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芬黄敏片工艺规程目录1.产品名称及剂型 (3)2.产品概述 (3)3.处方和依据 (3)4.生产工艺流程图 (4)5.工艺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6.质量监控 (8)7.质量标准 (9)8.物料平衡计算 (11)9.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原、辅、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 (12)10.工艺卫生 (12)11.主要设备一览表 (12)12.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3)13.劳动组织定员定岗、生产周期 (14)14.环境保护 (14)15.附录 (14)1 产品名称及剂型1.1 通用名氯芬黄敏片1.2 汉语拼音 Lüfen Huang Min Pian1.3 英文名称 Compound Diclofenac Sodium and Chlorphenamine Maleate Tablets 1.4 曾用名感冒通片1.5 剂型片剂(糖衣)2 产品概述2.1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浅黄色。
2.2 适应症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痰多等症。
2.3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2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2.4 贮藏密封保存。
2.5 规格每片含双氯芬酸钠15mg,人工牛黄15mg,马来酸氯苯那敏2.5mg。
2.6 有效期 24个月。
3 处方和依据3.1 处方双氯芬酸钠 15g人工牛黄 15g马来酸氯苯那敏 2.5g辅料适量制成 1000片3.2 处方依据3.2.1执行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十一册3.2.2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38384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物料加工入库中间站流程目注:虚线框内为305 5.1 粉碎过筛5.1.1 检查筛网无磨损、破裂;双氯芬酸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直接过80目筛。
5.1.2 过筛后再次检查筛网无磨损、破裂后,用无毒塑料袋收集称重,附上桶签,送至称量配料间。
5.2. 称量、配料5.2.1 称量前逐一核对检查各原辅料的品名、批号及数量等。
5.2.2 车间配料员按以下处方表中批标准投料量(批量:150万片)准确称量、配料并填写配料记录。
5.3 混合、制软材5.3.1 制浆将本批制浆用蔗糖加入至5㎏纯化水中,边加边搅拌,使分散均匀,在搅拌下缓缓冲入29㎏沸腾的纯化水中,搅拌至半透明糊状,配成8%的糖浆,备用。
5.3.2 混合将淀粉、双氯芬酸钠、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置槽式混合机内混合15分钟使均匀。
5.3.3 制软材:逐渐加入淀粉浆适量,使制成干湿适宜、均匀的软材。
5.4 制粒将旋转颗粒机装上16目不锈钢筛片,加入软材制粒,控制加料斗的软材存量,使制成均匀的颗粒。
5.5 干燥5.5.1 制粒结束后,将湿颗粒加入沸腾干燥制粒机进行干燥,温度控制为75±5℃。
5.5.2 干燥过程中每3-5分钟抖袋一次,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一次温度。
5.5.3 干燥40分钟后,停机检测水分应为≤2.0%,合格后收料。
5.6 整粒将干燥后的颗粒用旋转式制粒机整粒,整粒筛片目数为16目不锈钢筛片。
5.7 总混将粉粒、硬脂酸镁置三维运动混合机内,混合30分钟,装入双层无毒塑料袋内,附上桶签,送入中间站,请验。
5.8 压片5.8.1 根据含量来计算片重,其计算公式=标示量×允许范围÷颗粒含量5.8.2 压片采用的冲模规格为φ7mm的浅弧冲,片重差异限度为±6.0%,压力40~50KN,转速为25±3转/分,内外轨片重差异每30分钟检测一次并记录,随时观察片子外观,2小时记录一次。
5.8.3 用筛片机除去细粉、残片,将合格的药片装入洁净容器内,封严,附上桶签,送入中间站,请验。
5.9 包糖衣5.9.1 配浆5.9.1.1 配料将素片分为50±2Kg为一锅。
5.9.1.2 糖浆将蔗糖加入纯化水中,加热搅拌使之溶解,加热至100℃,120目过滤,配制成浓度为65%的单糖浆。
5.9.1.3 隔离层将丙烯酸树脂、单糖浆按1:15比例配制,将丙烯酸树脂加入适量的乙醇浸泡24小时,搅拌混匀,再加入单糖浆搅拌均匀,配成丙烯酸树脂浆。
5.9.1.4 混浆将滑石粉加入适量单糖浆中,搅匀,配成30%的粉浆(7Kg混浆加入3Kg滑石粉)。
5.9.1.5 有色糖浆将食用色素(靛蓝)用少量纯化水加热分散,再加入单糖浆4Kg,配制成含食用色素的有色糖浆。
5.9.2 虫蜡粉将虫蜡用不锈钢片刨制,过80目筛成细粉,备用。
5.9.3 包衣将检验合格的素片投入包衣锅内,调节进风温度为40±5℃,转速为4转/分钟,并预热30分钟后开始喷料包衣,喷浆包衣转速为5转/分钟,依次包隔离层3层、粉衣层12层、糖衣层8层、色衣层8层,用虫蜡粉打光。
5.9.4 晾片包衣结束,将包衣片从包衣锅内移至晾片间,厚度2~3cm,晾8小时,收集于双层塑料袋中,装入周转容器内,送中间站。
5.10 包装5.10.1 包装规格:24片/板×100板/盒×60盒/件、24片/板×50板/盒×120盒/件5.10.2 包装材料耗用量5.10.3 铝塑包装5.10.3.1 领取合格的PVC胶片和PTP铝箔,除去外包装备用。
5.10.3.2 将检验合格的药片用铝塑泡罩包装机包装。
按24片/板分装,铝塑泡罩包装机技术参数设定:冲切次数35-45次/分,压缩空气压力>0.4MPa,成型温度125~135℃,热封温度190~200℃,打字温度140~150℃。
5.10.3.3 适时控制温度和压力,检查泡罩成型情况,使铝箔与药片热合密封良好。
每板打印批号准确、清晰,冲切端正,无漏装、空板、破损、残片,剔除外观不合格品。
将合格品装入洁净的容器中,称量,附上桶卡,经传递窗送入外包装间。
5.10.4 外包装5.10.4.1 所用外包装材料必须专人领取,计数发放。
5.10.4.2按要求在纸盒、纸箱上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5.10.4.3按照包装规格,每100板装入1小盒内,放入对折好的说明书10张,盖好盒盖;每50板装入1小盒内,放入对折好的说明书10张,盖好盒盖;5.10.4.4 装箱:按照包装规格,将垫板装入成品纸箱,装好第一层后,再放入一垫板装第二层,满箱后,放入装箱单,用不干胶带封箱后用塑料捆扎带捆扎。
5.10.4.5 将所有成品全部寄库,待检验合格后,再办理入库手续。
5.11 工艺条件过筛、称量配料、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总混、压片、包衣、内包装的操作均在300,000级洁净区进行;洁净区温度应控制在18-26℃,湿度应控制45-65%。
6 质量监控6.1 根据生产操作步骤设置监控点,不得遗漏。
各质量控制点的控制顶目、控制标准、控制频次及控制人如下6.2 监控方法6.2.1 开工前及生产结束后,重点监控人、机、料,要求符合工艺标准。
清洁状态达到要求;物料数量、质量、标记、贮存条件及管理符合要求;设备及计量器具须处于完好状态,并有状态标记,计量器具有“检定合格证”;相应的生产记录须齐全。
达到规定要求,QA方可签字允许生产或判定清场合格。
6.2.2 生产过程重点监控工艺规程和岗位SOP的贯彻执行情况,生产现场管理须有序规范,状态标记须齐全、正确,生产记录须及时填写,各工序中间产品的质量须达到标准。
对物料放行作出判定,为批产品的审核提供依据。
7 质量标准7.1 原料质量标准7.1.1 双氯芬酸钠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1.2 人工牛黄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7.1.3马来酸氯苯那敏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7.2 辅料质量标准7.2.1 淀粉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2.2 硬脂酸镁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2.3 羧甲基淀粉钠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2.4 蔗糖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2.5 滑石粉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2.6 丙烯酸树脂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2.7 虫蜡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2.8 靛蓝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3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7.3.1 PVC 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3.2 PTP 平版印刷品,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3.3 说明书平版印刷品,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3.4 纸箱瓦楞纸箱,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3.5 纸盒平版印刷品,符合公司内控质量标准。
7.4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7.4.1 颗粒【性状】本品为浅黄色的颗粒。
【水分】按照《快速水分测定仪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水分应不得过8.0%。
【含量测定】双氯芬酸钠:19.0%-24.0%;马来酸氯苯那敏: 3.00%-4.00%人工牛黄(以胆红素计):≥0.11 %【贮存期限】 30天。
【贮存条件】双层塑料袋密闭保存。
7.4.2素片【外观】外观本品应为黄色或浅黄色片,色泽均匀,一致。
【重量差异】按照《装量差异与重量检查法操作规程》进行检查,重量差异限度≤±5.0%。
(法定规定重量差异限度≤±7.0% )【崩解时限】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应在20分钟内崩解完全。
【贮存期限】30天。
【贮存条件】双层塑料袋密闭保存。
7.4.3 包衣片【外观】本品外观应完整,色泽均匀,无花斑,色斑。
【崩解时限】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应在50分钟内崩解完全。
【贮存期限】 30天。
【贮存条件】双层塑料袋密闭保存7.5 成品质量标准【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浅黄色。
【鉴别】(1)取本品1片,除去包衣,研细,加60%冰醋酸6ml使溶解,稍放置,取上清液2ml,加新配制的糖醛溶液(1→100)1ml,硫酸溶液(1→2)13ml,摇匀,在70℃水浴中加热,溶液应显蓝紫色。
(2)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中双氯芬酸钠与马来酸氯苯那敏主峰的保留时间应分别与相应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检查】含量均匀度取本品1片,研细,用流动相转移至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适量,超声使溶解,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限度为±18%,应符合规定(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ⅩE,法定标准为含量均匀度限度为±20%)崩解时限按照《崩解时限检查法操作规程》进行检查,应在50分钟内崩解完全(法定为60分钟)微生物限度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细菌数不得过800个/g(法定标准不得过1000个/g);霉菌和酵母菌数不得过80个/g(法定不得过100个/g);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法定标准大肠埃希菌应不得检出)【含量测定】双氯芬酸钠(C14H10Cl2NaNO2)与马来酸氯苯那敏(C16H19ClN2·C4H4O4)均应为标示量的92.0%~108.0%(法定为双氯芬酸钠(C14H10Cl2NaNO2)与马来酸氯苯那敏(C16H19ClN2·C4H4O4)均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