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李白

认识李白

认识李白2012年11月30日说到李白,大家都很熟悉,一首《静夜思》让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记住了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用字简单,平白如说话,而其中包含的一种浓浓的乡愁,却让千百年来的人们无法忘怀。

我们了解李白,都知道他是一个诗仙,知道他是酒仙,知道他是伟大的浪漫主义大诗人,知道他一生喜欢祖国的名山大川,游历了很多地方,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

我们还了解他的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李白:自古英雄出少年李白的父亲李客,祖先居住在现在的甘肃境内,因为躲避战乱,隋朝末年来到了碎叶,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也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经过的“素叶水城”,李客是当时的大富翁,还娶了一个美丽的碎叶女子为妻,李白是李客的第十二个孩子。

在李白出生时,玉皇大帝托梦给李客夫妻俩,说他们的这第十二个孩子是太白金星下凡。

他们就给这个孩子取了小名叫太白,又因为李白3岁那年,李客看到院落中葱翠的草木,诗兴大发,开口说:“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

”李白的妈妈接着说:“火烧叶林红霞落”,李白便吟了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

他们就把李白作为了这个孩子的名字。

李白,字太白,就这样得名了。

李白的外公舅舅是胡人,他从小生活在异域,异域的生活也造就了李白豪放的性格。

聪明好学成了李白的最大特点,但也有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

因为这个故事对李白的影响,他静下心来刻苦专研,阅读了大量书籍,同时,李白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剑客。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李白出口成章,对诗斗乡绅的故事。

李白十岁那年,一个客人来找李客,但李客恰好不在家,他转身就要走,李白拉住客人,有礼貌地挽留客人,让客人感到很吃惊,而李白待人接物的落落大方,更是让客人意外。

李白怕客人寂寞,放下手中的书,问客人脚什么名字,客人说:“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鸟落山头不见脚。

”李白很快答出来客人名字叫“俞岛”。

14岁那年,李白来到重庆万州,当地有个姓胡的乡绅自以为有学问,看不起别人,他想考一考李白,出了一个上联:梁山栽大竹,无须淋水。

这个上联含有当地三个地名,是一个很难对的上联。

谁知李白脱口而出:南浦人长寿,何惧丰都。

这里也有三个地名,这是绝了。

胡乡绅很不服气,他又指着墙上的一幅画让大家看,画上有一个老神仙,怀抱一个大酒坛,睡在崖边,坛口朝外面流着酒,乡绅出了一副上联:“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怀抱酒坛枕上偎,不知是醉还是睡”,李白说:“月添半是胖,月添长是胀,胡乡绅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还是胀”。

胡乡绅满脸通红,想找机会挽回面子。

酒后,他领众人到花园散步,只见荷花池里有几只小鹅浮在水上,游来游去,便灵机一动,对李白说:“白鹅黄尚未脱尽,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应声答道:“乌龟壳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从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略知少年李白的一二,当然还有很多,比如,他和父亲出走西域,他拜师学武术等。

好男儿志在四方接下来,我们讲第二方面。

青年时代李白为了一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决定出门远游。

也就是李白的这种远游理想,让他得以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下了无数不朽诗篇。

我们前面欣赏到的《静夜思》就写于这时候。

一次,李白游历到了江陵,想找一个酒家喝酒,看到一个少年在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李白看了心头一惊,拿起笔写下了一首自己前两天吟咏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然后把这首诗交给少年,让少年不要再卖字,去告诉自己的主任到悦来客店找自己。

过了一会儿,一个面容憔悴身患重病的中年人来了。

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对,是孟浩然。

也就是这样,李白和孟浩然成了好朋友,在李白的慷慨相助下,孟浩然很快就痊愈了。

后来,有一首诗,是送别孟浩然的,大家还记得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后来,李白游历了庐山,写下了著名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类似的写景诗歌还有很多: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大家还记得另外一首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里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有一位叫汪伦的大富翁,非常喜欢李白的诗歌,很想和李白交朋友。

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办法,给李白写了一封信,说他们这里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李白一辈子喜欢山山水水,喜欢纵酒吟诗,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呢?他应邀前往,才发现,这里根本没有万家酒店,只有一家取名为“万家”的酒店。

距离酒店十里远的地方有个潭,叫桃花潭。

李白去了后大为扫兴。

尽管汪伦好酒好肉款待李白,李白仍旧不高兴。

这一天,李白准备坐船离开了,突然听到了岸上跳踢踏舞的声音,原来,是汪伦安排了当地群众跳舞欢送李白。

面对这重情重义的汪伦,李白被深深感动了。

他脱口而出了这首诗。

一入宦门深似海李白才高八斗,他一定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而不是一辈子这样寄情山水吧。

是这样的。

下面,我们来讲第三点:李白带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来到长安,他带着名士的推荐信,找到了岳父的好友。

他岳父的好友建议李白去找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谁啊?是武则天的孙女。

玉真公主一直倾慕李白的才华,却因为李白的出现,让驸马张垍不满意了。

后来,张垍多次在皇帝面前说李白虽然诗歌写得好,但为人狂妄自大,无法无天,如果朝廷重用他一定会误事的,所以当玉真公主在唐玄宗面前推荐李白时,唐玄宗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便只是敷衍了事。

这让李白有了一种非常痛苦的感觉,怀才不遇的遭遇让李白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权贵。

后来有一件事让唐玄宗改变了对李白的看法。

当时,突厥经常进犯大唐领土,一次,突厥王用古怪的突厥文字写了一封信交给唐玄宗,当时所有文武大臣,包括熟悉突厥文字的翻译官也束手无策,这时有人推荐了李白。

李白是谁啊?他从小和父亲一起走遍了西域各地,做生意,他母亲本身也是胡人,他对突厥各种文字都有所了解,李白把信读懂了,还翻译成优美的汉语读给唐玄宗听。

并建议唐玄宗写一封和番书给突厥王,而不是挑战书。

突厥王见这样古怪的文字都难不倒唐玄宗,从此后就俯首称臣了。

唐玄宗对李白大加赞赏,让李白留在宫中,为杨贵妃和他写赞美诗。

大家觉得像李白这样的文人,他愿意成天写一些赞美诗吗?他的人生理想是有所作为,而不是成为一个御用文人。

他毅然决定告别长安。

继续过他的游历生活。

把酒仗剑走天涯这也就有了李白的“八九仗剑走天涯”的故事了。

李白在洛阳游历时,见到了杜甫。

杜甫一辈子除了写诗外,没有其他谋生技能,生活贫困,几乎到了揭不开锅盖的地步。

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写于杜甫流落成都时,在草堂居住的情景。

在洛阳,李白杜甫相识的这一段日子,是杜甫最为开心的日子,也奠定了这两个年龄悬殊十岁的诗人的友谊,很多怀念对方的诗也成为千古名篇。

一方面表达自己的壮志未酬,一方面表达自己寄情山水的豪迈,一方面继续沉迷于开怀大饮中。

所以,李白的诗,和李白的酒一样,李白的酒也和李白的诗一样,让后人着迷。

而李白的诗歌大多数都和酒有关。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最著名的《将进酒》我们来欣赏一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壮志未酬身先死李白一生喜欢喝酒,一生喜欢月亮。

李白很多诗歌都写于醉酒后的晚上,月光,成了他诗歌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都和月亮有关。

然而,也是因为李白的豪情,李白的豪放,李白的不拘小节,李白的直言不讳,得罪了很多人,最终是被流放。

尤其是安史之乱后,李白被流放到了夜郎地区。

大家都听说过猴子捞月亮的事情,告诉你们一件事,李白也捞月亮,而且是死于捞月亮。

在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座望月亭。

一天,李白酒后登上望月亭,望月亭下面是一泓清澈的江水,水中倒映着一轮圆月。

糟了,月亮掉进水中了,李白为了捞取月亮,像神仙一般向江中飘去,成就了他诗仙、酒仙的最后英名。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事实上,李白是病死在被放逐的途中,在他叔叔的一条船上,但是千百年来,大家就一直愿意相信李白真的追逐他心目中的圆月去了。

李白死后有两座坟,一座是他的衣冠冢,意思是只埋葬了他的衣物,另一座坟是他的真坟。

这里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故事。

传说李白跳水身亡后,老百姓纷纷来打捞李白。

可是,上哪儿去打捞呢?后来老百姓四处寻找,采石江边这个地方的人找到了他的衣服,他的尸身就埋在了青山之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