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 .................................................................. - 4 -二、编制依据 .................................................................. - 6 -三、设计概况 .................................................................. - 7 -四、施工准备 .................................................................. - 9 -1、技术准备 (9)2、现场准备 (10)3、劳动力计划 (10)4、施工机具计划 (11)5、施工进度计划 (11)五、施工部署 ................................................................. - 12 -1、第一阶段:立柱施工 (12)2、第二阶段:栈桥施工 (13)3、第三阶段:后做结构施工 (13)4、第四阶段:顺做逆作双向施工 (14)5、第五阶段:顺作底板、B5、B4层 (15)6、第六阶段:地下室结构顺作 (15)六、工况分析及措施............................................................ - 16 -1、工况总览 (16)2、VB区工况分析 (17)3、VA区工况分析 (18)4、IVF、IVG区工况分析 (21)5、IVD区南侧、IVE区,IVB区、IVC北侧工况分析 (22)6、IVD区北侧工况分析 (23)7、IVA区南侧工况分析 (25)8、IVA区北侧工况分析 (26)9、IVC区南侧工况分析 (27)七、专项施工方案.............................................................. - 28 -1、立柱桩施工 (28)2、格构柱施工 (33)3、土方开及外运 (39)(1)、出土口及堆土场的布置 (42)(2)、各阶段土方开挖顺序及开挖线路 (42)(3)、各阶段、各出土口土方开挖典型界面工况 (43)(4)、各阶段、各出土口土方开挖典型界面工况(二) (46)5、外墙施工 (49)6、模板工程 (61)7、钢筋工程 (62)7、混凝土工程 (67)八、质量保证措施.............................................................. - 67 -1、工程质量自检组织 (67)2、质量检测手段 (68)3、质量保证措施 (68)九、基坑应急措施.............................................................. - 72 -十、安全、文明管理措施........................................................ - 74 -1、安全保证措施 (74)2、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82)十一、安全应急救援............................................................ - 85 -1、应急准备 (85)2、应急程序 (85)3、危险源识别分析 (87)4、应急措施 (89)5、应急响应 (102)一、工程概况1.1工作原理逆作法施工技术是在基坑开挖前首先沿建筑物地下室外墙施工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并进行桩基施工、浇筑钢筋混凝土柱、安装与混凝土柱或桩基对接的钢柱,然后施工首层楼板,通过首层楼板将地下连续墙、桩基与柱连在一起,作为施工期间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承结构。
逆作法施工技术是高层建筑物最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
对于深度大的多层地下室结构,传统的方法是开敞式白下而上施工,即放坡开挖或支护结构围护后垂直开挖,挖土至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底板,然后自下而上逐层施工各层地下室结构,出地面后再逐层进行地上结构施工。
逆作(筑)法的工艺原理是:在土方开挖之前,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适用于两墙合一-情况)或建筑物周围(地下连续墙只用作支护结构)浇筑地下连续墙,作为地下室的边墙或基坑支护结构的围护墙,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多为地下室结构的柱子或隔墙处,根据需要经计算确定)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柱(亦称中柱桩)。
然后开挖土方至地下一层顶面底标高处,浇筑该层的楼盖结构(留有部分工作孔),这样已完成的地下一层顶面楼盖结构即用作周围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
然后人和设备通过工作孔下去逐层向下施工各层地下室结构。
与此同时,由于地下负一层的顶面楼盖结构已完成,为进行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在向下施工各层地下室结构时可同时向上逐层施工地上结构,这样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但是在地下室浇筑混凝土底板之前,上部结构允许施工的层数要经计算确定。
“逆作法”施工,根据地下一层的顶板结构封闭还是敞开,分为“封闭式逆作法’和“敞开式逆作法”。
前者在地下一层的顶板结构完成后,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可以同时进行施工,有利于缩短总工期:后者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不能同时进行施工,只是地下结构自上而下的逆向逐层施工。
上海电信大楼地下室和南京地下商场即采用这种方法施工。
1.2项目概况简介本基坑北侧壁既有1栋名为“青年公寓”的高层建筑(17F+2),1栋名为“东港名巷”的高层建筑(24F+2),该2栋既有高层建筑均以“凸”字形嵌入基坑;南侧壁既有1栋名为“城市生活家”的高层建筑(34F+2),以“凸”字形嵌入基坑。
该3栋既有高层建筑物基础型式为人工挖孔桩,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桩端距离坑底约11m。
基坑1期施工前,逆作区边沿各段采用直径为1400mm的圆形人工挖孔桩,桩间距为2400,支护桩外围采用双排直径500mm,间距400的旋喷桩形成帷幕隔水;并且在既有高层周边利用岩土体自稳坡比,向坑内放坡至坑底(坡面可采用土钉喷砼支护),留置土台保护3栋既有高层,留置土台范围内结构采用逆作法。
一、编制依据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二、设计概况总体设计思路:顺做逆作双向施工结构施工至1层时,进行双向施工,地上部分按常规从下往上施工,地下部分按逆作从上往下施工。
1)水平结构利用结构梁板,通过地下室中心岛结构(后浇带内埋置型钢),形成対撑;垂直结构采用格构柱或钢管柱;土方开挖,采用9台挖掘机在下部挖土,并运送至抓土口,并在L1层梁板处利用6台抓斗,进行垂直取土;土方外运,将1层梁板结构局部设计加强,设置堆土区、外运循环道路,具体布置图如下:2)本工程是以人工挖孔桩中格构柱作为中间逆作柱,利用格构柱作各层面的支撑承重,并将荷载传至人工挖孔桩基础;3)栈桥区域内梁板结构经设计对原有结构梁配筋增加和梁宽加宽以及原有板厚加厚和板配筋加密深化后进行施工;4)为了避免超高、大陡坡的支模架反复拆除,栈桥梁板施工支模架采用钢管脚手架结合贝雷架上搭设型钢整体施工;5)将每层土方开挖至各层最低梁底标高下200mm后,采用短木方进行支模架施工;6)当外墙与支护桩存在间隙时,外墙处采用型钢进行对撑;当外墙与支护桩不存在间隙时,外墙处采用对撑板进行对撑;三、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劳务队管理人员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流程,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明确注意事项、质量目标等,增强每一位操作人员质量责任感,并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做好记录。
(2)编制施工方案在编制施工方案时,根据逆作法的特点,要选择逆作施工形式、布置施工孔洞、布置上人口、布置通风口、确定降水方法、拟定中间支承柱施工方法、土方开挖方法以及地下结构混凝土浇筑方法等。
(3)对现有施工图纸进行图纸会审,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工程部、技术部进行沟通。
认真复核施工图纸,编制逆做法安全专项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
2、现场准备认真熟悉现场的地理位置、工地条件、供水供电状况,以及出入口位置,认真布置贮存物料和施工用的工作面,修建临时设施,平整场地,使之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和土方运输线路。
组织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
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
3、劳动力计划4、施工机具计划5、施工进度计划四、施工部署1、第一阶段:立柱施工地下室结构、中心岛结构施工时,插入立柱施工。
立柱的长度,根据可做水平结构梁板标高进行分层留置,在対撑受力的后浇带留设型钢。
2、第二阶段:栈桥施工由于立柱的施工,南北预留的大马道,交通受到阻碍,为了满足中心岛及塔楼施工运输要求,在留土区的上部,先行施工局部L1层结构,利用L1层结构作为栈桥,缓解现场材料运输要求。
3、第三阶段:后做结构施工为了减少逆作区域范围,加速工期,减少单根立柱外留长度,顺做结构与逆作结构之间的结构部分,利用施工好的立柱尽量多做,留设好取土口。
顺做结构施工在立柱施工之前,立柱施工完成,后做结构紧随顺做结构进行。
4、第四阶段:顺做逆作双向施工1层结构施工完成后,地上部分按常规从下往上施工,地下部分按逆作从上往下施工。
土方开挖从上往下,每开挖一层土方,施工一层结构。
5、第五阶段:顺作底板、B5、B4层逆作法施工至B3层后,将B4、B5层剩余土方一次性开挖到位,进行地下室底板、B5、B4层结构施工。
6、第六阶段:地下室结构顺作地下室结构施工至B4层,继续顺作夹层及垂直结构,待周转材料吊运出地下室,进行结构梁板封堵。
五、工况分析及措施1、工况总览为了保护三栋既有高层,利用岩土体自稳留设土台,土台自坑顶至坑底留置成超70度大陡坡,地下室结构受陡坡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施工。
第一阶段为中心岛、独立区域施工;第二阶段为后作区陡坡部位结构施工;第三阶段为逆作区结构施工。
土台留设所在施工分区,集中在IV区及V区,因现场土台留设的方式不一样,现就以施工分区,对每个区域的工况进行分析。
2、VB区工况分析VB区所在1-1剖面2.1特点:该区域内支护桩已经施工一道锚索。
结构施工:先行施工B1层,顺作L1层,同时施工陡坡部位后作结构,随着土方分层开挖,逆作至B3层梁板,然后将土方开挖至坑底,顺作底板、B5层、B4层,依次顺作夹层及垂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