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变电流、变压器训练题1.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N 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cd ,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OO ′,线圈绕OO ′匀速转动,如图所示。
矩形线圈ab 边和c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 0,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 )A .峰值是e 0B .峰值是2e 0C .有效值是22Ne 0 D .有效值是2Ne 0 2.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 =66 V ,k =19B .U =22 V ,k =19C .U =66 V ,k =13D .U =22 V ,k =133. (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 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0和滑动变阻器R ,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
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 的正弦交流电,则( )A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B .保持Q 的位置不动,将P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C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D .保持P 的位置不动,将Q 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4. (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R 0,负载电阻的阻值R =11R 0,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0,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的读数为5.0 V ,则( )A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4 VB .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 VC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8 VD .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 V5.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R 0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
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 1的示数增大了0.2 A ,电流表A 2的示数增大了0.8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1示数增大B .电压表V 2、V 3示数均增大C .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 .变阻器滑片是沿c →d 的方向滑动6.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 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1、n 2,在T 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u =U m sin ωt 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P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r ,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A .(n 1n 2)U 2m4rB .(n 2n 1)U 2m4rC .4(n 1n 2)2(P U m)2r D .4(n 2n 1)2(P U m)2r7.(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2。
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 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
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
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 、b 端和c 、d 端的电压分别为U ab 和U cd ,则( )A .U ab ∶U cd =n 1∶n 2B .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 ,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 .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 间的电压U cd 越大D .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8.(多选)如图,将额定电压为60 V 的用电器,通过一理想变压器接在正弦交变电源上。
闭合开关S 后,用电器正常工作,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220 V 和2.2 A 。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变压器输入功率为484 WB .通过原线圈的电流的有效值为0.6 AC .通过副线圈的电流的最大值为2.2 AD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39.(多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 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 1不变,闭合电键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 向下滑动时,灯L 变亮B .P 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C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D .P 向上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10.如图所示,甲是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示意图,乙是发电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 )A .用户用电器上交流电的频率是100 HzB .发电机输出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500 VC .输电线的电流只由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决定D .当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增大时,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减小12.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
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 ,用等效总电阻是r 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 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 1。
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为I 2。
则( )A .用户端的电压为I 1U 1I 2B .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C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 21r 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 1U13.将阻值为100Ω的电阻丝绕成一个110匝的闭合矩形线圈,让其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如图乙所示。
则可以判断( )A .t =0时刻线圈应转到图甲所示的位置B .该线圈的转速为100π r/s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150πWbD .线圈转一周所产生的电热为9.68 J14.一个匝数为100匝,电阻为0.5 Ω的闭合线圈处于某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从某时刻起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按图示规律变化。
则线圈中产生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A .5 2 AB .2 5 AC .6 AD .5 A15.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2∶1,现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u =311 sin (100πt ) V 时,灯泡L 1、L 2均正常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可视为理想电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B .电压表的示数为155.5 VC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滑动,则电流表读数变大D .若将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滑动,则L 1将变暗、L 2将变亮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22∶5,电阻R 1=R 2=25 Ω,D 为理想二极管,原线圈接u =2202sin 100πt (V)的交流电,则( )A .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B .通过R 2的电流为1 AC .通过R 2的电流为 2 A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00 W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 、b 两端接正弦交变电压u ,u =2202sin 100πt (V),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10∶1,电压表接在副线圈c 、d 两端,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原来开关S 是断开的。
则当S 闭合一段时间后(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 VB .电压表示数不变,示数为220 2 VC .灯泡L 两端的电压将变大D .电流表示数一定为018.(多选)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500匝和100匝,现将原线圈接上交流电压,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u =2002sin 100πt (V),副线圈接上理想交流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 ,如图所示。
现在A 、B 两点间接入不同的电子元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A 、B 两点间串联一只电阻R ,则穿过副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0.4 2 Wb/s B .若在A 、B 两点间接入理想二极管,则电压表的示数为40 VC .若在A 、B 两点间接入一只电容器,只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则电压表的示数增加D .若在A 、B 两点间接入一只电感线圈,只提高交流电的频率,则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增大参考答案交变电流 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1.D [矩形线圈ab 边和cd 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e 0,所以发电机的电动势峰值为2Ne 0,A 、B 错误;由于不计线圈的电阻,所以电机的输出电压峰值为2Ne 0,故有效值为2Ne 02=2Ne 0,故D 正确。
] 2.A [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匝数比,根据副线圈负载电阻的电压U ,可知副线圈电压为U ,原线圈电压为3U ,副线圈电流I 2=U R ,根据I 1I 2=n 2n 1得原线圈电流I 1=U3R ,那么原线圈输入电压220 V =3U +U3R ×R ,整理可得U =66 V ;原、副线圈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P =I 2R ,电阻相等,I 1∶I 2=1∶3,可得功率之比为P 1∶P 2=1∶9,即k =19。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 正确。
]3.BC [Q 位置不动,副线圈电压U 2不变,当P 上滑时,R 增大,由P =U 22R +R 0可知总功率减小,原线圈电压U 1不变,由P =U 1I 1可知原线圈电流I 1减小,故A 错误,B 正确;当P 位置不动,Q 上滑时,由U 2U 1=n 2n 1知U 2增大,同理分析原线圈电流I 1增大,故C 正确,D 错误。
]4.AD [当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R =5R 0时,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R 两端电压为R 0两端电压的5倍,因为电压表测量R 两端的电压,所以U R 0=15×5 V =1 V ,故副线圈两端电压为U 2=6 V ,根据公式U 1U 2=n 1n 2可得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 1=24 V ,所以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4 2 V ≈34 V ,A 正确,B 错误;因为变化过程中变压器的输入电流不变,所以对于副线圈中变化前、后电流也不变,则变化后电压U 2=IR 0+5IR 0=6IR 0,变化前,U 2′=IR 0+11IR 0=12IR 0,所以U 2′=2U 2=12 V ,根据公式U 1U 2=n 1n 2可得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8 V ,D 正确,C 错误。
]6.D [由于a 、b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故电压表V 1示数不变,选项A 错误;由理想变压器原理公式U 1U 2=n 1n 2且U 1、n 1、n 2不变,则U 2不变,即V 2的示数不变,V 3的示数U 3=U 2-I 2R 0应减小,故选项B 错误;由公式I 1I 2=n 2n 1得:n 1n 2=ΔI 2ΔI 1=0.80.2=4,则n 1>n 2,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故C 错误;又I 2=U 2R 0+R,I 2增大,R 应减小,故滑片应沿c →d 方向滑动,故D 正确。
]7.C [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U 1=U m2,根据U 1U 2=n 1n 2可求;U 2=n 2n 1U m2,又因为是理想变压器,所以T 的副线圈的输出功率等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 ,所以输电线上的电流I =P U 2,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P ′=I 22r =4r ⎝ ⎛⎭⎪⎫n 1n 22⎝ ⎛⎭⎪⎫P U m 2,所以C 正确,A 、B 、D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