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1、10个一是(),10个十是(),十个百是( ), 10个千是()。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

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3、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4、搜集有关大数的信息。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2)1、读出下面的数305 读作:300 读作:53500 读作:2879 读作:2、万级包括的数位是()、()、()、()。

3、个级的记数单位有()、()、()、();万级的记数单位有()、()、()、()。

4、123456789是一个()位数,4在()位上,表示4个()。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4)1.填空。

10101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位,表示()个()。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3. 我会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例5、6)1、万级的计数单位有()、()、()、()。

2、3个万是()万,()个万是20万。

3、阅读教材14、15页内容。

课题:数的产生1、我知道古时候人们记数方法有()、()、刻道记数。

后来,人们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就是()。

2、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12、……都是()。

3、一个物体也没有,用()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题:亿以上数的认识1、90023600 是个含有()级的数,9在()位上,表示(),这个数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略是()。

2、写数三百三十万九千写作:三千零五十万零八百写作:3、在数位顺序表中,右起第九位是()位,它属于()级,亿级都包括()位、()位、()位、()位。

课题:计算工具的认识看教材23-25页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计算工具的历史及使用。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大约1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2、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

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

3、在拨数时要先定好(),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

(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4、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

5、17世纪初()人发明了计算尺,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

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

6、认识计算器各种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1、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2、用计算器计算。

(1)386+179=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计算:先输入数字键(),再输入运算符号键(),又输入数字键(),最后输入()就显示出了结果()。

(2)、26×39= 312÷8=(3)、36+228-179= 26×39-349=第二单元角的度量课题:直线、射线和角1、认识射线、直线和线段(1)、生活中射线的例子(手电筒、汽车灯、太阳射出的光线)。

注意射线的端点、方向,长度(2)、直线(电视画面上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轨)注意直线的端点、方向,长度(3)、要求学生画一条射线和一条直线。

(4)、线段(注意线段的端点、方向,长度)课题:角的度量1、认识量角器(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思考: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是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

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

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

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a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

b请观察,量角器上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c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o°刻度线起?组内找出10°、30°、90°、120°、180°,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找出90°的刻度线?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d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45°80°?90°2.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课题:角的分类和画法1、画出3个角,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

2、认识直角的度数。

(1)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2)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

3、认识平角。

画法: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你能想出一个平角的度数等于几个直角的度数吗?1平角等于几个直角?(1平角=2直角)4、认识锐角和钝角。

5.认识周角。

指着图说明: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这个角,是周角。

(画图) 说明:周角是360。

6、自学p42页角的画法课题:口算乘法自主学习p46页例1及相应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说出划线两题的算法。

30×4=700×8=6×50=5×800=25×4=7×300=80×6=12×3=60×40=130×30=2、请同学们看书P45页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理解用复合名数表示的数学术语“速度”的含义。

3、对比16×3= 和160×3= ,从16和160的关系中,总结出几百几十与一位数相乘的口算方法。

课题:笔算乘法1、自学p49例12、请估一估145×12的大致范围。

3、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

4、用不同的方法检验自己运算的结果。

课题:笔算乘法的练习复习1、笔算题:134×16 246×342、口算:14×7 25×3 160×5 23×10060×70 21×300 18×50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数有0的乘法1、问题: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每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根据题意,独立写出解题算式,独立进行计算4、①、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②、怎样确定积的末尾零的个数课题: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一、自主学习1、特快列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是40千米,也可以这样写:特快列车的速度是40千米/时2、观察:哪种方法简便?怎样用复合单位来表示速度?3、总结:可以用所走的路程/时间单位来表示速度。

4、练习: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

课题:积的变化规律1、口算p47练习六第4题2、综合练习1、完成第5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友情提示: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课题:乘法估算1、知识准备:19×18≈32×53≈41×30 ≈42×21≈28×40≈12×9≈2、自学p60页例5(1)列式:49×104≈(2)自己写出估算方法课题:练习课1、课文第62页的第7题。

2、课文第63页的第8题。

(1)独立笔算。

(2)如:7 0 8 6 4 0× 2 5 × 1 23 54 0 1 2 81 4 1 6 6 41 7 7 0 0 7 6 8 0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课题一:垂直与平行的概念1、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2、自己说一说,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垂线和垂足的概念。

3、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填空。

(1)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产生()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时两条直线的()叫垂足。

课题二:垂线的画法回忆垂直的含义什么叫垂直?两条线垂直时,会产生什么角?探究垂线的画法:1、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自己学习课本66页第(1)(1)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图1).(图1)课题三:平行线的画法1、自己读一遍平行线的概念,课本65页。

2 自己说一说平行线的概念。

3、在()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4、自学课本67页平行线的画法。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题一: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自学71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

并从概念中找出平行四边的特征。

2、平行四边形,有()组对边平行,而梯形则只有()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形。

3、长方形和正方形各画1个后,观察它们分别都有哪些边平行?(1)独立画图后,找出各自平行的对边。

(3)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否具备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它们是否属于平行四边形。

(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形。

课题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1、认识平行四边、梯形的底和高。

(1)自己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读课本72页,底和高的内容。

(2)自己指出你了解到的平行四边形,各部分的名称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2、画出高(1)独立完成课本72页“做一做第2题(2)独立完成课本第73页,第1题。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课题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树(商一位数)1课时1.3×8= 24÷8= 12×8= 96÷8=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看看图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能不能用自己的理解来列式并写出来。

3.自主探究并写出计算方法.4.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不能得出整十数除整十数口算方法.试着写一写。

5.,独立练习看你最少能用多少时间,把时间记录下来并把方法理解。

60÷20= 90÷30= 80÷40=6.知识延伸试算:83÷20 ≈80÷19≈你是怎样算的,你的方法是7.知识运用62÷20≈120÷20= 85÷34≈93÷30≈课题用整十除几百几十(口算除法)2课时1 80÷40= 60÷30= 50×30= 80×2=79÷20≈9÷31≈70÷9≈59÷22≈2.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每班分得几面?列式:( ) 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想:方法一方法二3.试说整十数除几百几十的数口算方法4.知识应用150 ÷30= 900 ÷100= 480 ÷60=5自我挑战122÷30 ≈240 ÷37 ≈120÷28≈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3课时1.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