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城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卷命题人:杜志勇说明:本卷共四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狡黠.(ji é) 惟妙惟肖 扶掖 浑身解.(xi è)数 B .吊唁.(y àn) 粗制烂造 谀词 强聒.(gu ā)不舍 C .疮.痍(c ān g ) 恃才放犷 陨落 怒不可遏.(è) D .缄.默(ji ān) 正襟危坐 招徕 鳞次栉.(zhì)比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离岛免税政策实施还不到一个月,就有数十万的消费者蜂拥到三亚免税店抢购各种高档商品。
B.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仿佛又看见外面绿树发芽和翻新的泥土气息。
C.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多次“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上海市物价局近日对其作出200万元罚款。
D.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使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而弋阳腔和昆山腔又是其中影响最大、历时最长、范围最广的两大声腔。
②在明中叶以后的南戏舞台上,出现了诸多声腔激烈竞争的繁荣局面。
③所以说,这两大声腔的成就上面都凝聚着江西艺术家的聪明智慧、才干和辛劳。
④其中以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江西的弋阳腔、江苏的昆山腔为著,戏曲史上并称为“南戏系统四大声腔”。
⑤弋阳腔是江西人的创造,而昆山腔改良的鼻祖也是江西人。
A.⑤①③④② B.④⑤①③② C.②④①⑤③ D.②①⑤③④ 5.以客人的口吻改写下面句子,与原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原句: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受!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A.贝多芬对我大声地说,我不知道他心里的感受!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B.贝多芬对客人大声地说,他不知道他心里的感受!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C.他对客人大声地说,我不知道他心里的感受!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D.他对客人大声地说,他不知道他心里的感受!一个乐队只能奏出他自己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6.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趁着天黑前,我们赶到了九江长江大桥,此时陈瑜正在离水面20多米高的桥梁上来回摸索前进,他在对18盏航标灯逐一进行检修,这是他每天的工作。
李园霖告诉记者,按九江航运局标志灯管理规定,主航道的18盏标志灯,若有一盏熄灭就得封航。
暗夜的江上,明亮的航标灯是船舶的眼睛,指引着过往船舶的航程,而这里就是陈瑜守候15年的“舞台”。
夏天,桥上钢板温度高达五六十摄氏度,维护保养时,手上被烫起血泡是经常的事;冬天,遇上狂风大浪,江水剧烈的晃动让人看着眼花恶心,可他抢修航标灯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我很喜欢这项工作,每当我处理好应急事件后,心情就特别好!”说这话的时候,陈瑜双眼闪动着快乐的光芒。
A .航标灯,过往船舶的眼睛B .陈瑜守护航标灯十五年无悔C .暗夜访谈岗位英雄李园霖D .敬业陈瑜暗夜抢修航标灯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渔家傲①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②眠似听朝鸡③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④。
【注释】①这首词写于王安石二次罢相之后隐居金陵时所写。
②欹(q ī):倾斜。
③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
④邯郸道:唐人小说《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首二句的“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下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B. “尘不到”全句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尘”即实指“尘土”。
C.“午枕觉来闻语鸟”和“欹眠”句,写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的“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
D.“忽忆故人今总老”二句,反衬自己之已老,而今只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黄粱幻梦。
8.关于这首词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人描写了隐居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自己晚年生活的困窘,表达了一种伤怀之感。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B.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厌恶功名利禄,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追求平静生活的意趣志向。
C.作者在词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鸡”,足见其“虽然归隐,但仍想积极用世”。
D.全词在写景叙事中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王彦章死节唐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率五百骑守捉①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
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见.杀,年六十一。
【注释】①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
9.下面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1分)A.彦章武人/不知书B.彦章/武人/不知书C.今/兵败力穷D.豹死/留皮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1)活( ) (2)谢( ) (3)见()11.说说“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的意思。
(2分)12.选文记叙他“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有什么作用?(2分)13.选文主要表现了王章彦的一种什么样的精神?(2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每空1分)(1)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4)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____________ 。
(6)毛泽东《沁园春·雪》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诗句是:,。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
(17分)郁孤台笑了彭世强①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
仰望着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②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
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③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
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④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
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
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竞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
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⑤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②于胯部。
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
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
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
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
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③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
⑦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
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
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
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
它们也在教导我们:民族之魂犹在!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情思连绵,剪之难断……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
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⑾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注】①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
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
②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
③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
15.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
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
(每空限5字)(3分)仰望郁孤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合语境,解释第⑧段中加点词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2分)历史的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说说第⑥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