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何鲁平)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何鲁平)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8.静态三维地质模型 建立一个描述构造、储层、流体空间分布的静态三维 地质模型,计算地质储量。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9.油藏数值模拟 1)地质储量拟合 在静态地质模型网格粗化后形成的数值模拟地质模型的基础 上,拟合地质储量。 拟合精度要求达到小层或单砂体,储量拟合误差≤1%。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5.渗滤物理特征 1)岩石表面润湿性 依据岩样润湿性实验结果确定其表面润湿性。 2)相对渗透率 描述各类储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确定其特征参数。 主要包括: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驱油效率、油水、 油气共渗区等。 3)驱油效率 确定各类储层的驱油效率和残余油饱和度。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意见和建议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内容
一、总则
1.精细油藏描述的定义 2.精细油藏描述适用范围 3.精细油藏描述的目的和意义 4.精细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及主要任务 5.精细油藏描述成果要求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规范内容
二、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1.基础资料总要求 2.基础资料
三、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要求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1.油层划分与对比 2.储层构造及断裂特征描述 3.储层描述 4.储层流体分布及性质 5.渗流物理特征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6.油藏的温度、压力系统 7.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8.静态三维地质模型 9.油藏数值模拟 10.预测微观孔隙结构 ③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描述各类储层的毛管压力曲线特征,确定其孔隙结构特征参 数,主要包括:排驱压力(MPa)、中值压力(MPa)、最 大孔喉半径(μm)、孔喉半径中值(μm)、吼道直径中 值( μm)、 相对分选系数、孔喉体积比、孔隙直径中值 (μm)、平均孔喉直径比等。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3)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④储层分类 以渗透率为主对孔隙结构特征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确定分类 标准,并对孔隙结构和储层进行分类,描述各类储层的物 性及孔喉特征。 ⑤储层粘土矿物分布特征 确定出储层粘土矿物的主要类型,描述其在储层中的分布特 征。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3)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⑥储层敏感性分析 描述储层的敏感性特征。 ⑦储层评价 通过以上的储层描述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b.层间非均质性 根据储层隔层分布特征和非均质特征参数(厚度、变异系数、 渗透率级差及突进系数等)综合描述储层层间非均质性。 c.平面非均质性 描述储层砂体在平面上的分布形态、规模及连续性,储层孔隙 度和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特征,并根据动态资料验证其正确 性。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一、总则
3.精细油藏描述的目的和意义
油藏描述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精细油藏描述是针对 已开发油田 的不同开发阶段,充分 利用各阶段所取得的油藏静、动态资料,对油藏构造、储层、 流体等开发地质特征做出现阶段的认识和评价,建立精细的三 维地质模型,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生产历史拟合即动态资料来验 证或修正,最终量化剩余油分布并形成可视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为下一步油田开发调整和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一、总则
4.精细油藏描述阶段的划分及主要任务
①.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 油田正式开发方案实施后,开发基础井网全部完钻的新增资 料基础上进行的精细油藏描述. 主要任务 是油藏地质再认识,落实构造、断层、油层分布 状况及砂体连通、油气水界面、储层参数等,检查开发方 案设计的符合性,完善地质模型,为储量复算、射孔、井 别调整等提供地质依据。 描述成果是建立开发初期的地质模型。
2.开发中期精细油藏描述 ④各类油层见水、水驱见效及水淹状况,做出分层水淹状况 平面图。沉积相细分到亚相或微相,描述不同沉积微相与 小层水淹状况的特点; ⑤落实剩余可采储量; ⑥进一步完善地质模型。
(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要求
2)描述精度要求 ①构造幅度≥5m,等高线≤5m,应表现断距≥10m,长度>100m 的断层; ②测井解释分辨出0.5m隔、夹层,水淹测井解释分辨率≥2m。 ③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应用符合率 成果应用后,油藏或区块的主要开发指标要达到方案预测指标的 80%以上。
(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要求
3.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1)新增描述内容 ①储层微构造 描述单砂体或流动单元本身的起伏变化的微构造特征; 进一步落实断层位置,包括小高点、小构造、小断层等; 描述微构造与剩余油的关系,确定水驱可动剩余油富集区域 的有利圈闭和潜力点; 编制单砂体微构造图。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2)生产历史拟合 历史拟合的开发指标主要包括: 产量及累积产量、含水、气油比、压力。 拟合时间点:以月为拟合单位,也可根据油藏开采历史长短或实 际需要选择日或年为时间单位。 拟合既要拟合产量及累积产量、含水、气油比、压力等开发指标 的实际值, 还要充分反映开采动态历史的变化状况和趋势。
1.油层划分与对比 按照储层细分和对比的原则及方法,划分出合理的细分和 对比单元。并结合新增的油藏静、动态资料检验对比单元 划分的准确性。 2.储层构造及断裂特征描述 结合以前对储层构造形态、倾角,断层分布及其密封性和裂 缝发育程度的认识完善下列描述。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1)构造描述 在新增资料(特别是钻井资料)的基础上不断修正以前对储层构 造的认识,分级描述构造的类型、形态、倾角、闭合高度、闭 合面积等。 2)断裂特征 在新增资料的基础上,不断修正以前对断层的认识,分级描述断 层的分布状态、密封程度、延伸距离及断层要素。
一、总则
5.精细油藏描述成果要求 深化对各类油藏剩余油分布及潜力大小的认识; 提供量化的剩余油分布和三维可视化、数字化的预 测地质模型。
二、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资料
(一)基础资料总要求
1.必须重视各开发阶段静、动态资料的录取; 2.要求按各开发阶段有关资料录取要求和技术标准录取资料; 3.录取的资料必须满足不同开发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的需要; 4.已有的资料必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4.储层流体分布及性质 1)油气水分布特征 ①油层、气层、水层再认识 在新增测井和试油资料基础上,修正油气水层解释模型或划 分标准,重新解释油层、气层、水层。 测井解释符合率大于80%。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②油、水分布特征 在油层、气层、水层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开发过程中油水 运动规律,描述垂向和平面上的油、水分布特征。 2)流体性质 ①地面原油性质和地层原油物性。 ②天然气性质 ③地层水性质
四、精细油藏描述部分可参考的行标
一、总则
1.精细油藏描述的定义 油田投入开发后,随着油藏开采程度的加深和生 产动态资料的增加所进行的精细地质特征研究和剩余 油分布描述,并不断完善储层的地质模型和量化剩余 油分布,称为精细油藏描述。
一、总则
2.精细油藏描述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主要以 “注水开发碎屑岩油藏 ” 为主,重点是高含水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 对于其它不同类型、不同开发方式油藏的精细油 藏描述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或已颁布的行业技术标 准。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3)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①孔隙类型 描述薄片、铸体、电镜观察到的储层孔喉情况,参考成因 机制,确定储层孔隙类型(原生孔、或次生孔、或混杂 孔隙类型等)。并描述不同孔隙类型的特征。 ②喉道类型 确定对储层储集和渗流起主导作用的喉道类型并描述其特 征。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4)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①储层物性 研究储层的“四性”关系,建立储层物性参数的测井解释模 型,根据模型解释储层物性参数。 ②储层宏观非均质性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a.层内非均质性 描述砂层内渗透率在垂向上的差异,确定其非均质特征参 数(渗透率非均质系数、变异系数、渗透率级差及突进 系数等)。 划分层内夹层的成因类型,描述夹层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 分隔和连通性的影响。
(二)基础资料
3.测井:按描述要求,测全各种曲线。在开发中后期,要求有 水淹层测井系列和层内细分测井等系列; 4.动态资料:油田所有井动态资料,包括油产量、产水量、压 力、试井、产液、吸水剖面等动态监测资料。
三、精细油藏描述内容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要求
一、总则
③.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
基本处于高采出程度和高含水的“双高”阶段。 主要任务:研究微构造、沉积微相、流动单元划分与对比、层内 及微观非均质性、水驱后储层结构的变化、水淹层及低阻层。 结合生产动态分析和历史拟合量化剩余油空间分布,建立油藏预 测地质模型。 为油田开发综合调整,增加可采储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地 质依据。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生产历史拟合要求到单井,单层,各单井主要开发指标的拟合 误差≤3%。 3)剩余油量化及分布 在油藏数值模拟生产历史拟合后,形成储层剩余油空间量化分 布场。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10.预测地质模型 静态地质模型经过油藏数值模拟生产历史拟合修正后,即形 成了油藏预测地质模型,该模型是进行开发调整和综合治 理方案开发指标预测和未来开发效果评价的基础。
(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要求
不同开发阶段的精细油藏描述原则上要达到以下具 体要求(包括精度要求)。 不能达到要求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原因。
(二)各开发阶段精细油藏描述的特殊要求
1.开发初期精细油藏描述 地质模型的平面网格精度要求:200m×200m, 垂向上视油藏具体情况至少达到小层。
6.油藏的温度、压力系统 1)温度系统 确定油藏油层、气层、水层温度及温度梯度,描述油藏温度 系统。 2)压力系统 确定油、气、水层压力及压力系数、压力梯度等,描述油藏 压力系统,并计算地层破裂压力。
(一)、精细油藏描述通用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