焊工要穿戴工作服、工作帽、电焊手套、佩戴护目镜。
3.3钢筋绑扎(1)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梁中应沿梁长方向置于上面并交错布置,(2)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
非焊接钢筋骨架的多层钢筋之间,用短钢筋支垫,保证位置准确。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在浇筑混凝土前,对已安装好的钢筋及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等)进行检查。
(4)钢筋骨架的外形尺寸必须正确,其两相邻绑扎点互成八字形,以防止骨架歪斜变形。
3.4、钢筋的质量检验(1)进场后钢筋每60t为一批,每批内任选三根钢筋,各截一组试样,每组3个试件,一个试件用于拉伸试验,一个用于冷弯试验,一个试件用于焊接试验。
(2)电弧焊接头检查批量以300个同类型接头为1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1批检查。
①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目测检测。
②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钢筋烧伤等现象。
③焊缝及焊接接头处不得有裂纹。
对焊接部位进行拉伸检验。
每批中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3个接头试件应断于焊缝之外,并至少有2个试件呈延性断裂。
当试验结果有1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2个试件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中,当有一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有1个试件断于焊缝,或有3个试件呈脆性断裂时,应确认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
4、混凝土施工4.1、砼拌合4.1.1砼配合比采用C30砼,坍落度为:70~90㎜4.1.2、拌制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
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进行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
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以质量计)见下表8。
配料数量允许偏差表8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
每一工作班组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重点校核。
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
4.1.3、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搅拌,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且不得低于表9的规定。
混凝土最短搅拌时间表9注:①搅拌细砂混凝土或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1~2min;②外加剂应先调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再掺人;③搅拌机装料数量(装入粗骨料、细骨料、水泥等松体积的总数)不应大于搅拌机标定容量的110%;④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抽查两次;⑤表列时间为从搅拌加水算起;⑥当采用其他形式的搅拌设备时,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或经试验确定。
4.1.4、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
1)、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9142)的规定进行。
3)、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②、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5.1.5、混凝土搅拌完毕后,应按下列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1)、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
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
如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起至浇筑入模的时间不超过15min时,其坍落度可仅在搅拌地点取样检测。
在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和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2)、根据需要还应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质量指标并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
4.2、砼运输4.2.1用砼运输车运输砼保持运输车斗清洁、干净。
4.2.2从加水拌和到入模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水泥初凝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
混凝土拌和物运输时间限制表10注:①掺用外加剂或采用快硬水泥拌制混凝土时,应通过试验查明所配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后,确定运输时间限制;②表列时间系指从加水搅拌至入模时间。
4.3、浇筑混凝土前的检查4.3.1检查施工组织,包括人力、器材、机具设备等的配备情况。
4.3.2检查模板、钢筋,包括模板结构尺寸、钢筋数量、规格、位置、除锈以及是否牢固可靠,不致发生变形移位等情况。
4.3.3清除模板内积水和泥污木屑等杂物、嵌塞模板缝隙,钢模板应涂色拉油以使打出来的砼外观光洁。
4.4、砼浇筑4.4.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4.4.2混凝土应按30cm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