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_第十章零件图

机械制图_第十章零件图

二.表达方法:
该类零件一般多在车床、磨床上加工.
键槽
轴套类零件
一.结构分析:
二.表达方法:
键槽
1.主视图的选择
倒角 退刀

1).安放位置及其投影方向:符合加工位置,即将轴线放成水平位置,用
一 个基本视图把轴上各段回转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表达清楚。
2)用断面图、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或局部放大图等表达方式表示轴上的结构形状
一.结构分析
该类零件在机器中起支撑作 用,通常有轴座或拨叉几个 主体部分,用不同截面形状的 肋板或实心杆件支撑连接而 成。通常由铸或模锻成毛胚, 经必要的机械加工而成
拨叉立体图
叉架类零件
一.结构分析 二.表达方法
一般以工作位置或自然位置为 安放位置,以形状结构特征方向 为主视图方向,用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基本视图,根据结构辅以斜 视图或局部视图。用斜剖等方 式表达内部结构。对于连接支 撑部分,可用断面图表示。
箱、体类零件由于结构比较 复杂,加工工序较多,在不同机 床上加工的位置也有多种.对 于这类零件,通常是按照其工 作位置放置,然后再选择最能 表达结构特征及相对位置的 一面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 一般需要三个以上的基本视 图,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视图、剖视图、断面图来表 达其复杂的内外结构。
蜗杆 蜗轮 蜗轮箱体立体图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R R
铸造圆角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铸造圆角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浇铸空心铸件时,为了避免各部分因为冷却 速度不同而产生缩孔或裂纹,铸件壁厚应保 持均匀或逐渐变化。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铸件壁厚逐渐过渡
20 5
Rc1/4
10
主视
主左视图

3.2
φ10
1.5×45o
10
技术要求
尺寸
B
其余 12.5
技术要求
3.2 3.2
6-φ6 沉孔φ12深6
5
技术要求
技术要求: 1.铸件不得有沙眼、裂纹; 2.锐边倒角1×45O; 3.未注铸造圆角R2.
B B
B标题栏
端盖
制图 审核
比例 1:1 材料 HT200
§10-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拨叉立体图
B A
B-B
B A
箱 、体 类 零 件
一.结构分析


箱、体类零件指箱体、阀体、腔体 泵体等,其内外结构比较复
杂,在机器中起支撑和包容 凸台
作用。由铸造成毛胚,经必
要的机械加工而成,有加强 肋、凹坑、凸台等结构。 轴孔
底板
螺孔
蜗轮箱体立体图
箱 、体 类 零 件
一.结构分析
二.表达方法
铸造圆角半径一般为3-5mm,在图中不直接标 出,而在标题栏上方技术要求中统一注写。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加工后成 尖角
12.5
其余
6.3
加工后成 尖角
12.5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铸造圆角
由于尖角不但在拔模和铸造过程中容易使该处的型砂容易损 坏,而且金属冷却收缩时在尖角处容易开裂或产生缩孔。铸 件各表面的相交处不能作成尖角。
R0.2
柱塞套的表达方法
盘盖类零件
一.结构分析
螺孔
端盖立体图
该类零件包括手轮、皮带 轮、端盖、盘等,主体一般 为回转体或其它平板形, 它们回转体直径一般比长 度方向的尺寸大, 通常由 铸或锻成毛胚,经切削而成, 常见的结构有凸台、凹坑、 螺孔、销孔、轮辐、键槽. 常在车床、磨床上加工
盘盖类 零 件
一.结构分析
二.表达方法
该类零件通常采用主、左或
主、俯视两个视图 1.主视图的选择
一般选取轴线水平放置,用单一剖切面 或旋转剖、阶梯剖等剖切方法作全剖视 或半剖视表示各部分结构之间的相对位 置
2.其它可用断面、局部剖视、局部放大图等方法表达细节。
端盖
叉架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立体图
盘盖类零件立体图
叉架类零件立体图
箱、体类零件立体图
轴套类零件
一.结构分析: 该类零件大多由位于同一轴线上数段直径不同的回转体组
成,它们长度方向的尺寸一般比回转体直径大 ,常见的结构有倒角、圆角、退刀 槽、键槽。
键槽
退刀 槽
倒角
轴套类零件
一.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
1.主视图选择
2.其它视图的选择
(1)全面考虑所需要的其它视图,每个视图有一个表达重点,视图数目尽量少 (2)优先采用基本视图及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图。
局部视图或斜视图应尽可能按投影关系配置。 (3)布图合理
5
三、典型零件图例分析
零件
(根据其结构、形状不相 同,其表达方法、尺寸标 注方法也不同)
零件图——表示机器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其 技术要求的图样。
零件图的内容包括:
(1) 一组视图(包括剖视、断面等)
(2) 尺寸
(3) 技术要求(标明零件制造、检验、装配中应达到的技术指标 如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及热处理等)
(4) 标题栏
3
图例
返回
§10-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一.视图选择的一般原则
第十章 零件图
§10-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10-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10-3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0-4 零件图的尺寸注法 §10-5 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10-6 看 零 件 图 §10-7 零 件 测 绘
1
齿轮轴
泵体
泵盖
螺栓
齿轮油泵的组成
2
齿轮 传动齿轮
18
3.2
B-B 37
3)空心轴套因存在内部结构,可用全剖视或半剖视图表示。
弹簧座孔 径向槽
转鼓
轴颈
2.其它视图选择
采用左视图表达转鼓上的四条槽,以局部剖视图表达弹簧座 的深度。键槽和退刀槽结构则采用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表达。
6
ⅠⅡ


2:1
4:1
转子的表达方法
A
A-A
A A
A 10:1
空心轴套因存在内部结构,视图
可用全剖视或半剖视图表示。
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 的全部结构形状,并便于读图和画图 1.主视图选择
(1)确定零件的安放位置 ,尽量符合零件的主要加工位置 和工作(安装)位置。
(2)确定零件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其原则是选择最能明显地反映零件形状 和结构特征以及各组成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那个方向。
5
§10-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B-B
B
B
B-B A
A-A
A
B
B
B-B A
A-A
A
B
B
§10-3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机械加工零件的工艺结构
为了便于拔模,在铸 件内外表面上应有拔 模斜度。
拔模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1∶20
注出斜度
无特殊要求时,斜度 不画出也不标出
拔模斜度的注法
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未注铸造圆角R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