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第二学期杭州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某种酶有两种存在形式,即酶a和酶b,两者可相互转化,酶a获得磷酸基团变成酶b。
酶a有活性,酶b 无活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a仅由碳、氢、氧、氮组成B.酶b因变性而失去活性C.酶a和酶b的形状不同D.控制酶a和酶b合成的基因不同2.胰腺细胞合成胰蛋白酶原的局部过程如右图所示,酶原进入小肠后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形成有活性的胰蛋白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酶原在核糖体内合成结束后进入内质网加工B.该酶原的合成和加工涉及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该酶原经过高尔基体加工后具有酶活性D.该酶原分泌到胞外需要利用质膜上的载体蛋白3.某地区经过多次大规模垦荒,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但该地区沙漠化加剧,干旱化加重。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实施退耕还草工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群落较简单,因此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农田和草原均以草本植物为主,因此群落类型相同C.该地区沙漠化、干旱化可能会导致群落演替D.恢复后的草原群落将继续演替成森林群落4.某同学为了观察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情况,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甘油溶液等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临时装片置于实验桌上,然后滴加甘油溶液B.在质壁分离初始阶段细胞膜的面积持续变小C.观察到细胞的质壁分离状态,说明其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D.细胞失水最多时,细胞内外甘油溶液的浓度相同5.从人体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约有90%被重吸收回毛细血管。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B.毛细血管通透性较小,细胞无法从血浆迁移到组织液C.淋巴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有助于维持血浆含量的稳定D.细胞的代谢影响内环境的成分,但不影响其理化性质6.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无色指示剂固定在纸条上,制成测试尿糖含量高低的试纸。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试纸需进行沸水浴加热才能发生显色反应B.该试纸可用于检测某溶液中是否含有麦芽糖C.检测某人尿液出现阳性反应,说明此人患糖尿病D.检测后该试纸颜色的深浅可反映尿糖含量的高低7.为了进一步检验DNA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设计并实施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成功侵染宿主细胞后,不会对宿主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生干扰B.标记噬菌体的DNA时,宿主中除脱氧核苷酸外其他物质也可能含有32PC.若噬菌体未能全部侵染宿主细胞且有子代释放,则无法得出结论D.由该实验结果可知,各种病毒感染时均只有遗传物质进入其宿主细胞内8.线粒体由内外两层膜包围而成,其外膜上分布着由孔蛋白构成的通道,分子量小于1000的物质均能自由通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和新陈代谢的中心B.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基质与细胞溶胶的离子种类不同C.线粒体内含有1种以上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的酶D.衰老细胞因线粒体的数量少和体积小而呼吸速率变慢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病患者均含有异常的遗传物质B.可以用染色体组型诊断各种遗传病C.遗传咨询可有效检测和治疗遗传病D.成年以后不会新发单基因遗传病10.下列关于果酒及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及果醋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B.若制作果酒的温度高于30℃,延长发酵时间即可C.制作果醋时,需使酒水混合物充满于锯末之间D.酒水混合物都流入发酵瓶后,即可停止果醋制作11.所有种类的家犬与灰狼属于同一物种——食肉目犬科犬属灰狼种,这是因为家犬都是由灰狼经过漫长的过程驯养而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灰狼变成家犬的过程属于进化B.灰狼与家犬能产生可育的后代C.人工选择为家犬形成提供动力D.家犬驯养过程是一种适应进化12.右图表示丙酮酸加氢产生乳酸的反应速率与丙酮酸浓度的关系(NADH已饱和),催化丙酮酸加氢或乳酸脱氢反应的酶称为“乳酸脱氢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低温度后,反应速率因乳酸脱氢酶变性而减慢B.曲线上AB两点的速率相等是底物浓度不足的结果C.若A点底物浓度时加人大量乳酸,反应速率变负值D.加入能与该酶结合的丙酮酸相似物,反应速率不变13.科研人员从牛早期囊胚中取出部分内细胞团的细胞作为人乳蛋白基因的受体细胞,转基因完成后,将受体细胞移植回囊胚内。
最终将该嵌合体胚胎移植至受体子宫,孕育出一头嵌合体小奶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小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人乳蛋白基因B.科研人员也可以让处理得到的胚胎在体外发育成个体C.小奶牛的成熟红细胞里有人乳蛋白基因,但没有人乳蛋白的mRNAD.应该选择原肠胚期的细胞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14.图1所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肠腔侧的载体为SGLT,它只需与葡萄糖和钠离子结合就会形变完成转运。
基底侧的载体分别为葡萄糖转运体(GLUT2)和Na+—K+泵(逆浓度转运Na+和K+,消耗ATP)。
图2所示H+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H+穿过时通过ATP合成酶产生ATP。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肠腔侧Na+转运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转运消耗ATPB.肠上皮细胞的SGLT形状变化的原因是获得了ATP的能量C.线粒体内膜两侧的H+浓度差不是消耗ATP的主动转运载体维持的D.若GLUT2像ATP合成酶一样产生ATP,则该细胞吸收葡萄糖净消耗ATP可能为零15.下列关于植物克隆中液体悬浮培养获得的胚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状体是由分化方向不确定的胚性细胞构成的B.从单细胞发育至胚状体的过程不涉及器官发生C.胚状体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不需要施加植物激素D.胚状体发育成个体的过程不需要提供营养物质·5·16.将酵母菌培养在葡萄糖溶液中,图示为其CO 2的释放速率和O 2的吸收速率随O 2浓度的变化曲线,C 点以后两曲线重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的CO 2释放速率也与图示曲线类似B .曲线BC 段,酶母菌厌氧呼吸速率不断减小C .与A 点不同,C 点时糖分解释放的能量主要存储在ATP 中D .若能去除丙酮酸,酵母菌可不进行呼吸作用其它阶段,只发生糖酵解17.大约50万前,乌拉尔图小麦(2n = 14)和拟山羊草(2n = 14)发生天然杂交,幸运地被加倍后形成了二粒小麦。
大约8000年前,二粒小麦偶然与节节麦(2n= 14)发生天然杂交后加倍,最终形成了起源于这三个物种的普通小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二粒小麦是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有28条染色体B .普通小麦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大多数基因只有2个基因座位C .普通小麦的花粉培育出的植株细胞内有三组染色体,是三倍体D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减数分裂时三组染色体与另三组随机分离18.抗体导向酶-前药技术能特异性杀死癌细胞,减少化疗药物副作用。
丝裂霉素(MMC )前药几乎无毒性,经碱性磷酸酶(AP )催化后,活化的MMC 对细胞有毒性。
该技术核心步骤是将单克隆抗体与AP 交联成抗体导向酶后注入癌症患者体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应先向患者的体内注射MMC 前药,再向患者注射抗体导向酶B .应将MMC 前药和抗体导向酶充分混合后,再注射到患者体内C .相比MMC 前药浓度过大,抗体导向酶浓度过大的副作用更大D .抗体导向酶的抗体对抗原识别的特异性与该技术的副作用无关19.某种南瓜矮生突变体可分为两类:激素合成缺陷突变体和激素受体异常突变体。
为研究某种矮生南瓜的矮生突变体属于哪种类型,研究者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溶液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正常南瓜茎对赤霉素的敏感性比对生长素的大些B.赤霉素和生长素混合使用能更好的促进正常植株茎的伸长C.在实验的浓度范围内,生长素对正常植株的作用有两重性D.该矮生南瓜是生长素和赤霉素两种激素受体异常的突变体20.取两个新鲜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按如图所示连接,图中①②指的分别是控制右肌肉和左肌肉的坐骨神经。
对S点的适宜刺激可引起图中右肌肉收缩,左肌肉随后也收缩。
a点是表甲与神经接触的点。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增强,肌肉收缩增强,说明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B.给a点适宜强度的刺激,左、右肌肉均收缩,表乙能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给a点小于阈值的刺激,两表均不发生偏转,左右肌肉也均不发生收缩D.刺激S点,发现表乙先右偏一次,后左偏两次,说明各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不同21.心肌细胞不能增殖。
基因ARC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抑制其凋亡,以维持正常数量。
细胞中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前体RNA经过加工会产生许多非编码RNA(如miR -223,HRCR)。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②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不同B.若心肌缺血、缺氧引起基因miR -223过度表达,则会抑制过程②C.基因ARC模板链上形成的DNA- RNA杂交区与过程②碱基配对方式相同D.HRCR吸附miR -223,使ARC基因的表达减少,促进心肌细胞的凋亡22.将某一个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基因型为Aabb)中的所有DNA用32P充分标记,置于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
该过程中部分时期核DNA数目和染色体组的数目如表所示(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丙时期细胞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B .甲时期配子的基因型可能为Ab 和abC .若m 为1,则乙时期的细胞中含32P 的染色体数为64D .若m 为2,则四个子细胞中可能有一个没有放射性23.某高山苔原带不同海拔的牛皮杜鹃种群存活曲线如图所示,图中纵坐标表示存活个体数的 对数值。
该苔原带中牛皮杜鹃的分布型均为集群分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中3条存活曲线可反映不同物种的死亡年龄分布状况B .中海拔的牛皮杜鹃与水螅和小型哺乳类动物的存活曲线都不同C .高海拔的牛皮杜鹃进入第II 龄级比例最小,其分布型是种内竞争导致的D .低海拔的牛皮杜鹃存活能力最高,其种群成员间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24.M 是人体细胞合成腺嘌呤核苷酸等的底物。
N 是一种抑癌药物,可抑制M 转变为腺嘌呤核苷酸,同时抑制细胞呼吸中P 的合成(P 与H +、e —结合形成[H])。
N 能人工转变为Q ,Q 使细胞周期中S 期细胞明显增多,同时G 1期细胞显著减少。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 .Q 和各种射线都不利于降低肿瘤复发可能性B .Q 和降低胎牛血清含量都使S 期细胞明显增多C .N 会抑制瘤细胞中P 的活性和厌氧呼吸的过程D .N 会抑制瘤细胞中DNA 和ATP 等物质的合成25.某XY 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生态习性上有耐寒和不耐寒两种类型,叶片的形状有圆叶和尖叶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