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说明书拖拉机说明书一、活碴机主要技术规格:整机计算速度和计算牵引力(二)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型号 SL2100Ti 型式直列立式四冲程水冷涡流燃烧室功率201X0 r.p·m工况24ps 气缸数 2 缸径×冲程 95xll.5mm 活塞排量1.63 升压缩比 --20 燃油消耗率 <19.5g/ps.h 机油消耗率 < 5 g/ps.h 最大扭矩 1600--1 700rp-m·工况9.8kgf-m 喷油泵型式 2缸一号系列喷油泵喷油嘴型式单孔轴针式ZS4 Ia型冷却方式水箱散热器闭式强制循环起动方式起动机起动,有减压,预热装置空气滤清器型式新2105型油浴式燃油滤清器型式 C0506A型单级纸质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型式 J0708型单级纸质滤清器结构重量270kgf(三)传动系统:主离合器单片常接台千式变速箱平面型组成式主油缸:单作用缸径80mm 行程100mm 溢流阀开启压力:160kgf/CM2 悬挂轴额定提升重量:750kgf 悬挂装置:后置三点悬挂,联结三角形高度最低185mm 最高720mm 宽度600mm 上悬挂点销孔尺寸:φ19×44mm 下悬挂点销孔尺寸:φ22×35mm (六)电气系统:蓄电池:3一Q一75渤海牌2只发电机:2JF200一14V硅整流起动机:2 Q 2 A—TH 2 HP 电压调节器:FT111型电锁:JK 413点火开关前大灯:WD一l 12V 45/20W二个后大灯:WD~1 12V 45/20一个仪表灯:ZEZ2—15 12V/3 p 二个转向:顺时针座位:海绵座椅灌注容量:主燃油箱 28kg 发动机油底壳 5kg 传动箱9kg 液压传动系统 11kg 冷却系统8kg末端传动2×1.5kg 活查机出车前的准备工作:1.出车或每班工作之前,必须完成每班技术保养;2.检查各部分有无脱落、损坏,漏水及漏油现象;3.检查并拧紧各连接螺栓、螺母:4.检查各种灯光照明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篇四:拖拉机拨叉说明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拖拉机拨叉机械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及数控加工系部:机电工程系专业:数控技术班级:数控(专)072 学号:201X212223 学生姓名:王中磊指导教师:徐小东职称: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二O一0 年五月十五日目录摘要 ?3 序言 ?4 第一章零件的实体造型 51.1 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结构特点 51.2 零件的实体造型 5 第二章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81 分析拨叉的技术资料 82 确定拨叉的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 ?103 选择拨叉的定位基准 124 拟定拨叉的工艺路线 125 设计拨叉的加工工序 156 填写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第三章操纵槽铣夹具设计3.1 确定设计方案3.2 定位与夹紧力分析3.3 关键尺寸设计3.4 夹具的结构设计 ?203.5 夹具的动画制作 ?24 设计小结 34 谢辞 ?35 参考文献 36 附件1 拨叉毛坯图、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附件2 铣床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附件3 铣床夹具原理动画摘要摘要:本设计课题主要是通过对拖拉机拨叉进行结构分析,完成实体造型,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重点进行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操纵槽铣夹具设计及动画制作,最后进行数控编程加工。
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工学结合,在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辅导下,在零件实体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编制、夹具设计、夹具动画制作、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收集资料、查阅手册等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得到较全面的训练与提高,从生产第一线获得生产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得工程技术应用性岗位工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经济观念和全局观念,实现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渡。
关键词:拨叉,实体造型,工艺编制,夹具设计,动画制作,数控编程,过渡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
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在完成了大学的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使我对专业知识、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以后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打下基础。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生产安全、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
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系统,夹具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劳动生产率,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企业对夹具的设计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对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夹具从产生到现在,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表现在夹具与人的结合上,这是夹具主要是作为人的单纯的辅助工具,是加工过程加速和趋于完善;第二阶段,夹具成为人与机床之间的桥梁,夹具的机能发生变化,它主要用于工件的定位和夹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夹具与操作人员改进工作及机床性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夹具引起了重视;第三阶段表现为夹具与机床的结合,夹具作为机床的一部分,成为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
在夹具设计过程中,对于被加工零件的定位、夹紧等主要问题,设计人员一般都会考虑的比较周全,但是,夹具设计还经常会遇到一些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也会给夹具的使用造成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到工件的加工精度。
我们把多年来在夹具设计中遇到的一些小问题归纳如下:清根问题在设计端面和内孔定位的夹具时,会遇到夹具体定位端面和定位外圆交界处清根问题。
端面和定位外圆分为两体时无此问题,。
夹具要不要清根,应根据工件的结构而定。
如果零件定位内孔孔口倒角较小或无倒角,则必须清根,如果零件定位孔孔口倒角较大或孔口是空位,则不需要清根,而且交界处可以倒为圆角R。
端面与外圆定位时,与上述相同。
让刀问题在设计圆盘类刀具mm,深度为12 mm,对称面与拨叉安装孔端面的距离为12 mm ,表面粗糙度Ra为1 5μm。
5. 拨叉紧定孔拨叉紧定孔的孔径为φ5H12(+0.120) mm,孔深为23 mm,其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孔轴线对孔φ15H8mm轴线的位置度公差为φ0.2mm,并遵守最大实体要求。
+0.027)的孔是拨叉的安装孔,起形状公差遵守包括要求,表面粗糙度Ra为3.2μm;孔端面位置尺寸为30mm,表面粗糙度Ra为15 第二章毛坯的选择1 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及其公差①因零件材料为铸刚,要求的年产量为5 000件,属大批生产,拨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有较多不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所以毛坯选用金属模砂型机器制造型铸造成形。
②选择以通过零件最高线且平行于拨叉脚对称面的平面(拨叉脚对称面偏右1.7mm)作为分型面,采用带型芯的分模造型,可多件同时浇注,钢液由两拨叉脚经横浇道流入。
③拨叉属特形零件,且加工过程中利用不加工表面进行定位的工序较多,故零件毛坯选为精铸件。
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9(见表3- 1),加工余量等级按CT9-MA-HG级(见表3-2)。
查表3-3,拨叉头端面留单边余量为5mm,φ15H8孔不铸出,拨叉脚两端面留为3.5mm的单边余量,拨叉脚内侧面留单边余量为3.5mm,操纵槽留单边余量为6.5mm。
2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①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和局部缩松、气孔及夹渣等缺陷。
铸件表面应清楚毛刺、结瘤和粘砂等。
②正火处理硬度为174~207HBS,以消除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③未注圆角为R3~R5mm。
④起模斜度为30′。
3 绘制毛坯图根据图1-1所示拨叉零件图,在各加工表面上加上机械加工余量,绘制毛坯图,并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如图1-2所示。
图1-2 东风-150型拖拉机Ⅱ-Ⅲ挡闭合齿轮拨叉毛坯图第三章基准的选择该拨叉零件图中较多尺寸及形位公差是以φ15H8孔及其端面为设计基准的,因此,必须首先先加工出φ15H8孔及其端面,为后续工作为基准。
根据粗、精基准选择原则,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基准如表1-1所示。
表1-1加工表面的基准第四章拟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4.1 确定个表面的加工方法根据个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定如下加工方法:φ15H8孔的端面加工方法为车削;φ15H8孔的加工方法为钻、扩、铰和孔口倒角;拨叉脚两端面的加工方法为铣削—磨削;其内侧两端面的加工方法为铣削;操纵槽的加工方法为铣削;φH12孔的加工方法为钻削。
具体加工方法的分析如下。
① 拨叉头端面:为未注公差尺寸,公差等级按IT14,表面粗糙度为Ra15μm,查表4-2及表4-5,需进行粗车。
② φ15H8孔:表面粗糙度为Ra3.2μm,公差等级IT8,查表4-3知φ15H8孔可采用钻—扩—铰。
③ φ15H8孔口倒角,表面粗糙度为Ra15μm,粗车即可。
④ 拨叉脚两端面:表面粗糙度为Ra6.3μm,公差等级为IT12,查表4-5知粗铣可达到要求。
拨叉脚局部淬火,铣后需进行磨削。
⑤ 操纵槽:宽度134.3 工艺路线方案的分析与比较1. 方案一按工序集中组织工序,φ15H8孔及端面采用回轮式转塔车床和专用夹具加工,在一台车床上完成。
其优点是:工艺路线短,减少了工作装夹次数,易于保证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需要的车床数量少,减少工件在工序间的运输,减少辅助时间和准备终结时间。
方案二按工序分散原则组织工序,先在卧式车床上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夹加工拨叉头端面,然后在钻床上用钻模加工φ15H8孔(钻—扩—铰),孔口倒角则在另一台车床上加工。
其优点是可以采用通用夹具,缺点是工艺路线长,增加了工件的装夹次数,而且工序10和工序20重复使用粗基准定位。
由于该拨叉零件形状不规则,加工面分散,要适应大批生产,可以采用自动机床或专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尽量使工序集中以满足生产率和保证质量的要求,综合比较,考虑选择方案一更为合理。
第五章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加工余量可采用查表修正法确定。
确定工序尺寸的一般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序往前推算,最后工序的工序尺寸按零件图样要求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