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问题医学课件
关注特殊人群用药问题医学课件
2. 分布 (distribution)
(1) 白蛋白合成减少,游离型药物增加。
禁用高血浆蛋白结合率的药物 内源性配体(如胆红素)竞争结合增强
(2) 体液量大,脂肪含量低,致水溶性药物分布广泛, 血浓低,而脂溶性药物血浓高。
(3) 血脑屏障发育不全,中枢药作用增强。
3. 代谢 (metabolism)
快、疗效可靠的最常用的方法经皮给药ຫໍສະໝຸດ 给药方便,注意小儿勿手摸后误人口、眼
直肠给药:不经肝直接进入体循环,如小儿退热栓
呼吸道给药:吸入剂,吸收面积大,速度快;局部给药,
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和某些麻醉用药
治疗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 病情变化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用药时要掌握药物的性能、作用机制、不良反 应和适应证; 精确计算药物剂量和选择适当的方法; 合并使用的药物不宜过多; 嘱咐家长及时复诊以免病情变化而贻误治疗。
胎盘(脐静脉) 胃肠道(羊水吞饮,羊水的肠道循环)
胎儿皮肤
2. 分布
肝、脑、心脏中游离浓度高,避免母体快速静脉给药。
肝、脑体积大,脂性大,且20~40%药从脐静脉经静脉导 管直接进入下腔静脉。
胎儿药代动力学 3. 代谢
部位 — 胎肝、肾上腺等 活性 — 比成人低
可致某些药物浓度高于母体,代谢产物活性或毒性增加。
(4) 控制嗜好与饮食。
如烟、酒、茶、饮料、盐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5) 疗程不宜过长,防止药源性疾病,必要时定期 复查或随访。
(6) 控制用补药,尤其疗效不确切。
如抗衰老药、增智药。
e.g.
阿托品可用来解除胃肠痉挛性疼痛,是常用的、效果 肯定的解痉止痛药。但是这类药除了有解除平滑肌痉挛 的作用外,还有散大瞳孔使眼压增高的作用,还可抑制 汗腺分泌、加快心跳的作用。这对老年人均有不利的影 响,因此老年人不宜用这类的药物治疗胃痛。
2. 分布 (distribution) 水溶性分布少,脂溶性分布广,结合型减少
机体组成成分改变 : 水分减少、脂肪增加 血浆蛋白改变 : 白蛋白合成减少,1酸性糖蛋白增加
(弱酸性、中性药物)(弱碱性药物)
主要影响高血浆蛋白结合率(>80%)药物
3. 代谢 (metabolism)
药物代谢减慢
(1) Ⅰ相酶在出生1周后达成年人水平,Ⅱ相酶发育不完善。 故脂溶性药物代谢减慢。
(2) 新生儿肝比重大(4%),对新生儿药物代谢有利。
(3) 游离型药物增加,药物代谢代偿性加快。
二、小儿药物治疗特点
对药物的反应因年龄而异
吗啡对新生儿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年长儿;在未成熟儿中, 麻黄碱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却低得多。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适用于预防和治 疗因外伤感染引起的破伤风。两者均是一种蛋白制 剂,分子量很大,很难透过胎盘屏障。FDA 分类均 为C类,参照美国 ACOG第160 条公告和美国免疫实 践咨询委员会 (ACIP) 的建议 ,孕期暴露于破伤风后 可预防性使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毒素。 且多项回顾研究显示 ,这种免疫球蛋白和破伤风抗 毒素不会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
肝血流量减少 肝体积减小,数目减少 肝药酶活性降低,肝药酶诱导或抑制作用减弱
用药量应为年轻人的1/3~1/2 肝功能正常 代谢功能正常
(3) 用药个体化,必要时实行药物监测。
一般来说,用药量宜小(3/4),间隔宜长。
监测药物如:
安全范围小、毒性大的药物 非线性动力学特征药物 心、肝、肾功能不全 联合用药
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特征
儿童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1 小儿药代动力学 2 小儿药物治疗特点 3 小儿给药途径的选择 4 小儿用药原则
5
1. 吸收 (absorption)
(1)脂溶性药物口服吸收差。 (2)皮肤吸收好,但易致过敏或皮炎。 (3)肌注效果差。 (4)病重常采用静脉或皮下注射,防止渗出和高渗血症。
母体药代动力学特点
3. 代谢
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所增加
例如: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期间 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有关。
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 从肝清除速度减慢。
4. 排泄
母体药代动力学特点
早期心博量↑→肾血流量↑排泄↑
晚期肾动脉受压→肾血流量↓排泄↓
胎儿药代动力学 1. 吸收(三条途径)
4. 排泄
肾小球滤过率低,排泄慢 水溶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如沙利度胺事件)
妊娠期用药原则
单药有效的避免联合用药
用疗效肯定的老药,避免用尚难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 新药;
小剂量有效的避免用大剂量。
早孕期间避免使用C类、D类和X类药物。
若病情急需,要使用肯定对胎儿有危害的药物,则应终止妊 娠。
e.g.
Wei S H, Liu C C, Fan P C. Pediatric Drugs, 2014, 16(1):83-89. Verrotti A, Carelli A, Journal of Child Neurology, 2014, 29(12):175764.
1 老年人药动学特点 2 老年患者用药的基本原则
e.g.
VPA(丙戊酸)血清浓度水平的测定中已报道其有效范 围为 40 ~ 100 mg/L,但是如直接使用固定药物剂量则难 以控制病情,因此,对于儿童良好的药物治疗尤为重要。
临床中 VPA 治疗儿童癫痫,除了控制及改善发作症状外, 同时还应减少不良反应,避免影响患儿的学习能力。VPA 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显示,其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接近 100%,大部分药物在血液中分布,并存在与细胞外液的快 速交换过程,同时药物也可在脑脊液( CSF) 和大脑中分布, CSF 中丙戊酸盐的浓度与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接近。儿童 则很短。
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因年龄而异
巴比妥类、吗啡、四环素在婴幼儿脑中浓度明显高于年长儿
肝脏解毒功能
新生儿和早产儿,肝酶系统发育不成熟,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
肾的排泄功能
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肾的排泄功能不足
先天遗传因素
家庭中有遗传病史、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应谨慎选择药物。
口服给药:口服难吸收
注射给药:不宜肌肉注射给药,静脉注射是新生儿吸收最
1 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2 妊娠期合理用药 3 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
母体药代动力学特点
2. 分布
分布容积增加:
孕妇血容量约增加,心排出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 8000m1
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妊娠期白蛋白减少;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激素等 物质所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孕妇用药效力增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