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肾脏疾病介绍

肾脏疾病介绍


3.饮食配膳方案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膳食治疗食谱见表4-23。 表4-23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食谱举例
餐次 早餐 加餐
午餐
加餐 晚餐 合计
食物名称 面粉 糖 牛奶 糖 麦淀粉 蜂蜜 小白菜 植物油 苹果 大米饭 鲫鱼 西红柿 植物油
重量/g 56 15 200 15 100 20 100 30 80 100 50 200 30
2.中度和重症病例
(1)总能量
由于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每日供给能量以1600~ 2000kcal为宜。
食物中应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主要能量来源。 但脂肪含量不宜过多,菜肴不宜过分油 腻,为防
止血中胆固醇增高,可选用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 的植物油。
(2)水分
患者的水分摄入量按每日排尿量多少而定。 补液量的简单计算方法为: 前一日排出量(尿量、粪便、呕吐)+500mL液体为宜。
蛋白质/g 3.9 5.8
1.8 0.2 7.0 10.7 2.0 30.4
能量/kcal 112 60 108 60 346 80 13 270 38 325 67 30 270 1779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是指各 种病因引起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
本症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小儿时 期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病。
年龄以3~8岁多见,2岁以下罕见。 男女比例约为2∶1。
急性肾炎迁延不愈,病程一年 以上,可划入慢性肾炎,但大 部分慢性肾炎并非由急性肾炎 迁延而来。
(一)营养代谢特点
肾小球病变,滤过膜受损,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明显 下降,而肾小管功能基本正常,导致钠、水潴留, 表现为浮肿、少尿、高血压及循环淤血。严重时可 致右心衰竭及高血压,脑水肿。
严重浮肿或少尿时:
每日入水量应限制在1000ml以内;
出现尿闭时: 按急性肾衰处理
(3)钠盐
当患者出现浮肿、高血压时: 应采用低盐、无盐或低钠饮食。
低盐饮食是:
全日烹调用食盐量不超过 2~3g 或酱油10—15mL
禁用:(含盐丰富食物)
咸菜、咸蛋、泡菜、卤制品、海味、挂面等
(5)无机盐
患者饮食中可增加钙、铁的摄入量,钙的摄入 量为1000~1500mg/d 。
由于奶的供给不宜太多,膳食摄入量达不到供 给需求时,可以补充钙制剂,
如碳酸钙、柠檬酸钙等。 但对无尿或少尿者,应限制钾的摄入, 选用含低钾的食物如蛋类、海参、藕粉、花菜
等。
(6)维生素
供给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VitC在抗过敏 性炎症方面有良好的作用,每天摄入量可达300mg 以上。
(二)营养治疗原则及配膳方案
1.轻症病例
表现:尿中仅有少量蛋白质及血细胞, 偶有浮肿或高血压 控制: 1、蛋白质 :饮食中蛋白质和钠盐可稍加限 制,蛋白
质的供给量约0.8 g/ (kg·d),每人每日摄入量大约40~ 50g。 2、钠:钠盐可根据浮肿及血压情况而定,一般控制在 4g/d
肌酐试验膳食
被测定者在进食低蛋白膳食2~3d后,体内的外源 性肌酐被清除,
再测定全天尿中的内生肌酐含量。 一般情况下,内生肌酐由肾小球滤过后,肾小管既
不吸收也不分泌,因此内生肌酐可反映肾小球的滤 过率。
内生肌酐如果降低至正常值的80%以下,则表示肾小 球滤过功能已有减退。
内生肌酐清除率:
肾脏疾病介绍
第一节 肾 炎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可分: ①急性肾小球肾炎 ②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③慢性肾小球肾炎 ④隐匿性肾小球病症 ⑤肾病综合征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多发生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抗
无盐饮食是:
全日烹调不用食盐与酱油 为增进食欲可使用糖、醋、芝麻酱、番茄汁等调味, 必要时可加些糖色以改变食物的外观而增进食欲
低钠饮食是:
除全日不加食盐和酱油外, 还要避免食用含钠高的食物, 如苏打饼干、馒头和糕点等。 禁食含钠量在 200mg/l00g以上的蔬菜,饮食中全日钠
15%~20%从急性转变而来 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
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发病机制各不相同) 大部分是免疫复合病(多发于中青年) 可以是血液循环中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
也可抗原与抗体在肾小球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 从而激活补体,引起组织损伤。 本病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 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 引起。
量不超过500mg为宜。
待患者血压下降,浮肿消退后, 饮食中可逐渐增加 食盐量,以不使症状加重为原则。
(4)蛋白质
发病初期,为减少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减轻肾脏负担,饮食中应限制蛋白质,
每日膳食蛋白质供给量为20~40g/d 或0.3~ 0.5g/(kg·d);
待病情稳定2~3个月以后,蛋白质可恢复正常 摄入量。
(一)营养代谢特点
1、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而至 血中肌酐和尿素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2、体液、钾、钠、磷潴留, 3、有机酸的潴留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临床症状:
一般有水肿、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后后期有贫 血、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终至尿毒症,多数预后 较差。
病程:1年或长达数十年。
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的理改变,造成肾 小球炎症和损伤。
acute poststreptococcal glomerul onephritis
APSGN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见。
临床以少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 水肿、氮质血症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 特点的肾小球疾病,故也常称为急性肾 炎综合征(acute nephritic syndrome)。
正常值:80~120ml/min 女性病人:
下式中88改为75计算
88(145 年龄)
血肌酐(mol/L)

公斤体重 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