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零件图学习
• 选择其他视图时,要考虑需要哪些视图 (包括断面),还要考虑到用尺寸注法可 以表达形状,如图11.2.2-1中零件一个视图 上所注尺寸的符号“Φ”,即可表示零件的 柱体结构等。
图11.2.2-1
• 11.2.3 零件的类型及其视图选择
零件的形状繁多,但按其结构形状,大 体可归纳为四大类,即轴套类零件、盘盖 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 每一类零件应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 点来确定其表达方案。
2. 尺寸链中应留出一 个尺寸不标注,以形成 开链同一方向上的一组 尺寸顺序排列时,连成 一个封闭回(环)路, 其中每一个尺寸,均受 到其余尺寸的影响,这 种尺寸回路,称为尺寸 链。 尺寸链中的每一个尺寸均 称为一个环。如图 11.3.4-1(a)中的a、d、 e、c为一个尺寸链。
图11.3.4-1(a )
图11.3.4-1(c )
3. 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标注
重要尺寸是指零件上对机器(或部件)的使用 性能和装配质量有直接影响的尺寸,这些尺寸必须 在图样上直接注出。
如图11.3.4-2所 示,标注微动机构 中支座的尺寸时, 支座上部轴孔(轴 套装在其内)的尺 寸φ30H8,轴线到 底面的距离(中 心高)36,底板安 装孔之间的距离82 及22等都是重要尺 寸,必须在零件图 上直接标注。
装夹定位,测量、检验零件已加工面时所选定的 基准,主要是零件上的一些面、线或点。
• 如图11.3.2-3所示。在车床上加工螺杆上的 螺纹时,夹具是以φ8h8的圆柱面定位的; 车削加工及测量长度时以端面B、C为起点。 因此,轴线和B、C端面分别是加工螺杆时 的工艺基准。
图11.3.2-3
从设计基准出发标注尺寸,能保证设计要求;从工 艺基准出发标注尺寸,则便于加工和测量。
11.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是指选用适当的视图、 剖视、断面等表达方法,将零件的结构形状完 整、清晰地表达出来。 选择视图的总原则是:在便于看图的前提 下,力求画图简便。 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选好主视图,然 后则
1.形状特征原则 主视图应较好地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即 能较好地将零件各功能部分的形状及相对 位置表达出来。
(a) 加工时的装夹位置
图11.2.3-4
(b) 视图的表达方案
3. 叉架类零件
常见叉架类零件,如图11.2.3-5所示。
图11.2.3-5
叉架类零件在机器中主要用于支撑或夹持零件等, 其结构形状随工件需要而定,故一般不很规则。
• 叉架类零件在制造时,所使用的加工方法并不一致,所以,主要 依据它们的结构形状特征和工作位置来选择主视图。如图11.2.36(a)所示的拨叉,其一端卡在齿轮右边的槽中,并可沿轴向移 动以拨动齿轮沿轴向移动,其工作位置既倾斜又不固定,故其主 视图只能以反映零件的形状特征为主,并应将零件放正,以利于 画图,如11.2.3-6(b)所示。
建 东 橡 胶 制 品有 限 公 司
JIAN DONG RUBBER PRODUCTS CO. ,LTD
姓
名
模具编号
STE标记
•
3. 综合式 综合式是坐标式与链式的组合标注形式。 如图11.3.3-1(c)所示。这种尺寸配置形式兼有 上述两种方式的长处,因而能更好地适应零件 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图11.3.3-1
图11.3.4-2
•
除重要尺寸必须直接标注外,标注零件 尺寸时,应尽可能与加工顺序一致,并要 便于测量。图11.3.4-4所示。
(a) 不易测量 图11.3.4-4
(b) 容易测量
5. 在同一方向上的多个毛坯面不能与同一个 加工面直接发生尺寸关系
• 毛坯面是指用造或锻造等方法制造零件毛坯时所 形成的且未经任何机械加工的表面。由于毛坯面 的尺寸是靠制造毛坯时保证的,因此,从设计的 角度,同一方向上的各个毛坯面中,也只能有一 个毛坯面与加工面之间有直接的尺寸关系,如图 11.3.4-5所示。
2. 链式
链式是指零件上同一方向的一组尺寸,彼此首尾相接,各 尺寸的基准都不相同,前一尺寸的终止处,即为后一尺寸的基 准,如图11.3.3-1(b)所示。 链式注法的优点在于前一尺寸的误差,并不影响后一尺寸, 但缺点是各段尺寸的误差最终会累积到总尺寸上。因此,当零 件上各段尺寸无特殊要求时,不宜采用这种形式。
俯视图
A—Ad的剖视
表 达
工字型助板的形状 底版的轮廓 安装孔形状和位置
4.该零件的结构 有什么特点?其 形状如何?
结构特点和形状 1.立体形状
2.为了表达倾斜结构 的端面真形采用了 斜视图B
主视图采用3个局部 剖视表达了各孔的深度
定尺寸 位置的几何元素。
零件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方向都至少要 有一个尺寸基准,当同一方向有几个基准时,其 中之一为主要基准,其余为辅助基准。 要合理标注尺寸,必须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基准有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两种。
1. 设计基准
设计基准是根据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和结构
特点,为保证零件的设计要求而选定的一些基 准。它一般是用来确定零件在机器中位置的接 触面,对称面、回转面的轴线等。 如图11.3.2-1所示,微动机构(如图11.1-1 所示)中的螺杆,其径向是通过螺杆与支座上 的轴孔处于同一条轴线来定位的,而轴向是通 过轴肩左端面A与轴套的右端面来定位的。 所以,螺杆的回转轴线和轴肩A就是其在径 向和轴向的设计基准。
• 因此,最好使工艺基准和设计基准重合。当设 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不重合时,所注尺寸应在保 证设计要求前提下,满足工艺要求。
11.3.3 尺寸的配置形式
零件尺寸通常有下列三种形式:
1. 坐标式
2. 链式
3. 综合式
坐标式是指零件上同一方向的一组尺寸,都是从同一基准出 发进行标注的,如图11.3.3-1(a)所示。 坐标式注法的优点在于尺寸中任一尺寸的加工精度只决定 于那一段的加工误差,而并不受其它尺寸误差的影响。因此, 当零件需要从一个基准决定一组精确尺寸时,常采用坐标式 尺寸配置形式。
1.该零件的名称是 什么?由什么材料 制造?图样比例是 多少?
名称 轴承座
HT200铸铁 材料
材料
比例
1:1
2.该零件的视图表达 方案有什么特点?其 倾斜部分形状是采用 什么方式表达的? 特点 反映形体特征 1.倾斜结构 2.工字行助板 3.底版间相对的位置
倾斜部分形状
斜视图B
3.俯视图采用的是 什么表达方法?主 要是为了表达么?
1.分析零件
分析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工作位置 以及所采用的加工方法,并对零件进行形体分析或结 构分析。
2.选择主视图
根据零件的特点及类型,确定主视图选择的安放位置 和投射方向
3.选择其它视图
在选择其它视图时,配合主视图,灵活运用各种 表达方法,表达清楚零件的外部形状和内部结构形状。
11.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1.3.1 零件图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零件图的尺寸要求标注得完整、清晰和合理。 这里主要介绍合理标注尺寸的基本知识。
所谓合理标注尺寸,就要: (1) 满足设计要求,以保证机器的质量; (2) 满足工艺要求,以便于加工制造和检测。
11.3.2 尺寸基准的选择 尺寸基准——是指零件的设计、制造和测量时,确
(a)拨叉的工作位置 图11.2.3-6
(b)视图表达方案
4. 箱体类零件
• 常见箱体类零件,如图11.2.3-7所示。
阀体
支座 图11.2.3-7
泵体
箱体类零件通常是起着支承机器运动部件作 用的机架。
• 因箱体内部具有空腔、孔等结构,形状一般较复 杂,表达时至少需要三个基本视图,并配以剖视, 断面等表达方法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它们的结 构,如图11.2.3-8所示。
2.加工位置原则 主视图与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的装夹位置 一致,以便于工人看图加工。
•
3.工作位置原则 主视图与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工作 位置一致,以便于对照装配图进行作业。 • 选择主视图时,上述三个原则并不是总能 同时满足,还需要根据零件的类型等情况 来确定按哪个原 则选择主视图。 11.2.2 选择其他视图 为了表达清楚该零件的每个组成部分的形状 和它们的相对位置,除了主视图外,一般还 需要其他视 图。
标注尺寸时,每个尺 寸链中均应有一环不注尺 寸,此环称为终结环或尾 环 。这是因为加工某一表 面时,将受到同一尺寸链 中几个尺寸的约束,标注 不当时容易产生矛盾,甚 至造成废品。因此,设计 时通常将某一个最不重要 的尺寸(如e)空出不注, 如图11.3.4-1(b)。
图11.3.4-1(b )
但有时为了设计、 加工、检测或装配时提 供参考,也可经计算后 把尾环的尺寸加上括号 (称为参考尺寸),如图 11.3.4-(c)
3. 看尺寸
分析零件图的尺寸基准,再逐一分析各尺寸 的内容和作用。
4.看技术要求
从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其它 技术要求中,了解零件的技术作息。实际上,看 零件图是一个读图的过程,了解工程的过程。读 图能力越强,工程知识越多,看零件图的速度也 就越快,获得的信息越准确。
看懂图11.4-1所示零件图,并回 答问题:
•
11.3.4 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
1. 正确选择尺寸基准 当依据功能要求确定了机器(或部件)中 各零件的结构、位置和装配关系以后,其设计 基准就基本确定了,但工艺基准则由于所采用 的加工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 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一致,可以减少误差 的影响。标注尺寸 时重要的尺寸从设计基准 标注,以保证设计要求;一些次要的尺则从工 艺基准标注,以便于加工和测量。
图11.3.2-1
再如图11.3.2-2所示,微动机构中的支座,它是微动 机构中的主体,而其左右、前后结构对称,因此,两个 对称面就分别是长度和宽度方向的设计基准。微动机构 在机器中的位置是通过支座的底面来定位的,所以,底 面即为支座在高度方向的设计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