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学1(风险与保险)

保险学1(风险与保险)


质标的物的损失,则可以得到恢复。
(3)人身的生命和身体机能,是不能转让和出卖的,而多数物质标的 物则可以转让和出卖。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四、保险的特征: 1.保险与赌博 共同点: 由偶然事件所引起的经济行为,以少量的支出获得多 倍于支出的收入。 本质区别: 保险以互助共济,求得就经济生活的安定为目的;赌博 都是以欺诈坑骗、图谋暴利为目的。 保险是利己利人,以分散风险为原则。大数法则为计 算风险损失的科学依据;赌博是损人利己、冒险获利,完 全以偶然性为前提。 保险是变偶然事件为必然事件,变风险为安全,是风 险转移或减少;赌博则是变存在为偶然,变安全为风险, 是危险的创造和增加。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我们可能曾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妇人,她每天
煮饭的时候,总是从锅里抓一把米出来,放到一个特备的米 缸中。有人讥笑过她这种行为,但她不以为意,依然故我。 过了不久,终于发生了灾害,地里粮食严重歉收,很多人家 都揭不开锅了。但这位妇人家由于有一个特备的米缸,得以 熬过了饥荒。 这种“积谷防饥”其实就是一种保险思想。可见,保险的
与支配权的物质标的物的经济价值。
(1)有形标的物 (2)无形标的物:如信用、责任、债权和预期利润
2.人身标的物:人身标的物保险的对象,就是被保险人的生命和身体
机能。 物质标的物与人身标的物的区别:
(1)人的生命和身体机能,是不能像物质标的物那样进行估价的,所
以人身标的物保险金额,没有具体的限度的。 (2)人的生命失去和身体机能的永久性伤残或衰老,无法恢复,而物
2.风险事故: 或称风险事件,指风险成为现实,以至引起损失 的事件。 3.风险损失:在风险管理中,损失是指非故意、
非计划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减少。
包含:
一个非故意的、非计划的和非预期的要素。
另一个是经济价值的要素。 损失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风险因素
增加或减少
风险事故
转化的。
风险性质的变化。 风险量的变化。
某些风险在 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被消除。
主讲:陈泞
新的风险产生。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三)构成要素 1.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促使风险事故发生的条件,以及 风险事故发生时,致使损失增加、扩大的条件。 实质风险因素:它属于有形的因素。是指对某一标的增加 风险发生机会或严重程度的直接条件。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在公元前916年的路德岛上,
国王为了保障海上贸易的正常 进行,制定了一项法律,规定 某位货主遭遇的损失,由包括 船主和所有该船货的货主在内 的受益人来分摊。这条规定一 直沿袭下来,被称之为“共同
海损”的基本原则。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二、保险产生的条件 1.保险产生的必要条件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2.保险和储蓄: 二者都是将现在的资金剩余用作将来的准备,其 后备基金的形成上是一致的。 区别: 3.保险和保证 保险是对他人偶然事故所致的损失负补偿责任, 而保证则是则债权人的权力不能实现时代替债务人履 行债务。在保证关系中,保证人代偿债务是为他人履 行债务,从而享有求偿权和代位权。而保险人的补偿 损失的履行自己的义务。除非事故的发生是第三者的 责任,保险人无追偿权。
观念在古代早已有之。
粮食是人类生活的支柱,古代的保险萌芽与粮食联系到 一起是不足为怪的。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在我国,早在夏周时期,确实就已有了粮食储备的制度。夏箴上说: “天有四殃,水旱饥荒,甚至无时,非务积聚,何以备之?”从此时起, 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建立国家粮食后备仓储制度,用以对付不时出现的 灾害饥荒,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的官职对仓储进行管理,如汉朝的常平仓、 义仓、广惠仓等。 公元前54年,汉宣帝采纳大司农中丞耿寿昌的建议,“令边郡皆筑 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其价而粜。名曰常平仓, 民便之。”在灾荒之年,“发常平仓所储……越制赈民”。由此可见,常 平仓至少有两种功能:平抑米价和赈灾。 “义仓”兴盛于隋唐时期,公元585年,隋文帝劝令民间每年秋天每 家出粟一石以下,储之里巷,以备凶年。义仓制度是我国相互保险的雏 型,在我国维护了大约1200年。 在宋、明两朝,也出现了类似形式的民间"社仓"和赡养老幼贫病的 "广惠仓"制度,这些都具有原始保险思想。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三、可保风险的选择 (一)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二)可保风险的选择条件 1.风险所产生的损失必须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
2.风险必须是偶然的。
3.风险必须是意外的。
4.风险必须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5.风险应有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二节 保险、保险的功能和作用 一、保险的定义 广义:是指保险人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专门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3.性质:
纯粹风险:指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的机会。
投机风险:指既有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利的机会的风险。 4.产生的环境: 静态风险: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不发生变动情况下存在的 风险。 动态风险:指由于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变化,以及 组织结构、技术等有直接关系的事物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
(二)特征
1.客观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2.损害性。风险的后果。 3.偶然性。其发生是偶然的,具有不确定性。 4.可测性。人们可以根据以往发生的一系列类似事件的 统计资料来分析某种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的损失程度, 从而对其进行预测、衡量与评估。 5.可变性。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4.保险与慈善事业 二者都是对社会经济的一种救助行为。他们的目标 都是努力使社会生活正常和稳定。 其区别:
保险机构是具有互助合作性质的经济实体;慈善机
构则完全是依靠社会资助的事业机构。 保险对于被保险人的保障,是有偿的。慈善事业是 无偿的。 保险人对于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保
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它是
指由于个人的恶意行为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 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 心理风险因素: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它是指 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
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因素。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引起
损失的可能

风险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二、风险的管理 (一)风险分类 1.损害对象: 财产风险:指个人家庭、企业对其所有、使用或保管的 财产发生损害、灭失、贬值的风险。
人身风险:指人生老病死、残等原因而可能遭受经济损
失的风险。 责任风险:指根据合同、道义、和法律上的规定,凡个
人或团体因疏忽、过失、造成对他人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二)风险管理:
1.定义: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和风险控制技 术的一门新型管理学科。它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认识 、衡量和分析,选择最有效的方式,主动地、有目的地、有 计划地处理风险,以最小的成本,争取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
管理方法。
2.风险管理的手段 (1)风险控制对策中的手段
பைடு நூலகம்
证给予足额的经济赔偿;慈善事业不一定会对所有的受
难者都进行救济,而且救济程度也有一定的限度。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五、保险的职能
1.补偿职能:补偿职能就是把参加保险的全体成
员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用于少数成员因遭受自然灾 害或意外事故所受损失的经济补偿。 2.给付保险金的职能:大多数人身保险尤其其中 的人寿保险而言,是以满足被保险人将来对资金的 潜在需求,获得以后经济上的保障。保险的基本职 能是提供保险金的给付。给付多少通过保险合同双 方事先约定。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法律关系。 首先,是一种经济制度。它是为了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
其次,保险是一种法律关系。
保险的法律关系成立有两种方式: 一是国家用法律规定,某一特定的意外事故一定要投保, 保险双方当事人所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上强制进行的。 二是由双方当事人协商成立,即通过保险合同确定法律关 系。 保险的法律关系与一般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六、分类
标准 保险性质 保险标的 实施方式 承保方式 投保人 承保风险 种类 商业保险、社会保险、政策保险 人身保险、财产保险 强制保险、自愿保险 原保险、再保险、共同保险、重复保险 企业保险、个人保险、团体保险 单一风险保险、综合风险保险、一切险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二、保险的要素 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 1.保险必须有特定风险的存在
2.保险必须对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
补偿
3.保险必须有互助共济关系
4.保险金的分担必须合理 5.保险必须为较长期性的经济制度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三、保险的对象 1.物质标的物:物质标的物保险的对象是被保险人享有绝对的所有权
七、保险的作用
1.及时补偿灾害事故损失
2.安定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3.促进防灾防损,减少灾害事故损失
4.聚集闲资金,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5.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6.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对外经济交往
主讲:陈泞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三节 保险的产生和发展 一、保险业的产生形成 人类在改造自然、征服自 然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为了抵 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除利 用已经掌握的生产技能进行经 济预防外,还通过建立经济后 备的形式,防止风险对于社会 经济生活所造成的损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