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结构加工工艺

钢结构加工工艺



另外,合理的焊接顺序能够控制焊接变形。H型 钢的焊接时,尤其要注意焊接顺序问题,图一为H型 钢的焊接顺序,H型钢组装时按照图示顺序1、2、3、 4进行焊接,这样焊后变形将会减小,但这样也不能 完全消除变形,因为焊缝的增加其结构刚度逐渐增 加后焊的焊缝变形比先焊的焊缝小,不能完全抵消 变形。 不对称焊缝先焊焊缝少的一侧 因为先焊焊缝的 变形大,故焊缝少的一侧先焊时,使它产生较大的 变形,然后再用另一侧多的焊缝引起的变形来加以 抵消,就可以减少整个结构的变形。
鑫世界
鑫世界位于昆明繁华核心区北京路两边, 为三竹营城中村改造项目,总占地面积78.22 亩(约5214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1762平方 米。该项目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用钢量约 3600吨。(右图)
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综合性体育运动场体育馆工程
本项目位于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内,建设总用地面积121147.9平方米。其中体育馆面积为14608.4平方米, 体育馆檐口高度23.87米,地上1层,局部2层,建筑等级为乙级,主体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顶为钢桁架屋顶,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二级。
3、焊接反变形法 为了抵消焊接残余变形,焊前先将焊件向与焊 接残余变形相反的方向进行人为的变形,这种方法 称为反变形法。例如,为了防止对接接头产生的角 变形,可以预先将对接处垫高,形成反向角变形见 图7a。为了防止工字梁翼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以 将翼板预先反向压弯见图7b。 采用反变形法控制焊接残余变形,焊前必需较精确 地掌握焊接残余变形量,通常用来控制构件焊后产 生的弯曲变形和角变形,如反变形量留得适当,可 以基本抵消这两种变形。
2
4 1
4 3
3 1
2
图一 H型钢的焊接顺序
图二 起拱梁的焊接顺序
2、焊接方向 合理的焊接方向也可以控制焊接变形: 1、长焊缝同方向焊接。如T形梁、H型钢等焊接结构, 具有互相平行的长焊缝,施焊时,应采用同方向焊接, 可以有效地控制扭曲变形,见图6a。 2、逆向分段退焊法 同一条或同一直线的若干条焊 缝,采用自中间向两侧分段退焊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 制残余变形,见图6b。 3、跳焊法 如构件上有数量较多又互相隔开的焊缝 时,可采用适当的跳焊,使构件上的热量分布趋于均匀, 能减少焊接残余变形,见图6c。
四、焊接预热问题 重要构件的焊接、合金钢的焊接及厚部件的焊接, 都要求在焊前必须预热。焊前预热的主要作用如 下: (1)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避免产生氢致 裂纹,同时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 (2)预热可降低焊接应力,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 裂纹。 (3)预热可以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对降低角 接接头的拘束度尤为明显,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 裂纹发生率下降。

对于钢材本身的问题需要从材料研究方面入手, 改善材料性能,从而增强钢材的耐火性能、耐腐蚀 性能,降低脆性断裂的倾向、增强其稳定性。 而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焊接工艺方面入 手解决,通过改善加工工艺,解决钢结构制作放样 下料、拼装、焊接、涂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钢结构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钢结构加工工艺是从钢结构的生产准备工作开始 的,它包括了结构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规程设计、工 艺评定、编制工艺文件。从材料入库真正开始钢结 构制造工艺过程,包括材料下料加工、装配-焊接、 涂饰喷漆,其中还包含返修工序,最后产出合格产 品的全过程。 在实际生产中,钢结构加工工艺需要从多方面 考虑,包括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加工难度、原材 料消耗等,工艺制定时不仅要满足这几个条件,还 需要针对车间实际加工情况 、生产能力适宜的进行 修改,制作出既能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又能满足车 间生产的工艺文件。
3、焊接层数的影响 1)横向收缩:在对接接头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 缝的横向收缩符合对接焊的一般条件和变形规律, 第一层以后相当于无间隙对接焊,接近于盖面焊道 时与堆焊的条件和变形规律相似,因此,收缩变形 相对较小。 2)纵向收缩:多层焊接时,每层焊缝的热输入 比一次完成的单层焊时的热输入小得多,加热范围 窄,冷却快,产生的收缩变形小得多,而且前层焊 缝焊成后都对下层焊缝形成约束,因此,多层焊时 的纵向收缩变形比单层焊时小得多,而且焊的层数 越多,纵向变形越小。

2.焊接电压 其它工艺参数不变时,焊接电压是决定熔宽的主 要因素。焊接电压过大时,焊剂熔化量增加,电弧 不稳,严重时会产生咬边和气孔等缺陷。 3.焊接速度 其它参数不变时,焊接速度过快时,会产生咬边、 未焊透、电弧偏吹和气孔缺陷,并且焊缝余高大而 窄,成形不好;焊接速度太慢,则焊缝余高过高而 形成宽而浅的大熔池,焊缝表面粗糙,容易产生满 溢、焊瘤或烧穿等缺陷;焊接速度太慢而且焊接电 压又太高时,焊缝截面呈“蘑菇形”,容易产生裂 纹。
五、焊接电压、电流等参数的选择 焊接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是决定焊缝尺寸的 主要能量参数,是焊缝成型的重要影响因素。 1、焊接电流 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电流是决定熔深的主要因素。 增大电流能提高生产率,但在一定焊速下,焊接电 流过大会使热影响区过大,易产生焊瘤及焊件被烧 穿等缺陷。若电流过小,焊缝熔深不足,产生熔合 不好、未焊透、夹渣等缺陷,影响焊缝成型。

以上出现的焊接变形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来 解决,具体工艺方案如下: 1、焊接顺序 合理的焊接顺序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减小焊接残余 应力,并且焊接变形问题也能得到控制。 在焊接过程中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后焊收缩量 小的,这样,可以适当降低焊件的刚度,使焊缝能 够自由的收缩,减小焊接残余应力。

车间施工员在下料打坡口时应严格按照工艺规定 进行加工,不得擅自更改坡口角度 ,坡口角度过大 或过小都会影响焊接质量问题: 1)坡口角度过小,焊枪无法施焊或焊不透; 2)坡口角度过大,焊接所用焊材量加大、焊接 时间增长,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另外填充量过 大也会使焊接变形量增大,导致后序加工难度增加。
三、焊接缺陷问题 1、引弧、熄弧缺陷 焊接过程中,由于不设置引弧板、熄弧板或引 弧熄弧操作不当,直接在母材上引弧和熄弧,会造 成电弧擦伤母材,在引弧或熄弧周围产生弧坑、裂 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等缺陷,严重影响焊缝质 量。图示为焊接时不设置引弧、熄弧板或引弧、熄 弧操作不当:
左图:没有设置引弧、熄弧板
钢结构建筑的优点
钢结构主要是指由钢板、热轧型钢、薄壁型钢和钢 管构件组合而成的结构,它是土木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 之一。钢结构相比传统材料的结构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建筑钢材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2)钢结构质量轻 (3)材质均匀 (4)工业化程度高 (5)密封性好 (6)抗震性好 (7)耐热性好
钢结构加工工艺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013.8.29
展示内容
钢结构的发展与现状 钢结构建筑的优缺点 钢结构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 钢结构加工工艺的地位 钢结构加工工艺解决钢结构焊接过程中常见问题 典型钢结构的拼装工艺
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与现状
钢结构加工工艺
高效率---------是产品高效率加工的基础 高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体系 低消耗---------用最合理的消耗产品产出是焊接,制定合理 地焊接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钢结构质量,缩短工期, 并且还能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以下是钢结构加工过 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焊接变形问题 钢结构中焊接变形主要分为两大类:焊接变形 和焊接残余变形。焊接残余变形又分为纵向收缩变 形、横向收缩变形、角变形、弯曲变形、扭曲变形 和波浪变形等共六种。其中总想收缩变形和横向收 缩变形是基本的变形形式。见图一:
钢结构加工工艺的地位
工艺文件作为钢结构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直接影响到构件生产的效率、合格率、材料利用率及辅材 消耗率等,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息息相关。 钢结构加工工艺就是在充分认知以上钢结构建筑以及 原材料各种优缺点的前提下,以充分发挥钢结构建筑的优 点,避免或降低其缺点为目标所进行的指导钢结构制作, 安装等所有环节的重要文件。 工艺文件编制人员除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 是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完善、创新工艺文件,提高工 艺文件的指导性,完善性,真正做到工艺指导生产,工艺 指导车间。车间生产人员务必认识到工艺文件的严肃性, 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要求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真正达到工 艺文件为钢结构加工制作增值的目的。
5、机械矫正法 利用手工锤击或机械压力矫正焊接残余变形的 方法叫机械矫正法。由于手工锤击矫形劳动强度大, 技术难度高,现已几乎不再采用,在部分薄板的焊 后矫形也有较好的效果机械矫正效率高、速度快、 效果好,通常采用的机械矫正如:H型钢翼缘矫正机。
6、火焰矫正法 利用火焰对焊件进行局部加热时产生的塑性变形, 使较长的金属在冷却后收缩,以达到矫正变形的目 的称火焰加热矫正法。
右图:引弧、熄弧板使用不当, 没有起到引弧、熄弧作用
2、定位焊焊接缺陷 定位焊普遍存在的缺陷,焊接随意性大,不注意 焊脚尺寸和间距,影响后续焊缝的成型,并且可能 造成焊缝根部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形成缺陷。
右图:定位焊随意,不注 意焊脚尺寸
左图:定位焊尺寸不规范,焊脚之间间距大
3、焊缝外观缺陷 根据规范要求,对焊缝外观缺陷的控制原则是:凡是 严重影响焊缝承载力的缺陷都是严禁的。所以,焊缝表 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 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一级焊 缝不得有咬边、未焊透、根部收缩等缺陷。 4、焊缝尺寸不符合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钢结构 焊接过程中焊缝尺寸也应满足验收规范要求在焊接过程 中经常存在焊脚尺寸过小和过大现象,焊脚尺寸过小、 不足设计要求,降低焊缝强度和承载力;焊脚尺寸过大, 会造成周围母材“过烧”,焊缝处产生弯曲、翘曲变形, 增大焊接收缩应力,影响外形尺寸和连接质量。
4、刚性固定法 焊前对焊件采用外加刚性拘束,强制焊件在焊接 时不能自由变形,这种防止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称 为刚性固定法。刚性固定法是在焊接时将焊件加以 刚性固定,焊后待焊件冷却到室温后再去掉刚性固 定,可有效防 止角变形和波浪变形。此方法会增大 焊接应力,所以对于一些抗裂性较差的材料应该慎 用。常用的刚性固定法有:H形,十字形构件组装时 添加撑杆,工艺隔板等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