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挂工序优化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提升机施工滞后后,提升设施等后续工序无法按期 施工的问题。
2、提升机与提升设施如何实现平行施工。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点
1、提升机未形成前,提升的首绳挂设。
2、提升容器安装。 3、平衡扁尾绳的就位。
五、研究的内容和实施方案
为了解决由于十三矿提升机安装工期滞后,而又 要保证提升设施的按期施工,决定采用提升设施的安 装与提升机安装平行双线施工的组织方式,即将提升 设施的大部分进度放在了提升机空负荷运转之前,解 除了提升机施工滞后对提升设施安装的制约,形成了新 的组织方式,以下以十三矿己四吊挂系统安装为例。
Q=4314*4+1200*4+12008=34064kg。
在下降过程中,由于4台稳车不同步,按受力最大计算即2 台25T稳车受力,按受力平均分配原则,4台稳车每台稳车的受 重17032kg,按2台25T和2台16T稳车承受主要重量进行布置, 能够满足要求。
尾绳的下放提升设施选择: 每根尾绳单根重11200kg ,每根下放按700米,22400kg,利用2台25T 稳车故能满足要求。 井口支承罐笼用工字钢强度校核: 选用I45b工字钢2根,罐笼重:12008kg L=7.5m 工字钢材质Q235, [σ]=170MPa I45b工字钢截面抗弯系数Wz=1500cm3 已知:σ=M/W 跨中最大弯矩:PL/4≤170× 106× 1500× 10-6=2.55× 105N/m 跨中最大许用载荷:P≤2.55× 105× 4/7.5=136000N=13.6t 支承罐笼钢梁为2根I45b工字钢,故可承载13.6× 2=27.2t>12008kg,能满 足要求.
5.2尾绳下放
在井口主梁上临时布置2根I45b工字 钢,安装扁绳拖轮装置,并在井口斜架腿 基础中间布置两台25T稳车,缠绕上扁绳, 利用稳车将扁绳通过拖轮装置,下放到井 筒内,并用20T倒链和φ36绳扣将其固定 井口井架主梁上,下端绕过分绳梁后,用 1t倒链将其固定到井底套架梁上。
5.2提升容器和首绳的挂绳
• 竣工移交
从上述施工工序中,可以看到,提升设施安装中, 首绳的缠绕工序 是在提升机空负荷运转,贴磨闸盘合 格以后进行安装的,在尾绳下放工序到首绳的缠绕工 序之间形成了一大段的施工真空期,而且一旦提升机 前期的施工遇到阻力,吊挂就无法继续施工,就制约 了总进度。 在十三矿己四风井提升系统安装中,提升机滚筒 和主轴已就位找正固定,而电气设备因生产厂商发货 滞后,提升机安装无法按计划工期进行,影响到后续 的工程无法施工,如采用传统工艺工序施工组织方式 就无法保证工期进度。
跨中最大弯矩:PL/4≤170× 106× 1500× 10-6=2.55× 105N/m 跨中最大许用载荷:P≤2.55× 105× 4/3=340000N=34t 支承罐笼钢梁为2根I45b工字钢,故可承载34× 2=68t≥34.064t,能满足要
求.
提升容器的下放时主受力绳强度校核: 受力钢丝绳型号为φ36HAGGIE 6*30(12/12/6+3T) P破=701.9KN=71622kg 最大受力时,承重为4根提升绳及罐笼和4套油缸(每套1.2t),即 Q=34064kg 安全系统n=4P破/34064=8.4>6 符合规程要求
二、传统的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 提升机 提升设施
1 2 3 4
• 主轴及滚筒、抱闸、电动机安装、液压站 及配管 • 电气设备就位、电缆敷设、回路接通及电 气试验 • 试送电、初步调试 • 单机试运转和贴磨闸盘
1
2
• 设备进场和临时设备布置 • 尾绳下放
施工真空期
3 4 5 6 7
• 首绳缠绕滚筒和上下天轮 • 一侧提升容器下放 • 与另一侧提升容器连接形成循环 • 提升机与吊挂的联合最终调试及调整
立井井筒提升吊挂系统施工工序优化
平煤神马建工集团安装处
一、项目简介
立井吊挂系统即提升设施安装是矿井立井提升系统工程 中的关键工序,包括提升首尾绳和提升容器两个分部工程, 在立井提升系统安装中,提升设施的安装是在提升机单机调 试完成的情况下,才可进行提升设施的安装,这就造成了提 升机安装和提升设施安装只能采用单线施工,而在实际的提 升系统安装过程中,提升机安装往往因为提升机基础或者设 备到场滞后、施工进度慢等各种因素而无法按计划施工安装, 导致提升设施无法施工,直接影响了总工期进度。
图1首尾绳的缠绕示意图
5.3系统形成
系统形成,待绞车空负荷贴磨闸盘后,在 绞车房拆除首绳的临时固定,将钢丝绳移至 滚筒上,然后将四根首绳的另一端在井口同 另一侧的提升容器连接,即可形成循环提升。
5.3设备选用和校核
稳车的选2kg/米,有效悬挂首绳单根重: 4314KG,罐笼重:12008kg ,按2台25T稳车最大提升4根提升 绳及罐笼和4套油缸(每套1.2t)时,最大承受重量为:
2
3 4
从新的施工工序中,可以看出吊挂安装与提 升机安装基本实现了交叉平行作业,只要主轴滚 筒就位固定后,就可挂绳安装,把大部分进度放 在了提升机单机试运转这一工序之前,实现了吊 挂的安装与提升机的安装实现了分离,提升机的 施工进度即使失去控制,也可组织吊挂系统大部 分工序的实施,减少了总进度中单线施工的路线。
将4根首绳分别缠绕到布置在井架斜架腿部的四台稳车上 (两边为25T稳车,中间为16T稳车),待提升机滚筒主轴已 就位固定后,就利用布置在井口南侧的3T调度小绞车分别将4 根首绳,按滑轮—下天轮—滚筒—上天轮的顺序依次缠绕(如图 1),将绳头通过4个液压油缸同提前临时就位在井口附近的提 升容器连接,并开动4台16T稳车,同西侧的3T小绞车配合, 将其吊装到提升位置,然后人员跟随罐笼下放到井底,然后用 首绳卡子将四根首绳固定在下天轮平台上,固定牢靠后,将稳 车上首绳倒下,在绞车房将首绳在滚筒上倒松,并临时固定在 闸腿和出绳孔上,不妨碍滚筒的转动;固定后在另侧利用布置 3T调度绞车和4-4滑轮组将另一台提升容器就位在井口的2根 I45b工字钢上。
针对立井提升吊挂系统实际安装过程中出现的这 种情况,我单位以此为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保 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其施工工序进行了优化,革新 了传统的施工技术,在提升机未形成前就挂绳施工, 待提升机完成单机试运转贴磨闸盘合格后,即可形成 提升循环,把吊挂系统的大部分施工进度都放在了提 升机安装之前,解决了提升机施工滞后,吊挂系统就 无法施工的难题,突破了传统的单线施工形式,基本 实现了交叉平行施工,缩短和保证施工的总工期。
下天轮平台支承提升绳及罐笼用工字钢强度校核:
选用I45b工字钢2根,罐笼重:4根首绳重4314*4=17256kg:21816kg 4套 油缸重:4800kg
总重:34064Kg 跨度 :L=3m,工字钢材质Q235,[σ]=170MPa ,I45b工 字钢截面抗弯系数Wz=1500cm3
已知:σ=M/W
宽罐笼吊装强度校核: 宽罐笼12008kg,利用3T调度绞车和5-5滑轮组吊装至井口临时梁上,调度 绞车选用Φ15.5钢丝绳,穿绕4—4滑轮组,一个导向滑轮。 出绳端拉力S=K*P P=12T*1.2= 14.4t(1.2为动载荷系数) 查表得K=0.134(K为载荷系数《重型设备吊装手册》21页) S=0.134*14.4=1.93t 所以:选用3t调度绞车符合要求。 绞车选用Φ15.5钢丝绳P破=15200kg 最重件绞车上钢丝绳计算拉力为1.93t 安全系数K=P破/1.93t=7.88>6 (选自《重型设备吊装手册》第6页重型卷 扬机用绳)、 所以:绞车选用Φ15.5钢丝绳符合要求
5.1新的组织形式和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 提升机 提升设施
1
• 主轴及滚筒、抱闸、电动机安装、液压 站及配管 • 电气设备就位、电缆敷设、回路接通及 电气试验 • 试送电、初步调试 • 单机运转和贴磨闸盘
1
2 3 4 5 6 7
• 设备进场和临时设施布置 • 尾绳下放 • 首绳缠绕滚筒和上下天轮 • 一侧提升容器下放 • 与另一侧提升容器连接形成循环 • 提升机与吊挂的联合最终调试及调整 • 竣工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