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

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关系

三次科技革命两次世界大战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1、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②《凡尔赛和约》的签订③《九国公约》的签订A.①②③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2、因“沸水顶壶盖”的生活现象激发了人的探索欲望,最终促成的伟大发明是A.改进蒸汽机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C.发明内燃机 D.提出相对3、下列条约中,能反映旧中国“弱国无外交”状况的是①《辛丑条约》②《凡尔赛和约》③《九国公约》④《联合国家宣言》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20世纪30—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B.美苏争霸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宗教纷争5、小张探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美苏“冷战”始末》B.《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报告》C.《“一超多强”局面的成因》D.《萨拉热窝事件揭秘》6、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7、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

下列对三次科技革命表述正确的是①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人了“蒸气时代”②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③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④三次科技革命都涌现出大量的科学成果,延长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二战后期,美、英等盟军为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对德军发动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这次著名战役是A.敦刻尔克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中途岛海战 D.柏林战役9、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A.一战B.二战C.冷战D.科索沃战争10、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独立战争 C.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D.反法西斯战争11、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发明层出不穷。

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计算机网络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12、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

这位发明家是:A.瓦特 B.爱迪生 C.莱特兄弟 D.卡尔·本茨13、地震带给人类灾难,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阿拉曼战役 D.中途岛战役1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复杂的地理环境,空中救援发挥了重大作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最早出现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汽轮时代15、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点,并成为世界大战火药桶的是A.凡尔登B.突尼斯C.莫斯科D.巴尔干半岛16、历史课上,李老师安排学生收集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国家宣言》等相关资料作为下堂活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该活动课的主题应该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中东战争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美英盟军东西夹击的军事行动是A.凡尔登战役B.诺曼底登陆C.北非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18、联合国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的是在A.巴黎和会上B.华盛顿会议上C.雅尔塔会议上D.慕尼黑会议上19、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说:“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这一“转折点”是()A、萨拉热窝事件B、诺曼底登陆C、斯大林格勒战役D、攻克柏林20、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的特点是()A、两极格局B、全球化趋势C、由政治对峙向经济竞争过渡D、多极化趋势2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苏联卫国战争的开始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22、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A.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苏联解体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解体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23、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这充分说明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D.美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24、“国会纵火案”、“白色方案”、“虎!虎!虎!”等体现的学习主题应该是A.动荡与变革B.世界走向战争C.走向多极格局D.和平与发展25、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该军事行动是哪次会议决议的体现()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二、非选择题:1、九年级2班组织一次活动,主题是《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请你参加。

★步骤一:走进三次科技革命(1)请你列举工业革命中交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的什么趋势?★步骤二:回顾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关系(4)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英国用他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请问,《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什么?(5)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他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0世纪初,《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请问该条约中什么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6)近代中国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

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作出了无数探索,请写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次探索。

(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的发展。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我国为了跟踪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发展高新技术,制定了“八六三计划”。

实施这个计划后,我国取得了很多成就,请举出一例。

★步骤三:反思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8)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读材料一后,把图中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点燃一战战火的事件发生在;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在战争期间,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在。

(2)材料二都是使用了新能源的武器,它们分别在哪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近代以来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哪些新能源?面对当今的能源危机,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能源观?(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你对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

3、简答题: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经历了很多的苦难,世界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回顾一下上个世纪的历史,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两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仅仅相隔几年?(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一个怎样的体系?(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什么样的格局?(4)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格局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这一变化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4、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60周年,某校为此举办了历史手抄报展览,张强同学在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哪些错误: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在太平洋地区,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途岛,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

为消灭法西斯,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东京投下了号称胖子和小男孩的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朝鲜,对日作战。

1945年5月、9月,德国、日本签定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告结束。

请你找出文中的几处错误,并改正。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材料二:1952年,美国一共拨款一百三十多亿美元,帮助西欧和土尔其度过了难关……材料三: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请回答:1、以上材料被概括为哪个国家的什么政策?2、这个政策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3、读了以上三个材料后你认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4、这种政策以什么事件为标志结束?6、阅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哪一次科技革命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图3所代表的组织在这一趋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3)图1所代表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这两种趋势有什么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