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弦长问题模型1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C 的方程为()2562
2
=+
+y x
(1)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C 的极坐标方程; (2)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t y t x (sin cos ⎩⎨⎧==α
α
为参数)
,l 与C 交于点B A ,, ①若4
3π
α=
,求AB , ①若10=AB ,求l 的斜率。
2.已知直线t t
y t
x (32⎩⎨⎧=+=为参数)与曲线θθρcos 8sin 2=交于B A ,,求AB
2.
弦长问题模型2(只对直线过原点才可以)
注意:若直线倾斜角为α且过原点,则该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αtan x y
=,
其参数方程为⎧==α
α
sin cos t y t x ,
其极坐标方程为)(R ∈
=ραθ
3.在极坐标系中,以点(2,
)
2
C π
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C 与直线:()3
l R π
θρ=∈交于,A B 两点.(1)求
圆C 及直线l 的普通方程.(2)求弦长AB .
3.参数方程最值问题模型
4.已知曲线θ
θθ
(sin 2cos 1:1⎩⎨⎧+=+=y x C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曲线:2C
4π
θ=
()R ∈ρ
(1)写出1C 的极坐标方程,2C 的一个参数方程;
(2)设1C 与2C 交于N M ,两点,P 为1C 上一动点,求PMN ∆面积的最大值。
4.利用直线参数方程中t 的几何意义问题模型
5.在极坐标系中,点M 坐标是)2,3(π
,曲线C 的方程为)
4sin(22π
θρ+=;以极点为坐标原点,
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斜率是1-的直线l 经过点M . (1)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证直线l 和曲线C 相交于两点A 、B ,并求||||MB MA ⋅的值.
6.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坐标系,已知曲线
()2
:sin 2cos 0C a a ρθθ=>,已知过点()2,4P --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2,4x y ⎧
=-⎪⎪⎨
⎪=-⎪⎩
直线l 与曲线
C 分别交于,M N
(1)写出曲线C 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 (2)若||,||,||PM MN PN 成等比数列,求a 的值.
5.综合问题
例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3
:22
1=+y x C ,以坐标原点为极轴,以x 轴的正半轴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a C 222)4sin(:2+=+π
θρ
(1)写出1C 的参数方程,2C 的普通方程;
(2)设点P 在1C 上,点Q 在2C ,求PQ 的最小值以及此时P 点坐标。
例题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t y t a x (5415
3⎪⎪⎩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轴,
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方程为0cos 8cos 2=-+ρθθρ (1)写出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已知点)1,(a P ,设直线l 与曲线C 的交点为B A ,,若PB PA 3=,求a 的值。
例题3以坐标原点为极轴,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
)0(cos sin 2>=m m θθρ,过点)4,2(--P 且倾斜角为4
π
的直线l 与曲线相交于B A ,两点。
(1)写出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 的普通方程; (2)若2
BA BP AP =,求m 的值。
例题4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t
y t
x (331⎩⎨⎧+=+=为参数)
,以坐标原点为极轴,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方程为04sin 32cos 42=+--θρθρρ (1)求直线l 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B A ,两点,求OB OA 。
例题5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 过点)23,23(
P 作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与曲线1:2
2=+y x C 相交于
不同的两点N M ,.
(Ⅰ) 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 (Ⅱ) 求 PN
PM 1
1+ 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