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数据与统计图表专项测试(2021-2022浙教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分别是某班全体学生上学时乘车、步行、骑车人数的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两图都不完整),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该班总人数为50 B.步行人数为30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D.骑车人数占20%2、九年级一班同学根据兴趣分成 A、B、C、D、E 五个小组,把各小组人数分布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则 D 小组的人数是()A.10 人B.l1 人C.12 人D.15 人3、要反映台州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统计图4、以下问题不适合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D.调查某校篮球队员的身高5、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其它10个小长方形面积的和的14,且数据有160个,则中间一组的频数为()A.0.2B.0.25C.32D.406、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为143,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7、我们经常将调查、收集得来的数据用各类统计图进行整理与表示.下列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 )A.条形图B.扇形图C.折线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8、如图是九年级某考生做的水滴入一个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保持不变),能正确反映容器中水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对应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D.9、某校开展以“了解传统习俗,弘扬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小组就“是否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不知道的学生有8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调查的学生共有50人B.被调查的学生中“知道”的人数为32人C.图中“记不清”对应的圆心角为60°D.全校“知道”的人数约占全校总人数的64%10、体育老师对八年级(2)班学生“你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由图可知,最喜欢篮球的学生的频率是()A.16% B.24% C.30% D.40%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某校举办“数学计算能手大赛”,赛后将参赛学生的成绩按分数段分为三组,把大赛成绩80≤x≤100分记为“优秀”,60≤x<80分记为“良好”,x<60分记为“一般”,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良好”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θ的度数为 ___.2、如图,是小垣同学某两天进行四个体育项目(ABCD)锻炼的时间统计图,第一天锻炼了1小时,第二天锻炼了40分钟,根据统计图,小垣这两天体育锻炼时间最长的项目是__.3、某中学七年级(1)班全体40名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所示,其中评价为“A”等级的百分比是“D”等级的2倍,则评价为“A”等级有______人.4、某班将安全知识竞赛成绩整理后绘制成直方图,图中从左至右前四组的百分比分别是4%、12%、40%、28%,第五组的频数是8,则:①该班有50名同学参赛;②第五组的百分比为16%;③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④80分以上的学生有14名,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__个.5、对某班同学的身高进行统计(单位:厘米),频数分布表中,165.5-170.5这一组学生人数是12,频率是0.24,则该班共有________名学生;155.5-160.5这一组学生人数是8,频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有人针对公交车上是否主动让座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多少?(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3)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2、下面是A,B两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到地面后反弹高度的统计图.(1)比较两个球反弹高度的变化情况,哪个球的弹性大?(2)如果两个球下落的起始高度继续增加,那么你认为A球的反弹高度会继续增加吗?B球呢?(3)分别比较A球、B球的反弹高度和起始高度,你认为反弹高度会超过起始高度吗?3、小华在A班随机询问了30名不同的同学,其中有10人患有近视;他又在同年级的B班询问了2名同学,发现其中有1人患有近视.于是他认为B班的近视率比A班高,你同意他的观点吗?4、(1)设法收集你所在地区连续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2)空气质量等级划分如下:根据上述划分,请将你收集到的数据制作成频数直方图.5、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数据.(1)全世界受到威胁的动物种类数:(2)对某城市家庭人口数的一次统计结果表明:2口人家占23%,3口人家占42%,4口人家占21%,5口人家占9%,6口人家占3%,其他占2%.(3)1949年以后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乘车人数是25人,而乘车人数所占的比例是50%,即可求得总人数,然后根据百分比的含义即可求得步行的人数,以及骑车人数所占的比例.【详解】A、总人数是:25÷50%=50(人),故A正确;B、步行的人数是:50×30%=15(人),故B错误;C、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倍数是:50%÷20%=2.5,故C正确;D、骑车人数所占的比例是:1-50%-30%=20%,故D正确.由于该题选择错误的,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2、C【分析】从条形统计图可看出 A 的具体人数,从扇形图找到所占的百分比,可求出总人数,然后结合 D所占的百分比求得 D小组的人数.【详解】总人数=510%=50(人),D 小组的人数=50×86.4360=12(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找到必要的信息进行解题是关键.3、C【详解】根据题意,得要求直观反映长沙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结合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故选C.4、C【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全面调查.【详解】解: A.调查某班学生每周课前预习的时间,班级容量小,且要求精准度高,用全面调查B.调查某中学在职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普查;C.调查全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中学生的人数比较多,适合采取抽样调查;D.调查某篮球队员的身高,此种情况数量不是很大,故必须普查;故选C5、C【分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分析可得“中间一个小长方形”对应的频率,再由频率与频数的关系,中间一组的频数.解: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y,则有x+y=1,x=14y,解得x=0.2∴中间一组的频数=160×0.2=32.【详解】解:设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x,其他10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y,则有x+y=1, x=14y,解得x=0.2∴中间一组的频数=160×0.2=32.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的考查,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频数的关系6、A【详解】在这组数据中最大值为143,最小值为50,它们的差为143-50=93,已知组距为10,可知93÷10=9.3,故可以分成10组.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直方图的组距,关键是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7、B【分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判定即可.【详解】解:统计图中,能凸显由数据所表现出来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是扇形图.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图的特点,条件统计图能反映各部分的具体数值,扇形统计图能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样本或总体的趋势,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反映样本或总体的分布情况,熟练掌握各统计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D先根据容器的上下的大小,判断水上升快慢和对应的图象,再对题中的每一种结论进行判断.【详解】解:由于容器的形状是下宽上窄,所以水的深度上升是先慢后快.表现出的函数图形为先缓,后陡.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单式折线统计图,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容器的上下的大小,判断水上升快慢和对应的图象9、C【解析】∵816%50÷=,5064%=32⨯,∴选项A、B的说法正确.--=,∵(116%64%)20%∴图中“记不清”所对应的圆心角为:36020%=72⨯,∴选项C的说法错误.由样本数据可估计总体情况可知:选项D的说法正确.故选C.10、D【详解】解:读图可知:共有(4+12+6+20+8)=50人,其中最喜欢篮球的有20人,故频率最喜欢篮球的频率=20÷50=0.4.故选D.二、填空题【分析】先根据题意以及扇形统计图算出成绩“良好”所占的比例,然后再用360︒乘以这个比例即可.【详解】扇形统计图中成绩“优秀”的占比 48%,成绩“一般”的占比 7%,∴成绩“良好”的占比:100%-48%-7%=45%,∴“良好”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θ的度数为:36045%=162︒⨯︒,故答案为:162︒.【点睛】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属于基础题,掌握扇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计算出比例是解题关键.2、C【分析】根据统计图上的百分比求出两天的各项运动时间即可.【详解】解:由统计图可知,这两天锻炼时间,A有60×20%+40×20%=20(分钟),B有60×30%+40×20%=26(分钟),C有60×50%=30(分钟),D有40×60%=24(分钟),∵20<24<26<30,∴小垣这两天体育锻炼时间最长的项目是C,故答案为:C.本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应用,熟记概念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第一天和第二天锻炼时间是不相同的.3、12【分析】设“A”等级有x人,则x+12x=40(1-20%-35%),解方程可得.【详解】设“A”等级有x人,则x+12x=40(1-20%-35%)解得x=12故答案为:12【点睛】考核知识点:扇形图.从统计图获取信息,理解百分比的意义是关键.4、3【分析】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一组内的频率总和等于1,可得出第五组的百分比,又因为第五组的频数是8,即可求出总人数,根据总人数即可得出80分以上的学生数,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详解】解:第五组所占的百分比是:1﹣4%﹣12%﹣40%﹣28%=16%,故②正确;则该班有参赛学生数是:8÷16%=50(名),故①正确;从直方图可以直接看出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故③正确;80分以上的学生有:50×(28%+16%)=22(名),故④错误;其中正确的个数有①②③,共3个;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5、50 0.16【分析】根据总数等于频数除以总数,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总数求解即可.【详解】依题意120.2450÷=(人)÷=8500.16故答案为:50,0.16【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与频数,理解频率,频数,总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频率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三、解答题1、(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34921人;(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约是2%;(3)从来不让座的人所占比例是很少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让座(答案不唯一).【分析】(1)将所有情况的人数全部加起来求和即可;(2)用“从来不让座的人”除以总人数即可;(3)根据条形统计图得出其中一个结论即可.【详解】(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15365+13270+4540+1048+698=34 921人,答: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34 921人;(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698≈,100%2%34921答:“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约是2%;(3) 从来不让座的人所占比例是很少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让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计算是解题关键.2、(1)A球的弹性大;(2)根据统计图预测,A球可能会继续增加,而B球可能不会;(3)不会超过起始高度.【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A球每次反弹的高度都比B球高,由此即可得到答案;(2)由折线统计图可知A球的反弹高度变化趋势还非常明显,而B球的反弹高度变化趋势趋于平缓,由此即可判断;(3)从折线统计图可知,反弹的高度是不会超过下路的起始高度的.【详解】解:(1)比较两个球反弹高度的变化情况可知,A球每次反弹的高度都比B球高,所以A球的弹性大;(2)根据统计图预测,A球可能会继续增加,而B球可能不会;(3)从统计图上看,反弹高度一直低于起始高度,并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不会超过起始高度.【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读懂统计图.3、不同意.在小华的抽样中,B班的样本数明显地小于A班,因此B班的样本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分析】根据抽样要具有代表性,广泛性的要求去抽取样本,后计算判断.【详解】不同意.理由如下:在小华的抽样中,B班的样本数明显地小于A班,因此B班的样本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故得到结果是不合理的.【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特点,熟记抽样要具有代表性,广泛性,全面性是解题的关键.4、(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调查本地区连续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即可;(2)根据所调查的数据填好频数分布表,进而即可画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详解】解:(1)本地区连续30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如下:32,41,53,37,33,34,38,34,52,47,45,32,27,22,38,52,63,39,32,29,21,30,48,42,45,39,36,25,27,36;(2)频数分布表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画频数分布表以及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利用所调查的数据画出相应的频数分布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1)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扇形统计图;见解析;(3)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作一个即可,见解析.【分析】各统计图特点如下: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由各小题的数据结合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即可【详解】解:(1)选择条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2)选择扇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3)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作一个即可,如下图所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统计图,属于基础题,能根据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并能正确地作出统计图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