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教学设计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教学设计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掌握节奏,背诵全词。

2、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3、理解重点词句,把握全词内容。

4、理解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主题和感情。

5、能赏析重点词句、默写全词。

二.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6人,语文成绩参差不齐。

从上期期末考试情况看,平均分88.9,优秀率23.6%,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一般。

经过两年学习习惯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是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都还有待提高,尤其是要调动他们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夯实基础由量变到质变。

三.重点难点
1.能背诵并默写全词.
2.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理解词的内容和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3.能从不同的角度赏析全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来领略这首慷慨激昂的豪放词!
2.展示学习目标.(师出示课件,生齐读.)
(2)。

解释标题简介作者
1。

“破阵子”——词牌名,选自《稼轩长短句》。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标题;
"赋":写作. "壮词":雄壮的词.
2。

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

(师课件展示) 3。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是文学史上杰出的豪放派词人。

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

著有《稼轩长短句》.
4。

简介背景:
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遭当权者忌恨,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

好友陈亮(字同甫)到带湖拜访辛弃疾,他们促膝畅谈,共商抗金北伐大计。

分手后又相互赠和,言志抒怀。

《破阵子》便是辛弃疾寄给陈亮的一首以抒壮怀的词。

词中追忆了昔日起义军豪迈壮阔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3)。

初步感知-----朗读
1。

提示几个重点字词的读音:
麾()炙()的()卢霹雳()
2。

指导学生划分好句子停顿.(课件展示划分好的停顿)
3。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情感,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4。

生自读.
5。

多种形式朗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男女生PK读)
(4)一试身手——知词大意
1。

师提示几个典故:
八百里:本指牛;语出《世说新语》。

这里熟牛肉。

五十弦:本指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的卢:古代烈性的名马,三国时代刘备所乘马就叫的卢。

2。

生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自译全文。

3。

师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4。

师出示课件归纳展示: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

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

只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合作探究——赏析全词
1。

方法指导:提示学生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修辞手法上、所表达的情感上、或者蕴含的哲理上、表现的手法上、炼字的角度等方面来赏析。

2。

师课件展示问题,生分组讨论。

(1、2组完成1~3题,3、4组完成4~5题。


(1).概括词的上片的主要内容
(2).醉之后为何要“挑灯,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3).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4).概括词的下片的主要内容。

(5).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

生结合资料,小组讨论完成分组的问题。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生展示探究的结果,师点评并归纳。

4。

赏析上片的内容:
(1)。

概括词上片的主要内容:写军旅生活。

追忆了看宝剑、听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等场景,表现作者虽削去官职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2)。

.醉之后为何要“挑灯,要灯下看宝剑?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树立了一位壮士怀才不遇的形象。

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唱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

因为只有宝剑是自己曾经的戎马生涯的见证。

可见词人想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3)。

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a.从形声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吃肉的军营生活,有力的烘托出一种豪迈高昂的氛围.
b.对偶的修辞,表现雄壮的军营,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4)。

赏析:沙场秋点兵。

a.内容上: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军队,军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何等威风!此句将战前的准备与悲壮、恢弘气势渲染得极为热烈。

b.炼字上:秋:既点明季节,又渲染出出征时肃杀的气氛.
5。

赏析下片的内容:
(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a.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和顺利。

b.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c.“快”“惊”:渲染了紧张的战地气氛,表现了人物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a.“天下事”:收复北方的国家大事。

b.率师北伐、收复失地,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这是词人的理想,充分的表达了词
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3)可怜白发生!
a.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使整首词的风格变雄壮为悲壮。

b.一方面表明前面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c.表现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6.再次齐读全词。

7。

生归纳词的主题:本词追忆了当年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达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六.深入研读
1。

讨论:全词是如何体现“壮”的?a.题材上,写军营生活情景,看剑、听角种种情景都极勇猛雄健;b.思想感情上,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c.语言风格上,壮丽而不纤巧。

2。

“醉里挑灯看剑”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醉”表达了词人此时内心的愁闷,以酒浇愁而醉,在醉眼朦胧中,他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可见他杀敌报国、驰骋疆场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3、这种愿望在词中表现在哪些诗句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概括词人描绘的场景和抒发的感情?
雄壮的军营生活
壮烈的战斗场面
豪壮的雄心壮志
七.课堂小结
1。

请学科代表做课堂小结:这首词十分生动的描绘出一位忠勇的将军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词中悲与壮、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

从这对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强烈的爱国热情,以及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心情。

2。

师作归纳总结
八.课堂作业及练习
(1)。

填写句子: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回顾军旅生活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出战斗之激烈和顺利的语句是: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感情急转直下一落千丈从而表达作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4、文中表明词人与士卒亲密无间感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

5、文中表明宏大的阅兵场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

6、文中表明词人武艺出众、英姿勃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

7、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

(2)收集有关爱国的古诗文名句。

(3)会背诵默写全词。

九.板书设计
下片:战斗场面----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
可怜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