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15年(总分:4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35,分数:35.00)1.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的是()A.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B.教育公平C.慕课√D.普及以为教育解析:2.有人认为“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都可以”,这种片面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A.遗传因素B.生理成熟C.环境和教育√D.先天因素解析:3.对三岁前孩子说话“结结巴巴”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B.应反复练习加以矫正C.应接受心理治疗D.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解析:4.对于刚入园哭闹不止的孩子,幼儿园教师可以()A.多批评哭闹的孩子B.通知孩子家长接回孩子C.允许他们上半天,如中午午饭后由家长接回,再逐渐延长在园时间√D.要求幼儿严守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按时入园离园解析:5.儿童在角色游戏中,学习理解所扮演的角色,学会与他人相处,有利于促进儿童()A.认知的发展B.创造力的发展C.社会性的发展√D.情绪的发展解析:6.在教师、同伴和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任务,这体现了()理论A.成熟B.最近发展区√C.社会学习D.生活教育解析:7.提倡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人物是()A.华生B.杜威√C.柏拉图D.洛克解析:8.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A.法制B.充足的教育经费保障C.开放D.创新√解析:9.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复习,这反映了()教学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思想性解析:10.“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体现了()思想。
A.生活教育B.终身教育√C.实用主义教育D.要素主义教育解析:11.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教育起源于()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解析:12.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评判了传统智力理论,提出了()理论。
A.智力结构B.多元智能√C.智力三元D.智力二因素解析:13.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是()A.“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B.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培养人的一种活动√D.教育即生长解析:14.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
A.上课B.读书和作业C.活动和交往√D.谈话和讨论解析:15.为了让幼儿认识兔子,教师带来一只兔子让幼儿观察,这采用的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解析:16.()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能力。
A.记忆力B.思维力√C.观察力D.注意力解析:17.()在《爱弥儿》一书中明确的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解析: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元认知的是()A.复述策略√B.计划策略C.监视策略D.调节策略解析:19.()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应该不低于或者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试用期培训的意见》D.《关于加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解析:20.学校为提升升学率,取消文化娱乐等活动,这侵犯了学生的()时间。
A.兴趣小组B.课外活动√C.自习D.素质教育解析:21.“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克伯屈D.怀特海解析:22.某学生勾结社会青年在学校内结伙斗殴,扰乱教育教学秩序,按照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应该由()来处罚。
A.学校B.上级教育局C.家长D.公安机关√解析:23.合作教育一般指()A.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合作B.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家长教育合作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合作D.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合作√解析:24.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学理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主要出于个人发展的()阶段A.获得基本信任感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B.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C.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D.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解析:25.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材编写、数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A.国家课程标准√B.国家教学大纲C.国家教材标准D.国家教材计划解析:26.中小学生经常组织诸如数学、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神话课堂教学B.培养竞技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解析:27.一个学生用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发音始终不准确,这是学习的()A.正向迁移B.负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解析:28.我国古代很早就有把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的思想,下列选项中表达了这一思想的是()A.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B.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C.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D.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解析:29.纵观社会历史进程,教育发展与其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B.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解析:30.下列()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A.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解析:31.教师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这属于()A.刺激分化√B.刺激泛化C.条件获得D.条件消退解析:32.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会发生关键性转变,这一步转变被称为()A.登记B.编码C.复述√D.提取解析:33.下列关于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A.权威式的课堂管理效果最好B.班级人数越多,课堂管理效果越好C.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起主导作用√D.班级中的非正式小群体对课堂管理只有负面作用解析:34.下列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在课程改革中,从权威地位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重要性被削弱B.教师专业知识可以分为本体性知识,支持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C.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的意义来源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的教材内容D.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内容改革的主体是教育专家,与中小学教师无关解析:35.在教学内容方面,有一位教育家主张要让学生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即让学生掌握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下列哪些说法也是他提出的()A.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兴趣和创造力√B.其理论核心是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结合C.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类D.在研究方式上,他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教育学解析:二、多选题(总题数:8,分数:8.00)36.2012年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概念是()A.学生为本√B.师德为先√C.能力为重√D.终身学习√解析:37.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规定的改革目标是,要在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
在2017年全面推进,在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当前我国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是()A.北京B.浙江√C.上海√D.山东解析:38.新课程改革确立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备新的技能,这些技能有()A.具备课程开发能力√B.增强班级管理能力C.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D.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解析:39.下列论述属于精神环境的是()A.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表率√B.居住环境与生活条件C.居住环境的人际关系及情调√D.社会环境中的道德水准和文化生活√解析:40.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享有的权利的是()A.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B.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C.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D.指导学生学习和游戏,评定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解析:41.学习障碍或者学习困难的表现有()A.学习成绩不好√B.在感知、思维和语言方面存在障碍√C.发育迟缓√D.在行为、情绪和社会性方面存在障碍解析:42.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六个层次,包括()A.知识√B.领会√C.分析√D.准确解析:43.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是()A.无歧视原则√B.尊重儿童意见原则√C.儿童最大利益原则√D.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原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