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心悸 ppt课件
《中医内科学》心悸 ppt课件
稳者可以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②出血性心悸慎用 活血化瘀药物,以活血止血药物为好。③对抗心律失常的 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也要注意向患者交代清楚
ppt课件
21
【辨证论治 】
三、 证治分类
(一)、心虚胆怯证 (二)、心血不足证 (三)、阴虚火旺证 (四)、心阳不振证 (五)、水饮凌心证 (六)、瘀阻心脉证 (七)、痰火扰心证
相同点——奔豚发作时,也有心胸躁动不 安
奔豚——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不同点 心悸——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
ppt课件
17
【诊查要点 】
三、 相关检查
1.心电图:是检测心律失常有效、可靠、方 便的手 段,它可以区分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或是 缓慢性心律失常;识别过早搏动的性质,如房 性早搏、结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判断房室传导阻滞, 房扑与房颤,心扑与心颤动及病态窦房结综合 征等。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也是心律失常 诊断的重要方法。
3.食道心房调搏,阿托品试验:对评价窦房 结功能,诊断病窦也有重要意义。
4.其它检查:测血压、X线胸部摄片、心脏 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ppt课件
18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虚——气血阴阳亏虚; 实——痰饮、瘀血、火邪上扰
二、文献摘要
1、病名:
《内经》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 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和《伤 寒论》,称之“心动悸”、“心下悸”、“心中 悸”及“惊悸”。
ppt课件
5
2.病因:
《内经》虽无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如 《素问•平人气象论》:“……左乳下,其动应 衣,宗气泄也”。《 素问•举痛论》:“惊则心 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 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3)脉率不整型心悸:促脉—数时一止,止无 定数;结脉—缓时一止,止无定数;代脉—脉 来更代,几至一止,止有定数。
ppt课件
20
【辨证论治 】
二、 治疗原则
虚证——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养心安 神
实证——祛痰、化饮、清火、行瘀+重镇安 神
虚实错杂——扶正祛邪兼顾
注意事项:①急性发作者应以西药为主,对于慢性相对平
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少寐多汗,颤动,
2.兼证:头晕乏力。中老年发作频繁者,可伴有心胸疼
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厥 。
3.诱因:情饮酒志饱刺食激等、。惊恐、紧张、劳倦过度、寒冷刺激、 4.脉象:数、疾、促、结、代、沉、迟等。
ppt课件
15
鉴别诊断: 1、惊悸与怔忡
ppt课件
16
2.心悸与奔豚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 悸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ppt课件
1
【概 述】
一、定义
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 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 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 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轻者——惊悸
重者——怔忡,可呈持续性
ppt课件
七
情 ②或化火生痰,痰火扰心,心神失
所
宁而心悸;
伤
③或大怒伤肝,大恐伤肾,怒则气
逆,恐则精却,阴虚于下,火逆
于上,动憾心神而心悸。
ppt课件
11
3 、 感
①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痹证日久,复感外邪,内舍于心,痹 阻心脉,心血运行不畅,心悸;
受
②或风、湿、热之邪,由血脉内侵于
外
心,耗伤心气心阴,引起心悸;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则认为其病因有惊扰、 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
《丹溪心法》认为心悸的发病应责之虚与痰。
《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所致的心悸怔忡。
ppt课件
6
3.治疗:
《金贵要略》提出了基本ຫໍສະໝຸດ 则,并以炙甘草汤 治疗“心动悸,脉结代”,为后世医家所沿用。
《丹溪心法》:“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 砂安神丸”。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概 述】
病位主要在心, 涉及肝、脾、
肾、肺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理因素 痰 火 瘀 虚
病机关键 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邪扰心 神→心神不宁
病性及转归 可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
ppt课件
14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觉心中悸动不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
1.主证:或性,心神跳情过紧重张,,或心忽慌跳不忽安止,,不,能呈自阵主发。性或持续
《医林改错》:从瘀血论治,方用血府逐瘀汤。
ppt课件
7
【概 述】
三、范围
各种原因所致之心 律失常:早搏,房 颤,室颤,房室传 导阻滞及预激综合 征等
心功能不全
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
心肌炎
心脏神经官能症
ppt课件
8
【病因病机】
一、病因
l.体虚劳倦 2.七情所伤 3.感受外邪 4.药食不当
ppt课件
9
【概 述】
病因
1
、
①禀赋不足,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
体
耗损心之气阴;
虚 劳 倦
②或劳倦太过伤脾,生化之源不足, 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心 神失养,心悸 。
ppt课件
10
①平素心虚胆怯,突遇惊恐,触犯
2 、
心神,心神动摇,不能自主而心 悸;或长期忧思不解,心气郁结 ,阴血暗耗,不能养心而心悸
邪
③温病、瘟毒均可灼伤营阴,心失所
养,或邪毒内绕心神,如春温、风温 、暑温、白喉、梅毒等,伴见心悸。
ppt课件
12
4
①嗜食肥甘厚味、煎炸炙博,
、
蕴热化火生痰,痰火上扰心神,
药
心悸 ;
食
②或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耗伤
不
心气,损伤心阴,引起心悸;
当
③或补液过多、过快。
ppt课件
13
【病因病机】
二、病机
2.辩病位 病位在心,但也可导致其它脏腑功能失 调或亏损;其它脏腑的病变也可直接或 间接影响到心
ppt课件
19
【辨证论治 】
一、辨证要点
3.辨脉象变化
(1)脉率快速型心悸:一息六至—数脉;一息 七至—疾脉;一息八至—极脉;一息九至—脱 脉;一息十至以上—浮合脉。
(2)脉率过缓型心悸:一息四至—缓脉;一息 三至—迟脉;一息二至—损脉;一息一至—败 脉;二息一至—奇精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