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10×1分=10分)
1.“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这句话是下列哪位化学家说的?( D )
A.波义耳
B.徐寿
C.葛洪
D.傅鹰
2.下列不属于拉瓦锡对化学的贡献的是( C )。
A.推翻“燃素说”,对燃烧作出正确的解释,创立氧化学说
B.证明金刚石的成分是C的同素异形体
C.促成了世界第一个合成氨工厂的投产
D.推动酸碱学说的发展
3.于 1803首先提出科学的“原子”概念的化学家是( A )。
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康尼查罗
D.法拉弟
4. 李比希是( B )的创始人。
A.近代化学
B.近代化学教育
C.现代化学
D.现代化学教育
5.被英国《Nature》杂志称之为“一件迷人的艺术品”的教育著作是( B )。
A.《空间的化学》
B.《分子建筑术》
C.《化学研究》
D.《化学原理》
6.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最大的贡献是( D )。
A.导电高分子的发现及开发
B.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
C.用氢化反应催化剂分别实现了光学异构体的不对称合成
D.提出前线轨道理论
7.元素周期律的提出过程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C )。
①拉瓦锡首次分类;②年迈尔“六元素表”;③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④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八音律”;⑤法国化学家尚古多“螺旋图”;⑥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三元素组”。
A.①⑥⑤④②③
B.①④⑤②⑥③
C.①⑥⑤②④③
D.①②⑤④⑥③
8. 阿伏加德罗是( C )学说的建立者。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电子
9.在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上起作用的是( A )。
A.《化学哲学教程提要》
B.《化学纲要》
C.《化学研究》
D.《空间的化学》
10.第一个提出( C )概念的是贝采尼乌斯。
A.反应速率
B.反应物
C.催化剂
D.物质守恒定律
二、多选题(10×2分=20分,选错或少选均不可得分)
1.下列关于法拉第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A.发现电磁效应和电解定律
B.提出酸的含氢学说
C.第一个发现苯,并研究其性质
D.发明安全矿灯
2.1832年完成苦杏仁油的研究,发现了安息香基,有力地支持了取代学说的化学家是( AD )。
A.维勒
B.柯尔贝
C. 贝采尼乌斯
D.维勒
3.苯环结构学说的意义有( ABCD )。
A.理论上促进了化学理论的发展
B.应用上促进了煤焦油化学工业
C.炼焦工业和煤气工业的公害
D.指导了染料、药品、炸药等有机产品的进一步合成
4.( ACD )是人类认识原子微观结构的三个里程碑。
A.X射线的发现
B.显微镜的发现
C.电子的发现
D.放射性的发现
5.我国现代民族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是( BCD )。
A.徐寿
B.侯德榜
C.范旭东
D.吴蕴初
6.( ACD )是三大天然能源。
A.煤
B.太阳能
C.石油
D.天然气
7. 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是张青莲院士测定的( CD )的原子量被采用。
A.Ir
B.Sb
C.Ce
D.Eu
8.维勒研究生涯中的失误是( AD )。
A.错失发现钒的机会
B.错失发现氯的机会
C.错失发现溴的机会
D.留学期间分离、分析含钒的矿石,怀疑其是铬的化合物而放弃
9. 下列关于吉布斯的描述正确的是( ABD )。
A.曾获得伦敦皇家学会的科普勒奖章
B.在理论方面奠定了化学热力学及统计力学基础
C.发明了墨水
D.著有《论多相物质的平衡》、《统计力学的基本原理》等著作
10.核化学分支是( ABCD )。
A.同位素化学
B.超铀元素化学
C.放射化学
D.辐射化学
三、是非题(10×1分=10分,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1.东汉尚方令蔡伦在历史上是造纸术的发明者。
ⅹ
2.欧洲色盲病称之为“莫斯莱症”。
ⅹ
3.创下“一家族二代人三次四人五人次获诺贝尔奖”佳话的是居里家族。
√
4.IUPAC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
5.1932年中国化学会成立于北京。
ⅹ
6.1988 年,霍夫曼在加利福利亚的伍德赛(Woodside)得到了培格蒙文学奖。
√
7.釉的发明是陶器过渡到瓷器的必备条件。
√
8.氧气的真正发现人是舍勒。
ⅹ
9.第一个提出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学家是贝采尼乌斯。
√
10.1955年中国工程院成立,199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建立早期称学部委员ⅹ
四、客观简答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10分,共24分)
1.陶与瓷的区别是什么?
陶与瓷的区别是:①瓷只能瓷土作胎。
②胎的表面必施有玻璃质釉。
③瓷器烧成
温度至少要在1200℃左右,焙烧后胎体要达到烧结,器皿质地坚硬,敲之要能发出金石声,成品的吸水率很低
2.维勒、李比希主要的科研成就有哪些?请分别写出至少四个方面。
维勒的主要科研成就:①钾还原法发现和制备出纯铝;②还原法发现和制备出Be、Yt;③合成尿素;④分析了氰酸银的组成;⑤发现了安息香基。
比希主要的科研成就:①有关于雷汞的研究;②有机分析方法的研究;③基团理论的发展;④多元酸的观点;⑤明确提出“氢是酸的基本元素说”;⑥制备了氯仿、乙醛、三氯乙醛;⑦农业化学(尤其是肥料学说)的奠基人。
3.对有机分析作业重要贡献的化学家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五个。
“有机物”、“有机化学”两词最早由谁提出?人们对电化二元论的认识经历了哪些过程?
对有机分析作业重要贡献的化学家有:舍勒、拉瓦锡、盖—吕萨克、泰纳、贝采尼乌斯、李比希、杜马等。
贝格曼第一次提出来“有机物”;贝采尼乌斯第一次提出“有机化学”。
人们对电化二元论的认识经历了如下过程:贝采尼乌斯发展了戴维的概念,提出的电化二元论被广泛采用;贝采尼乌斯盲目推广,出现了漏洞;维勒和李比希发展了基因理论;罗朗和杜马提出并发展了取代学说,电化二元论被彻底抛弃。
五、主观简答题(4×9分=36分)
1.1789年法国爆发革命,1793年革命委员会下令逮捕“包税公司”所有成员,世界驰名的法国科学院院士拉瓦锡求情不成,主动入狱,1794年5月8日拉瓦锡被推上断头台,年仅51岁。
拉瓦锡之死,是社会的责任还是个人的责任,请谈谈你的看法。
对于拉瓦锡之死,我觉得社会、拉瓦锡个人都应负有一定的责任。
首先,社会应对拉瓦锡的死负一定的责任。
即使是一个平常人,在其被人指控犯了罪时,也应该经过多方查证后才可对其进行宣判,更何况是拉瓦锡这么一个经常站在学术界的风口浪尖的对科学有很大贡献的伟大人物,更应该是慎重对待。
但是显然,在拉瓦锡的案件上,相关人员没有尽责,对其进行查证,才会导致一个伟大人物的
枉死,使全人类失去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次,拉瓦锡本人应对其死负主要责任。
原因是①拉瓦锡纵使对科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在为人处事方面还有些欠缺。
他在对燃素说和其它陈腐观点进行批判时太过于激烈无情,与人结下怨,如与马拉结怨,使得日后当其被控时,马拉提出了“往人们的烟草中掺水”等可笑的罪名指控拉瓦锡,坚决要求将这位化学家处死。
他在其著作《化学概要》中没有提起舍勒和普里斯旺对他的启示和帮助。
因为得罪了很多人,在他被诬陷时,许多人只是感到惋惜,而没有站出来为他说话。
②拉瓦锡太过于傲慢、有恃无恐,没有为自己据理以争,进行辩护,放弃了自己的生的机会
2.请结合阿弗加德罗、拉瓦锡等人因兴趣改行,终成大就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谈谈你自己对于兴趣、学业、成就三者关系的看法。
有人说,兴趣是我们最大的老师。
我认为,要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第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对那个领域的东西感兴趣。
所以,学业要与自己的兴趣相符。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动力,有毅力为它奋斗、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因此,阿弗加德罗、拉瓦锡等人因兴趣而改行,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却是,我们对自己的学业不感兴趣,但是我们却不得不继续学。
于是,我们困惑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日子,生活无乐趣,生命无意义。
对此,我认为,既然不能因兴趣而改行,那么就改变自己的想法,挖掘自己学业的乐趣,每一个领域都有其趣味所在的,努力使自己对自己的学业感兴趣,为自己录找奋斗的动力,为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
3.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化学史之后,你对本门课程有何看法,你觉得化学史的学习对你有何帮助,请谈谈你的想法。
本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作答。
对于化学史对自身的影响、帮助,可由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化学史对了解化学的发展进程、前景的帮助;对学习化学的帮助;对日后进行教学的帮助,等。
学生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