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议中国诗酒文化姓名:周朝节学校:周口电视大学鹿邑分校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浅议中国诗酒文化内容摘要:中国的诗酒文化蔚为大观,对诗歌来说,酒可以刺激神经,可以把诗人带入一种摈除世俗纷扰和功利烦扰的迷狂状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这正是灵感爆发的契机。
中国古代善写诗的人莫不爱酒,诸多诗人与词人都有醉酒赋诗的经历。
酒对诗人而言可以宣泄情感,抒发生活。
能够抒写:民生民俗、闲情雅致、别离思乡、真挚情谊、直抒胸臆、战场铁戈、揭露现实、以酒写景、借酒消愁等不同内容。
酒与诗的结合,浑然一体:“诗是水中酒,酒是文中诗”。
诗和酒都是人抒发情感的一种依托,一种意境地升华,一种生活的点缀。
关键词:酒诗人灵感宣泄抒发一、古代诗人对酒的喜爱纵观中国五千年文学史中,诗人与酒,早就结下不解之缘。
中国酒文化的特色之一是诗与酒的不解之缘。
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
《诗经》305篇作品中,有40多首与酒有关;整部《全唐诗》五万首,涉酒诗篇也多达五分之一。
先有战国的屈原,又有魏晋的刘伶、陶渊明,乃至唐代的李白,无数古圣先贤让酒和他们的作品一起辉煌。
宋朝的欧阳修号为“醉翁”,李清照的“醉里花阴”,直至清代郑板桥喝得“难得糊涂”。
如此诗家,不胜枚举。
诗人与酒的关系发展给历史留下了千篇芬芳浓郁的诗酒佳话:陶渊明东篱菊花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刘伶竹林醉对月。
因此,有人说中国的诗酒文化蔚为大观。
这其中,有对好客百姓盛请的感动:“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对即将分离友人的惜别深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旅途观赏的兴致逸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有描绘战场的悲壮豪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凡此种种,诗因酒香而醉人,酒得诗气而雅致。
诗人与酒更显亲密,于是便流下许多千古绝唱,令今人品味无穷。
古典诗歌中最能体现诗人与酒的关系的名篇莫过于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自斟自饮,自醉自醒。
只叹世间知己少,无人能解胸中臆。
浓浓酒香,飘渺月光,对影成三人。
月亮作伴,美酒为伍。
诗人与酒就这样紧密相联,铸就感动千百年沦落失意人生的名篇。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八位嗜酒如命的诗人作了生动的描述。
诗文如下: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唐朝是中国诗歌最璀璨的时代。
而各位诗人更用自己对酒的嗜爱,证明了酒在他们诗歌创作中的地位超然,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来源。
酒与诗相辅相成,让诗人多了更多的豪情和想象。
谈到酒,自然就要说到醉。
在诗人看来,醉是心灵的渲泻,是良知难泯的痛苦,是无助无奈地悲哀,是暂时得以解脱的灵药。
开怀畅饮是永远不醉的。
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是对诗人这种心态的绝佳描述。
另一俗语云:“酒壮英雄胆。
”诗人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好的楷模。
三国时弥衡大醉之后击鼓骂曹;诗仙李白朝堂上戏贵妃、辱宠宦。
这不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吗?所以说,诗人与酒,本就是一个很富创意的悲喜剧话题。
酒,醉的是诗人,却永远醉不了诗人的心。
就像喜闻河山收复的杜甫还晓得“白日放歌须纵酒”,社稷苍生情永远是诗人郁结在酒中的牵挂和关注。
此情结可至死不渝、逾老弥坚。
要不,歌“大江东去”的东坡居士为什么还发出“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呢?!而南宋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依然没忘记“梦回吹角连营”……在诗人看来,酒也许曾是消愁的良药,古诗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或是狂放的支持,魏晋七贤畅饮竹林是最好的例证;或是豪迈的载体,李太白高蹈吟咏的《将进酒》可为代表。
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诗人看重是酒之清白、酒之纯洁。
“清白”与“纯洁”就是诗人与酒之间的“同声”、“同气”。
诗人接缘于酒,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善良。
这里的背景内容除了健康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弘大。
对诗歌来说,酒可以刺激神经,可以把诗人带入一种摈除世俗纷扰和功利烦扰的迷狂状态,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这正是灵感爆发的契机,杜甫的“宽心应是酒,谴兴寞过诗,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白居易的“何处难忘酒,天涯话旧情;”戴叔伦的“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苏轼的“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扬万里的“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蒙头而睡,醒来后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借得灵机,写下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起笔一挥而就,不改一字。
酒对诗人而言可以宣泄情感,浇去心中的块垒,起到“移情”之效;酒趋阳刚,让人沉醉超脱出世。
乡野鄙夫酒喝多了可以发泄到妻儿的身上,可诗人呢?诗人在清醒的时候往往难于摆脱世俗的得失厉害,因而创造力必然受到束缚压抑。
酒酣耳热时则容易实现心灵的解脱、精神的超越。
他敢说敢写,敢哭敢笑,任情放纵,无所顾忌,创造力由此获得解放。
从“听天由命”到“形而上的慰藉”,作为本体的生命意志的性质变了,由盲目挣扎的消极力量变成了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量。
曹操“对酒当歌”,发出了“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叹,作者深感人生短暂,不能虚度年华,应当慷慨厉志,以成就大业。
无奈大志未酬,遂成殷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可见作者是借酒与诗以消忧。
杜甫的诗歌,“浑涵汪茫,千汇万状”,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被誉为“史诗”。
杜甫少年即豪饮,世称“少年酒豪”,他嗜酒如命,“百罚深杯亦不辞”,他喝酒“饮如长鲸吸百川”,只可惜,“耽酒须微禄”,他一生穷困潦倒,“街头酒价常苦贵”,“酒债寻常行处有”,后半生难得见他有几回“痛饮狂歌”的日子。
白居易晚年自号“醉吟先生”,他爱酒,“酒盏酌来须满满”,“唯当饮美酒,终日陶陶醉”。
白居易的诗歌通俗浅切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真率地抒发了个人情怀。
他在诗歌的题材、风格、表现形式等多方面摆脱了盛唐诗的传统,为后人的诗、词创作开启了新的门径。
北宋初年,范仲淹是“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晏殊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柳永是“归来中夜酒醺醺”;元佑时期,欧阳修是“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于钟”,苏轼是“酒酣胸胆尚开张”、“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
南渡期的女词人李清照,可算酒中巾帼,她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浓睡不消残酒”、“险韵诗成,扶头酒醒”、“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写尽了诗酒飘零。
继之而起、驰骋诗坛的陆游,曾以《醉歌》明志:“方我吸酒时,江山人胸中。
肺肝生崔嵬,吐出为长虹”,一腔豪情,借酒力以增强、发泄。
集宋词之大成的辛弃疾,“少年使酒”,中年“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晚年“一尊搔首东窗里”、“醉里挑灯看剑”,以酒写闲置之愁,报国之志,使人感到“势从天落”的力量。
二、诗酒表达的内容酒与诗人的忧乐相伴,诗人的悲喜与酒相依。
纵观古代诗坛,诗人们高兴时,美酒是他们快乐的兴奋剂;诗人们痛苦时,美酒是他们悲伤的忘忧水。
诗人们借助酒抒发的感情和抒写的生活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㈠、以酒写民生民俗: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充分展示了农村日常生活的乐趣,表现出农家的淳朴和好客。
辛弃疾《汉宫曲•立春》“浑未辨、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叙述了立春时节农家酿酒献客、向亲友赠送韭菜堆盘的民风民俗。
㈡、以酒写闲情雅志:李白的《山中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唐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叙述了当年与友人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归的惬意情景。
宋朝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一“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归”,通过醉酒形象的写出了生活的欢乐。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热爱之情。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反映了作者早年闲适的闺阁生活。
㈢、以酒写别离之情: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殷勤劝酒,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关切,真挚动人㈣、以酒写思乡之情: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欧阳修“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用酒表达了对万里之外的亲人的苦苦思念;而范仲淹“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则更夸张的写出了无法排遣的恋家愁绪。
宋汪藻《点绛唇》“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用比喻写出了怀人思归的乡情。
张元斡《兰陵王》“相思除是,向醉里、暂忘却。
”抒发了对故国刻骨铭心的相思别恨。
㈤、以酒写真挚情谊: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写由于风雨交加,想起了寒冷中道士的凄冷,产生了送酒慰问道士的愿望:“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描写了邀请朋友来饮酒的真挚淳朴的情意。
唐朝诗人温庭筠《送人东游》“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以无限关切的心情,倾诉了对友人的深挚情谊。
㈥、以酒写战场: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谈笑赴死,充满豪情。
李欣《塞下曲》“金笳吹朔雪,铁马嘶云水。
帐下饮葡萄,平生寸心是”。
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抒发了杀敌报国的雄心,显得激荡、雄豪。
㈦、以酒直抒胸怀:李白的《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肯定和豁达的胸怀。
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更通过酒来表现了自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志向。
㈧、以酒揭露社会现实:杜甫《自京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感怀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的疾苦,也批判了达官贵人们的奢侈和糜烂。
白居易《轻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