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说阅读第五~七讲—高考语文二轮精讲复习总结

小说阅读第五~七讲—高考语文二轮精讲复习总结

2020二轮高考语文第五讲知识链接:1.人物特点:性格、形象——回归原文,找到相关片段,依次概括心理、情感、生活状态——回归原文,查找相对完整的情节,在情节中判断括人物的特点:①回归原文,查找与概括;②查找相关人物,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突出…人物..特点;③查找作者使用的手法,作者使用手法修饰人物的…方面,目的一定为突出人物在…方面的…特点;④查找人物的身份,不同身份具有不同的特点;⑤通过环境的烘托、衬托,突出人物…特点;⑥概括时既要有细节又要有整体;既要有主观,又要有客观。

塑造人物人物常见的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正衬、反衬)、讽刺、夸张等。

2.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A、心理概述: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B、内心独白:人物自己站出来把内心活动和盘托出;C、梦境和幻觉:通过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展示心理;D、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的反衬;E、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

典例精讲: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责任程宪涛吴畏明天离职。

吴畏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如烙饼。

这里,除逢年或喜事燃放鞭炮,还给离任领导放鞭炮。

这是“欢送”领导离职,是对领导未尽职责的诅咒。

这是坊间的自发“仪式”。

上级在调职谈话时询问吴畏,吴畏道:“那是为官者的耻辱。

”领导说:“今年是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你恰巧今年调动,有足够的信心吗?”吴畏不敢说,只觉压力更大,甚至生出一份惶恐。

电厂成立50多年,管理层换了多少届,没有几人记得清楚。

任职者一届职满,都心怀忐忑,唯恐听见鞭炮噼啪声。

某任领导到异地赴任。

迎接的人欢天喜地,送行的人兴高采烈。

领导的脸如向日葵,对下属们持续绽放。

小车行至小镇十字路口。

喧闹声不绝于耳。

身着工装的员工们,站在马路的两侧。

两根竹竿立起来,两挂鞭炮挑起来。

众人愣怔的片刻,鞭炮轰然爆裂开,陪同的人四散弃逃,领导灿烂的笑容凋落,枯萎成瑟缩的叶子。

小车仓皇挤出人群逃出小镇。

知耻近乎勇。

之后几届继任者,为官清廉发奋,突破发电历史纪录,实现辅业剥离,完成企业化改制……但是,数年后历史轮回,又有继任者中枪。

某任老总颇自知,离职前谎称八点离厂,却在凌晨五点钻进小车启程。

原想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刚转过街口,赫然看到,鞭炮蜿蜒,犹如几条红色的蛇,转眼间火信子喷吐。

寂静的清晨,爆竹声格外刺耳。

领导心脏病突发,再没有站起来。

俩领导其后相继被“双规”。

吴畏的上一任老总,在职期间被查,在上级谈话之后,即称病在家休养,直到半年后入狱。

传说他临行前夜,小镇的爆竹售罄,在众人的浮想中,那是爆竹铺天盖地,盛况空前的情景。

而据说,在其后三年中,这批爆竹并未燃放,一直保留到现在,员工们在等待……或许,员工并不希望再现那场景。

吴畏心里没有底。

吴畏穿衣下床,拿起手电筒,戴上安全帽。

这是他三年来形成的习惯,每天到厂子内巡查。

三年前,吴畏第一次巡查时,值班室中一片狼藉,运行人员一个酒气熏天,两个在睡大觉,三个在斗地主……还有一个缺岗。

吴畏立刻把班长、值长、主任及主管安全、生产的副总找来,自己坐在缺岗员工的位置上……一切都需要改变。

正值设备检修关键期,检修主任提前一小时,早晨七点到达现场,他看见吴畏在现场。

次日六点半到现场,他看见吴畏在现场。

第三日六点到现场,他依然看见吴畏在现场。

主任问:“吴总几点来的?”吴畏答:“比你提前半小时!”主任说:“今晚,我住在检修现场!”那一年的机组大修,实现了有史以来首次全优。

无垠的天幕上,星光辉映;运行值班空内,机器浅声低唱。

值班人员各司其职,目光在仪表上流动。

这是一个普通的凌晨。

吴畏流连在新建机组外,这是老厂的希望工程。

远方山中,有在建的垃圾电站,新型绿色能源基地。

但是,依然有那么多遗憾,断掉了员工福利用水,停掉了家属免费用电,学校和物业社会化……那么多的责难、掣肘,还有骂娘、唾沫,甚至上访……吴畏告诉办公室主任,早七点启程,办公室主任似乎明白了,问吴畏怎么走。

吴畏道:“步行。

”主任说:“我知道一条小路,不会被人发现。

”吴畏说:“我走大道,你把车开到小镇口。

”主任说:“都知道你今天离厂,万一出现状况咋办?”吴畏道:“这是最好的检阅!”清晨七点十分,吴畏出现在小镇街口。

吴畏看见聚集的员工,穿着整齐的工装。

几十挂挑起的鞭炮,形成红色的海洋。

办公室主任有些惊恐慌乱,他拉一下吴畏的衣袖:“咱们坐车走吧!”吴畏走向人群,人群散开一条路。

吴畏走进人群。

一位老员工犹豫着,手伸出去又缩回,再次试探着伸出,吴畏拉住那双粗糙的手,更多的手伸过来……吴畏走出人群很远。

没有爆竹炸响。

身后忽然有人喊:“吴总!”吴畏扭头回望。

员工指着鞭炮阵,问:“你怕吗?”吴畏大声回应道:“怕!”人群轰的一声笑了,十分开心的模样,就像清晨的阳光。

那员工高声道:“这是准备过年放的,摆出来让你看看,今年是个好年头儿!”吴畏的眼眶一紧,用力地点了点头。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形象地写出了吴畏内心的懊悔和自责,既设置了悬念,又引出了下文对放鞭炮“欢送”领导离职的仪式的介绍。

B.吴畏工作认真务实,并因此触发过激烈的矛盾。

离职时心情复杂,有留恋不舍,有惶恐不安,亦有对过往做法的遗憾和不甘。

C.文章明写吴畏离职,暗写他在任时的一系列改革以及所做的贡献,故事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本文主人公名字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含蓄地赞美了他在工作中不惧阻力,锐意改革的精神。

8.曾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吴畏这一改革创新者的形象的。

(6分)9.小说前半部分不避其繁,用大量篇幅叙写前几任领导离职的情况,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7.A(“懊悔和自责”文中并未体现,首段只是体现了他的煎熬。

)8.(1)言行、心理等正面描写。

“那是为官者的耻辱”“我走大道”“这是最好的检阅”,以简练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了人物的正直、无畏现实的形象特征。

检修期间提前到岗,每天巡视工厂,可见他认真务实;而为老厂添置新机组,建垃圾电厂,则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

“只觉压力更大,甚至生出一份惶恐”“依然有那么多遗憾”心理描写表现他的责任感及事业心。

(3分,若回答“细节描写”,可酌情给分)(2)侧面描写。

借助员工握手相送的场面,侧面表现其勤政尽责、深得民心的形象。

“无垠的天幕上,星光辉映;运行值班空内,机器浅声低唱。

”借助凌晨安静的环境氛围描写,表明工厂的良性运转,井然有序,侧面反映出吴畏卓越的领导才能。

对比。

员工对贪官的态度和对吴畏的态度作对比;贪官乘车走小道与吴畏步行走大道的对比 (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得分)9.(1)在形象方面,一方面暗示厂里情况复杂,突出吴畏工作开展艰难;另一方面与下文形成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在情节方面,承上启下,使小说情节更连贯紧凑;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3)在主旨方面,三任领导的落马,一方面说明员工心里有正确的评判标准,另一方面也是对为官者的警示,深化了主旨。

(每点2分,共6 分,意对即可。

)2020二轮高考语文第六讲知识链接:***结构性思维:在文章中有许多信息,有的已知,有的未知。

对于结构性思维而言,我们要学会建立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用这种联系,掩盖未知信息所带来的茫然。

***情感:作者对文中所塑造的人物、所描写的事件的态度。

***主旨:作者将自身情感表达出来的目的,即对读者的作用。

情感是无形的,对于情感的分析一定要有据可依,查找出相应的根据,证明情感的走向一定为A而不是B。

分析情感题:1.查找文中有哪些描写对象及事件;2.将其还原成一个又一个的事件链;3.依次分析作者对不同事件中人物选择的态度;4.分析情感是注意双向性原则,对内和对外;主观和客观;细节和整体。

知识积累:记叙顺序的分类及作用1、顺叙:按时间、空间或内在逻辑顺序来写。

作用是使记叙有头有尾,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叙叙述下去。

作用是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内容作某些交代,使文章结构完整;使得行文富于变化,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

5、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插叙与补叙的区别】①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

②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

③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插叙有情节,前后衔接处要有过渡句提示。

④插叙是为了丰富文章内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而另作安排的;补叙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是对原来的情节起必要的补充作用。

典例精讲: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两位小保姆的故事刘醒龙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吸引,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棵大樟树。

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

之所以做不长,大部分是因为她们思家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位女孩,初中毕业。

朋友们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

大樟树本是一棵有名的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

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名的满溪坪就没有人叫了,而换成了大樟树。

女孩来之前正在山上采茶。

一见面我就问她,那棵大樟树还在不在。

女孩回答说,在,已被列为县里重点保护的古树了。

女孩一来就明白地表示自己最多只做半年。

我开始还不太在意,以为是想家的另一种说法,后来才发现女孩是当真的。

她之所以愿意出来,是想挣钱给父亲治病。

从中介绍的朋友先前就说过,女孩的父亲患了食道癌。

所以,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后就委托我们替她存起来,连一分钱都舍不得花。

正好半年的那天晚上,女孩突然对我们说,她要去汉口中山大道的某个地方买能治食道癌的药。

女孩要买的那种灵芝做成的药,媒体上已不止一次披露,其治癌的功效是假的。

女孩言之切切的样子,让我们不好直接提出忠告,只好答应说,我先去看看情况,然后再带她去。

同时费尽心机地将披露相关情况的文章找出来,放到她的房间里,希望她看过后,能有所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