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4.2 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案

部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编号:
课题
§2.4.2深深浅浅话友谊
教学内容
P44-48第四课第二节
课时目标
1、珍视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2、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3、了解友谊的特质,知道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重点
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
A.提高学习成绩、互帮互谅的基础上
B.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基础上
C.真诚平等、家庭背景相当的基础上
D.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基础上
3、一位同学在日记中写道:“学习上,我们在一起温习功课,讨论疑难问题,共同攀登知识的高峰,学习成绩双双名列前矛;生活中,我们互相关照,谁有头疼脑热,对方都赶紧将药品送上。我们虽不是亲姐妹,但却情同手足,形影不离,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铁杆组合’。”这告诉我们( )
答案:淡如水指超越物质等,多条路指经得住考验和洗礼。
【强调】1、心灵的相遇指志同道合、志趣相投。超越物质、金钱等经得住时间的考验、风雨的洗礼。
3、简述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
探究二:友谊的特质
答案:人变了、环境变了时间变了。没有(双向的)
【强调】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2、学会接受。(旧的淡出、新的到来)
课件出示短文。
【强调】梳理感受、澄清认识
正确的认识和建立友谊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们深深浅浅地跋涉着,经历着不同的体验,累积着各自的感受。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路程。
达标检测
【答案】A、D、B、D
1.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原则去护理。这告诉我们( )
答案:不会。(自我反省和激励,收获会更多)不对(感谢对手是自己进步更快)
【强调】1、竞争并不伤害友谊。(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反省和激励自己,会收获更多)2、讲林李大战和京剧四大名角的故事。
答案:不应该。(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不一定。
【强调】1、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忠诚和信任不等于不加分辨。朋友误入歧途二推波助澜会伤害朋友和友谊。
1、友谊是一种关系。友谊是的、的。友谊是一种。
2、友谊不是。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友谊不能没有。友谊可以带来,有时也会带来,增添。
合作探究
探究一:友谊的特质
答案:获得认可、得到满足。
答案:失去了双向的和平等。伤害了友情。不会。
【强调】1、双向平等即共同分享、互相分担。
2、讲《诗经·卫风》木瓜的意思.说明投桃报李即双向.
A.朋友之间相处不能没有原则
B.只要相处的时间长了,就能建立友谊
C.友谊仅指小时候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D.讲原则就一定能收获友谊
2.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以“二十八画生”的名义,向长沙各学校发出“征友启事”,在这则征友启事中,他提出的择友标准是“有志于爱国工作”“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这告诉我们,真挚的友情应当建立在( )
【强调】友谊可以带来快乐,有时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1、读P44页1-2自然段。思考:
怎样理解亲密的关系?
2、完成P45上探究与分享。思考:(1)如何理解“我”心理的滋味?
(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损失?
3、完成P45下探究与分享。
思考:如何看待“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多个朋友多条路。”的?
1、完成P46探究与分享。
思考:为什么“我”和小美的友谊淡了?有必要维持吗?
2、完成P46探究与分享。
思考:(1)竞争会伤害友谊吗?(2)如果朋友赢,是否意味着自己输?
3、完成P47探究与分享。
思考:(1)应该为朋友做任何事吗?
(2)答应朋友的要求才算是好朋友吗?
4、体会思考:友谊只会带来快乐吗?
拓展延伸
A.朋友之间要相互利用
B.友谊是双向的,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关怀和支持
C.朋友之间应礼貌谦让
D.朋友之间应平等相待
4.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朋友,下列对友谊理解正确的有( )
①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
②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谊
③梳理对友谊的感受,澄清对友谊的认识,是我们成长必经的历程
④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课堂小结(板书)
教学反思
1、内容还是比较多,不宜太过展开。
2、重在让学生体会理解。
3、通过练习中的实际事例让学生思考效果会更好。
难点
友谊的特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激情导入
出示画面(知音之交、管鲍之交、刎颈之交、过命之交)提问:
你知道这些故事吗?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思考并完成P44也运用你的经验(选词)
自主学习
布置并巡视指导阅读。
答案:亲密的、平等、双向、心灵的相遇。
一成不变、竞争、原则、快乐、困扰、烦恼。
阅读课文P44-43页内容,完成填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