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直播带货”是昙花一现还是企业销售的常态化方式?近段时间,"直播带货"成为了销售热词,作为一种线。
上新型消费方式,越来越多的客户涌入线上直播间,这让一些企业捕捉到了新的消费热点和商机。
然而,对于这样的风口,格力xx在国内率先亮明了观点:"直播带货是一种新模式,但我依然还是坚持线下,不愿让格力五六十万线下门店销售人员失业。
”但“鞋业大王”奥康国际董事长xx则表态:"奥康加码直播,不是一时的举措。
未来,直播将成为奥康极为重要的营销策略。
"传统企业代表截然不同的观点,让市场关于企业直播带货的争论渐渐浮出水面。
近乎疯狂的成长历程罗永浩直播带货首秀三小时交易总额超1.1亿元;薇娅直播卖出4000万火箭2020年2月李佳琦直播间总销售额近10亿元……2019年至今:直播绝对是红得发紫的存在尤其是在疫情的催化下全民"直播带货”大趋渐起.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开启直播销售模式从最初缓解销售压力到企业转型战略,直播带货的热度持续攀升。
除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外.直播带货在及时性、互动性等方面的确拥有相当的优势,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直播带货的崛起速速堪称疯狂。
2016年淘宝直播正式上线,直播带货初步兴起.2017~2018年包括直播平台、MCN公司和主播等产业链各环节快速成长并开始向精细化运营发展2019年.通过淘宝直播带货成交超过5000万的店铺有84家其中23家实现了成交额破亿的战绩。
李佳琦2019年的盈利能力超过了A股1000家上市公司;2019年双十一薇娅一天带货的销量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27亿。
调研测算2019年直播电商的总成交额约超3000亿元.未来有望冲击万亿体量o”钱途似锦”的直播带货自然能吸引来大批玩家淘宝直播方面数据显示今年2月超100万人来开淘宝店,新开直播的商家数环比劲增719%商家订单总量平均每周都以20%的速度增长,成交金额比去年同期翻倍3月30日发布的《2020淘宝直播新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淘宝直播用户数量达到4亿形成了200亿对粉丝关系,全年成交额破2000亿元*截至2019年末消费者每天能在淘宝直播上观看的内容时长达35万个小时淘宝直播间覆盖了全球73个国家的工厂田间档口商场街头和市场。
低门槛看似人人皆能带货从载体到内容形式直播正经历着多样的变化。
从2005年PC端直播源起到2016年技术驱动进入移动直播时代再到2018年短视频平台直播兴起直播的不断发展催生了各种垂类直播内容的更新直播+等新形式的出现。
技术的演进有效降低了直播领域的进入门槛以拼多多为例.在图文引导下从未接触过直播的小白仅需几分钟就可以开通并使用同城直播不到10分钟就可以弄清楚购物车添加商品或者多多进宝的使用方式。
在从零开始月人10万+的造富故事刺激下.越来越多心怀梦想的普通大众开始进入直播领域。
事实上,薇娅、李佳琪的成功同样刺激都的还有一众明星,李湘、杨幂、刘诗诗、宋茜等传统娱乐行业的人气明星同样下场”捞金”。
而康辉撒贝宁朱广权等央视主持人也抱团入局。
在人人都想直播带货的今天直播带货产业生态的公司数量在不断扩大。
有报告统计截至2019年国内MCN市场规模超100亿元公司数量超过6500家。
目前。
直播带货平台已经形成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和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两类平台分庭抗礼局面前者有流量海量主播等前端优势后者有供应链品牌商资源等后端优势。
当前直播带货已逐渐从最初的“精英直播”如大咖:MCN機构包装的主播等逐渐演变成全民化的直播。
企业高管的直播天团在这人人直播带货的时间段有这样一群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们或许没有帅气靓丽的外表也没有全程”oh my god”的口头禅.甚至不开大眼瘦脸模式,端正的造型下.用朴实的笑容、生涩的介绍劝你购买他正在推介的产品——直播圈的企业高管”天团”。
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正在努力适应他们的新身份:直播带货主播对于习惯了在成千上万员工面前叱咤风云的他们来说:胜任互联网平台的一线销售工作其实并不容易然而:企业高管直播”天团”的出现显然意义重于实际其代表的是往往是企业的决策与战略布局当高管们都开始兼职”主播”时整个企业市场部必然出现策略调整2自3月25日开启第一场直播:携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累计已经完成了六场直播累计销售额超过1亿元第一次直播的梁建章略显拘谨身着白色短袖认认真真地向网友推荐适合亲子游玩的三亚酒店同时还连线旅游达人聊出游攻略。
而后.梁建章直播的”任督二脉”被打通在镜头前穿起民族服饰扮演过藏族的汉子、穿起古装,cosplay过头带绣花帽手持折扇的唐伯虎甚至还玩起了川剧”变脸”。
截至目前梁建章已在三亚西江苗寨湖州深圳溧阳腾冲等多地为111家高星店带货如果说携程本身就与互联网科技基因那格力xx、广药集团李楚源奥康国际xx的直播之旅则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传统企业对直播带货的认可与积极拥抱相比一些拎包就能带走的商品最为"硬核”商品来自三一重卡直播间3月20日,三一重卡董事长梁林河在2小时的直播中卖出186辆重型卡车销售额达5000万元。
从火箭到重卡投身直播销售浪潮的企业越来越多推动直播产业爆炸式成长的同时.也让直播产业江湖混战不休。
山头林立的直播江湖通俗来讲直播带货指的是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卖货的模式。
目前带货平台以淘宝快手抖音为主京东拼多多有赞等电商平台也开始试水直播带货的玩法随着各方资本企业争相进,入.直播带货阵营也渐渐浮出水面。
平怡电商公司直播机构资源整合者四方构建了直播带货的产业链相对于大众熟悉的平台和电商公司.直播机构和资源整合者更多时候属于幕后势力MCN是前者的代表而后者属于直播网红机构与电商卖家的中间桥梁。
四方紧密合作打通电商带货全产业链也影响着整个产业的成长。
企业直播带货的进入推动整个直播产业链的快速壮大大多数卖货的企业本身就是直播带货的资源供应方而当他们直接下场参与时极大概率会引发电商公司直播机构资源整合者甚至平台四者尖系的变化企业或许在专业度上不如前面几方势力可坐拥产品资源的企业.完全可以自己签约甚至打造专属网红并亲子打理同直播机构甚至平台的笑系进一步减少中间环节的同时最大让利消费者。
显然当企业横下一条心做直播带货时足以在短时间里成为直播带货领域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有助于提振整个产业生态景气度。
激增的人才需求对直播电商行业来说企业高管包括演艺明星著名主持人的加入都只是后来者以李佳琪薇娅为代表的一批专业平台主播及其团队才是真正的主角行业的迅速扩张也带来了大量的人员招聘需求。
智联招聘相矣报告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春节复工后一个月内,企业整体招聘职位数与招聘人数分别同比下降31.43%和28.12%在此背景直播行业人才需求量却逆势猛增。
疫情下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逆势上涨1.3倍平均招聘薪酬9845元/月作为需求量最高的直播"T]面",视频主播/艺人的薪资为10188元/月。
“门槛低””薪资高“需求大”.直播带货行业持续吸引大量人才加入赛道为人们构建了美好的网红梦也促使各领域企业向"直播+"发力不过对许多殖播电商团队而言最优先级别的招聘并不是出境主播而是相矣的运营人才。
有机构表示国内电商直播相矣人才缺口或达4000万但目前直播行业发展较好的主要是游戏直播以及吃播等带货直播没有多少基础.90%的行业红人都不适合做直播电商。
同时市场上80%以上MCN 没有核心竞争力简而言之现在的电商直播市场正处于热火朝天的上涨期谁先入局谁就能够”划地”.谁就有可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
隐形的高门槛人人都能做直播带货可未必人人都能分享到直播带货市场的红利直播带货的隐形门槛其实是相当高的在一定程度上直播带货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主播的个人能力同样是卖口红用户更愿意在李佳琦的直播间购买粉丝购买商品很大程度是受到主播个人魅力的影响。
从互动到应变直播带货对于主播能力要求非常高没有出色的口才与海量知识积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主播。
在技术方面:直播平台的确给出了强有力的支持可问题是即使格力xx都遭遇了"没交网费”卡顿直播从设备网络到软件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直播圈想要拿着一部手机就顺利完成N场直播带货已经越来越不可能了这无疑在无形中抬高了直播带货门槛。
此外.虽然直播的带货能硬强.但是流量明显向头部主播聚集以淘宝直播为例.李佳琦和薇娅的直播经常有超过千万人观看但是大部分小主播的观看量观看人数普遍只有几千几百如果能有超过几万人观看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警防带货变带祸5小时吸引3200万用户.5分钟超万支口红售罄……类似场景的不断出现.证明”直播带货”的确有无限可能尤其是在这次疫情期间.依赖线下客源的企业和商家遭受巨大冲击,”直播带货”再次展示了巨大优势,不过直播只是一个展示产品的入口用户收到货之后的感受和体验才是真正考验”直播带货"的矣键,直播电商的本质属于商业广告带货主播往往身兼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广告代言人等多重角色。
在这类模式中品牌商看重主播流量消费者信任主播背书如果产品出了问题,而主播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就可能出问题从虚假宣传到假货爆炸式成长的直播带货绝不缺乏投机者,产品售后同样也是困扰直播购物消费者的顽疾对于想将直播带货变为常态化销售方式的企业而言,不仅需要用极低的售价"讨好”主播和粉丝群更需要承担售后服务费用短时间收获漂亮销售数据的同时品牌口碑却很容易因售后服务崩塌。
得失间不得不让企业静下心来思考直播带货的利弊以及同自身企业文化基调的契合度。
一场直播中.涉及方方面面的法律包括《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电子商务法》《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合法合规地直播带货不仅是读消费者的保护,更是对主播对平台的保护。
网红直播主要是利用自己影响力带货实现经济收益。
一旦出现不当行为自身要负担有矣责任这点比较明确”很多县长、市长直播带货并不是为了自身的经济收益纯粹出于公益心很多是職务行为是为了辖区内农副产品的销售一旦出现不当行为责权如何确定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除此之外.直播中相矣平台经营者与主播的责任界定尺度适用性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还存在一些问题"防患于末然加强事前监管也能让直播带货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
割裂的消费体验从售前咨询体验到售后服务消费者从购买到使用产品的过程是相当繁复的.移动互联网“一键下单,一秒付款”为用户带来极致便捷体验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整个消费体验的完整性直播带货仅仅只是开始用户收到货之后的感受才是全键当下人们对于直播带货有一个很严重的误解那就是他们仅仅只是矣注直播电商本身矣注可以带货货少矣注有多少流量直播带货与电商上下游的流程和环节之间的联系通常被选择性忽略用户收到并使用产品的感官同样很难表现在整个购物流程中这样的做法的确能极大刺激消费,但消费体验被割裂后直播带货始终走不出"一次性消费”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