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第五章抛体运动专题一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五章抛体运动专题一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五章抛体运动专题一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教案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1.平抛运动的性质加速度为g 的□01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2.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1)水平方向:做□02匀速直线运动,v x =v 0,x =□03v 0t 。

(2)竖直方向:做□04自由落体运动,v y =□05gt ,y =□0612gt 2。

(3)合速度:v =□07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满足tan θ=v y v x=□08gt v 0。

(4)合位移:s =□09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tan α=y x =□10gt 2v 0。

3.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4.两个重要推论(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17tanθ=2tanα。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18中点,如图中A点为OB的中点。

平位移的□典型考点一平抛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1.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在子弹的飞行途中,有两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挡板A、B(如图所示),A板距枪口的水平距离为s1,两板相距s2,子弹穿过两板先后留下弹孔C和D,C、D 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不计挡板和空气的阻力,求子弹的初速度v0。

答案gs2h ⎝ ⎛⎭⎪⎫s 1+s 22 解析 从开始到C ,设下降的高度为h 1,所用时间为t 1, 根据h 1=12gt 21,得t 1=2h 1g,则s 1=v 02h 1g①从开始到D ,设所用时间为t 2, 根据h +h 1=12gt 22,解得t 2=2h +h 1g则有:s 1+s 2=v 02h +h 1g② 联立①②两式解得v 0=gs 2h ⎝⎛⎭⎪⎫s 1+s 22。

2.从高为h 的平台上,分两次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如右图第一次小球落地在a 点,第二次小球落地在b 点,a 、b 相距为d 。

已知第一次抛球的初速度为v 1,求第二次抛球的初速度v 2是多少?(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答案 v 1+dg2h解析 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h =12gt 2得t =2h g第一次抛出球的水平距离x 1=v 1t 解得:x 1=v 12hg所以第二次抛出球的水平距离为x 2=x 1+d =v 12h g+d第二次抛球的初速度为v 2=x 2t=v 12h g+d 2hg=v 1+d g 2h。

3.如图所示,一小球自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 =0.8 m ,g =10 m/s 2,sin53°=0.8,cos53°=0.6,则:(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少?(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是多少?答案(1)3 m/s (2)1.2 m解析(1)由题意可知,小球恰好落到斜面顶端,并刚好沿斜面下滑,说明小球在斜面顶端时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所以在斜面顶端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v y=v0tan53°又v2y=2gh代入数据,得v y=4 m/s,v0=3 m/s。

(2)由v y=gt得,小球落到斜面顶端的时间t=0.4 s故x=v0t=3×0.4 m=1.2 m。

典型考点二平抛运动推论的应用4.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坐标原点沿着水平轴Ox以v0=2 m/s的速度抛出,经过一段时间小球到达P点,M为P点在Ox轴上的投影点,作小球轨迹在P点的切线并反向延长,与Ox轴相交于Q点,已知QM=3 m,则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A.1 s B.2 s C.3 s D.4 s答案 C解析由平抛运动的推论可知,Q为OM的中点,则从O点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x=OM=2QM=6 m,由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球运动的时间为t=xv0=3 s,故C正确。

5.(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斜面上有a、b、c、d、e五个点,ab=bc=cd=de,从a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初速度为v时,小球落在斜面上的b点,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为θ;不计空气阻力,初速度为2v时( )A.小球可能落在斜面上的c点与d点之间B .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 点C .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大于θD .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也为θ 答案 BD解析 设初速度为v 时,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斜面的倾角为β,则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有tan α=2tan β不变,小球落在斜面上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与水平方向上的速度的比值v y v =gt v =tan α,解得:t =v tan αg,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y =12gt 2=v2tan α22g,当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β不变,则α不变,则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变为原来的4倍,所以小球一定落在斜面上的e 点,A 错误,B 正确;落在斜面上时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仍为β,故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仍为α,所以落在斜面时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也为θ,C 错误,D 正确。

典型考点三 平抛运动中的相遇问题6.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位置分别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小两小球A 和B ,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 球的初速度为v A ,B 球的速度为v B ,不计空气阻力。

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则必须( )A .先抛出A 球B .先抛出B 球C .v A >v BD .v A <v B答案 C解析 由于相遇时A 、B 做平抛运动的竖直位移h 相同,由h =12gt 2可以判断两球下落时间相同,即应同时抛出两球,故A 、B 错误;两球从抛出到相遇,水平位移x A >x B ,由x =v 0t 可知,t 相等,则v A >v B ,故C 正确,D 错误。

典型考点四 平抛运动中的临界问题7.如图所示,排球场的长为18 m ,其网的高度为2 m(网未画出)。

运动员站在离网3 m 远的线上。

正对网前竖直跳起,把球垂直于网水平击出(g 取10 m/s 2)。

(1)设击球点的高度为 2.5 m ,问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2)若击球点的高度小于某个值,那么无论球被水平击出时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试求出此高度。

答案 (1)9.5 m/s≤v 0≤17 m/s (2)2.13 m解析 (1)如图甲所示,排球恰不触网时其运动轨迹为Ⅰ,排球恰不出界时其运动轨迹为Ⅱ,根据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x =v 0t 和h =12gt 2,可得,当排球恰不触网时:x 1=3 m =v 1t 1,①h 1=2.5 m -2 m =0.5 m =12gt 21,②由①②式解得:v 1≈9.5 m/s; 当排球恰不出界时有:x 2=3 m +9 m =12 m =v 2t 2,③ h 2=2.5 m =12gt 22,④由③④式解得:v 2≈17 m/s所以排球既不触网也不出界的速度范围: 9.5 m/s≤v 0≤17 m/s。

(2)如图乙所示为排球恰不触网也恰不出界的临界轨迹。

设此时击球点高度为h ,初速度为v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x 1=3 m =vt 1′, h 1′=h -2 m =12gt 1′2, x 2=3 m +9 m =12 m =vt 2′, h =12gt 2′2。

联立上述式子解得:h ≈2.13 m。

典型考点五 类平抛运动8.如图所示,光滑斜面长为10 m ,倾角为30°,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以10 m/s 的初速度水平射入,求:(g 取10 m/s 2)(1)小球沿斜面运动到底端时的水平位移x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答案 (1)20 m (2)10 2 m/s解析 (1)小球在斜面上沿v 0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沿垂直于v 0且沿斜面向下方向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sin30°=ma ,又L =12at 2,解得t =2Lg sin30°所以x =v 0t =v 02Lg sin30°=20 m 。

(2)设小球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 ,沿v 0方向的分速度为v x ,沿加速度方向的分速度为v y ,则有v x =v 0=10 m/s ,v 2y =2aL =2g sin30°·L =gL ,故v =v 2x +v 2y =10 2 m/s 。

1.套圈游戏是一项很受儿童欢迎的活动,要求每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抛出圆环,套住与圆环前端水平距离为3 m 、高为20 cm 的竖直细杆,即为获胜。

一身高1.4 m 的儿童从距地面1 m 高处水平抛出圆环,圆环半径为10 cm ,要想套住细杆,儿童水平抛出圆环的速度可能为(g 取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 )A .7.4 m/sB .9.6 m/sC .7.8 m/sD .8.2 m/s答案 C解析 圆环做平抛运动,初始时圆环距细杆上端的竖直距离为H =0.8 m ,又知圆环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H =12gt 2,解得t =0.4 s ,圆环后端与细杆的水平距离为3.2m ,在水平方向有3.2 m =v 1t ,解得v 1=8 m/s ,圆环前端与细杆的水平距离为3 m ,在水平方向有3 m =v 2t ,解得v 2=7.5 m/s ,所以要想套住细杆,圆环水平抛出的速度范围为7.5 m/s<v <8 m/s ,故C 正确。

2.如图所示,从一根内壁光滑的空心竖直钢管A 的上端边缘,沿直径方向向管内水平抛入一钢球,球与管壁多次相碰后落地(球与管壁相碰时间不计,相碰前后水平方向速度反向,竖直方向速度不变)。

若换一根等高但较粗的内壁光滑的空心竖直钢管B ,用同样的方法抛入此钢球,则运动时间( )A .在A 管中的球运动时间长B .在B 管中的球运动时间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