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品牌危机事件舆情监测报告(内部精简版)监测方法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以及采用行业深度访谈、桌面研究等方法。
•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全球首个全网舆情监测与负面监控系统,包括负面预警、舆情管控和竞品情报,分钟级进行全网扫描与数据更新。
•对行业专家、相关企业与中国网民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相关行业主要情况,获得相应需要的数据。
•对部分相关的公开信息进行筛选、对比,参照用户调研数据,最终通过桌面研究获得行业规模的数据。
Ø 政府数据与信息Ø 行业公开信息Ø 企业年报、季报Ø 行业资深专家公开发表的观点•目前,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提供全网监测分析、个性定制数据和专业舆情报告等增值服务,服务客户涵盖政府部门、运营商、IPO上市公司等。
•系统开通试用:麦先生 mwj@报告数据咨询:蔡小姐 meyo@乐视品牌危机事件舆情概况1乐视品牌危机事件舆情分析2乐视品牌危机事件分析师速评3目录1PART ONE乐视品牌危机事件 舆情概况乐视网舆情热度持续 言值呈负面7月17日乐视网举行临时股东大会,会议选举孙宏斌、梁军和张昭以非独立董事身份进入乐视网董事会。
7月21日,乐视网公告称,选举孙宏斌先生为公司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任期自董事会通过之日起至第三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数据显示,7月18日有关乐视网舆情热度值达到高峰,网民言值普遍低于50,整体上网民关注程度较高,综合情感呈负面指数。
(注:言值:代表网民对其舆情评价的友好程度。
正面:数值≥50;负面:数值<50,数值越低负面程度越深。
)数据来源: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8月22日下午,乐视网针对文章辟谣称,有人向媒体通发匿名邮件,造谣、抹黑乐视,已移交警方证据。
8月24日,乐视网再发澄清声明,表示并未收到监管部门认定电视UI违规、违法的通知。
2014年7月,广电总局颁布最严整改令后,乐视股价连续2天跌停。
7月18日、28日以及8月21日乐视网开市皆公告停牌。
8月22日中午,一篇名为《乐视十问广电总局》文章将乐视推向舆论风口。
乐视网深陷广电监管旋涡,贾跃亭海外停留5个月不归。
2016年6月8日,某自媒体发布一篇名为《乐视财报大剖析,巨亏20亿》的文章称,乐视在无形资产方面水分多,支出上过分资本化,并在文章透漏贾跃亭将原本打算注血乐视网的32亿拿出30亿元在三里屯买房。
乐视控股回应称自媒体抹黑,并表示报警处理。
2016年5月,乐视员工爆料称公司强制要求乐视“生态营销中心”员工全部使用乐2手机,并且必须购买售价2499元的乐Max2最高配版。
乐视生态官方微博于5月13日下午发布声明,称从未强制要求员工购买乐视超级手机。
2016年11月,乐视手机陷巨额“欠款门”,11月2日、3日、4日乐视网股价连跌三日,市值蒸发91亿。
乐视网发布声明,称业务运转良好,并不存在拖欠巨额款项的情况。
因拖欠供应商巨额货款,导致股价下跌的传闻,毫无事实依据,属于不负责任的抹黑造谣。
贾跃亭11月5日发布5000多字内部信称,LeEco 战略实现节奏过快,资金面临极大挑战。
2016年11月,美国内华达州财政部长丹·施瓦泽(DanSchwartz)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乐视就是一个庞氏骗局。
”2017年1月份,贾跃亭在乐视和融创战略投资暨合作发布会上表示,“说的庞氏就是两种人,一种是黑手,一种是SB……只有SB 才会相信不是黑手所为。
”乐视控股对微信公众小号假冒夏草名义抹黑乐视部分声明:“上述文章对官方回应多次版权推销故意做出误导推断、五十乐视独特的生态模式,并以未经核实的信息、肆意引导和网下结论,并直接对乐视网创始人贾跃亭进行人身攻击,涉嫌捏造虚假事实“,乐视表示绝不姑息,采取法律手段。
2017年3月,印媒称乐视裁员85%并退出印度市场,乐视印度子公司两位高管已辞职。
乐视表示这是市场谣言,并表示印度是乐视全球化战略的重要布局,乐视没有任何退出计划。
2017年4月,易到创始人周航称,乐视挪用易到13亿致资金紧张。
乐视官方回复称,周航诽谤乐视挪用易到13亿资金等各项事宜,并称这是“农夫与蛇现代版”。
乐视网公告显示,自2017年4月17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2017年7月3日下午,乐视移动对银行资金欠款问题,招商银行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
2017年2月,因未按时付款,乐视体育被亚足联终止为期四年的转播合同,“版权危机”继续发酵。
乐视体育官方回应称,正在了解情况。
贾跃亭夫妇名下超过12亿银行存款被冻结,贾跃亭及乐视控股部分持股被司法冻结三年。
2017年7月6日午间,自媒体消息称,软银董事长孙正义将投资乐视200亿。
当日,乐视方面称该为假消息,属于自媒体“文学创作”。
2017年7月11日,央视财经以“乐视网一遍推概念一遍套现,是穿也是白还是涉嫌欺诈”为题推出节目。
7月6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贾跃亭将辞去董事长并卸任乐视网所有职务,出任乐视汽车生态全球董事长,赴美“造车”。
乐视方面就该事件暂无回复。
2017年7月17日,乐视网第二次股东大会变“讨债大会”。
乐视回应乐视移动本身隶属乐视系,但并非乐视网下属公司。
7月18日,贾跃亭抵押美国两栋别墅及五块地皮给贷款公司LoneOak Fund。
2PART TWO 乐视品牌危机事件舆情分析2014年-2017年乐视品牌舆情数据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数据显示,近三年乐视舆情起伏明显。
舆情指数最高峰出现在2016年1月,舆情与乐视涉嫌举报快播涉黄事件相关,数值显示为317288,其余A、B、D分别为147012、215988和195143。
进入2015年3月后舆情特点表现出某一时间段爆发密集、舆情发生间断时间短,显著时间段分别为2015年3-5月、2015年9月-2016年2月、2016年4-7月、10月、2017年1-3月,自7月开始再次迅速上升。
数据来源: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艾媒咨询A B CE2015-04-14乐视发布EUI手机系统 与乐视网深度融合2016-1-7快播被抓因乐视举报?贾跃亭微博遭网友声讨2016-04-19乐视网一季度净利1.15亿 同比增长20%2017-07-17孙宏斌:我没有净利放在乐视上 乐视姓不姓孙不重要2015-09-15乐视闯入充电服务生态圈 终极目标是平台D微信为乐视网舆情主要传播渠道自2017年7月17日乐视网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后,微信相关消息量陡升,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数据显示,自7月17-24日,微信渠道发布“乐视网”舆情数量最多,总计发布相关信息 4690条,占相关舆论传播渠道总量的34.2%。
艾媒舆情分析师认为,对乐视品牌危机舆情而言,危机处置需在关键渠道把控和引导舆情。
数据来源: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网络舆情主体36-50岁占主导数据来源: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艾媒咨询“乐视”网络舆情主体性别占比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数据显示,活跃参与者主要分布在36-50岁的年龄层。
艾媒舆情分析师认为,该类群体对创业公司融资等财经话题关注较大,拥有一定社会和创业经验。
针对群体画像,研判舆情议题研究将不断纵深,乐视舆情将成为“创业研究学教科书”中典型例子。
“乐视”网络舆情主体年龄层占比舆情评论情感分析◆ 网友评论摘录@象超喜欢超的男:贾跃亭的骗术开始实施了。
首先是卖乐视电视,买乐视电视的是受害者,承诺的服务都达不到,然手是上市,再骗各大银行和各大机构;整个乐视体系就是个骗局。
受益方: 贾跃亭和美国。
受害方:乐视的消费者、股民、乐视的承建方 、银行。
@sq9818:乐视这个没有任何技术只会扯新概念的企业却蹦哒了这么久,猫腻多的很。
@时空韵律:乐视危机“困住”30家私募44只产品,机构吐槽不敢给太大压力。
数据来源: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乐视品牌危机预警等级较高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结果显示,“乐视”相关舆情在全国地域分布范围广,影响力大。
区域热度排名最高为北京、其次为上海,第三为广东省、第四为香港,第五为浙江省。
艾媒舆情分析师认为,“乐视”负面舆情预警等级较高,区域化明显。
建议需针对特定区域作程度不同的舆情处置与形象修复,避免被以往负面舆情反复波及。
乐视品牌危机全国区域舆情热度等级分布情况数据来源:艾媒品牌危机处置系统乐视网股价成“操盘者迷局”从目前董事会席位中看,改选后的乐视网董事会将有8名成员,其中2名为融创系,3名为乐视系及3名独立董事,由贾跃亭主导的董事会,形势已悄然发生变化。
加之多达5家公募对乐视网估值进行了下调,行业内对重组前景不看好的态度偏多。
艾媒舆情分析师认为,若复牌后股价出现下跌,影响的还是募集配套资金发行股份数。
7月17日,乐视网召开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继续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暨公司股票延期复牌的议案》,经向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公司股票于2017年7月18日上午开市起继续停牌不超过3个月,停牌时间自停牌首日起累计不超过6个月。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3PART THREE 乐视品牌危机事件分析师速评艾媒舆情分析师速评从“贾跃亭时代”进入“孙宏斌时代”孙宏斌带来150亿元资金为乐视这场舆论困局带来一定缓和态势,融创中国关联公司已跃升为乐视网的第二大股东,贾跃亭回归已是不可能。
从孙宏斌新任乐视网董事长、乐视网的董事会格局和形势的变化之大,可以预判乐视网将以全新面貌出现。
乐视分为上市体系与非上市体系,很大一部分的缘由是为贾跃亭方便运转“资金链”。
孙宏斌作为乐视网董事长,精力和重心将会放在对上市体系的调整上,同时将非上市体系盈利业务并入上市体系。
金融机构集中排查资金风险释放信号融创中国负债率比较高,这与房地产特性相关。
负债率高从侧面反映出其金融杠杆较高,这不符合中央对金融监管工作要求。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透露,国家将重点深入整治“金融乱象”,特别是金融杠杆和金融安全两大领域监管力度加大,融创中国“主业”部分会受到一定影响,甚至被压缩。
乐视下半场舆情仍面临困境纵观乐视近段时间负面缠身,业内对乐视网复盘前景并不看好。
随着乐视非上市体系非盈利业务的压缩、主体业务重整,乐视网整体舆情会回归自然状态,完全恢复较不可能,但乐视舆情危机未必不能挽救。
总的来说,乐视舆情波动受贾跃亭的影响较大,应该说“去贾跃亭化”对“乐视”而言是一件好事。
适当的联想,同时防止把“梦”织得太大;一定的“造梦”基础,同时慎用资本杠杆,是这次乐视需要总结的深刻教训。
目前,企业债务危机引发巨款债务偿还、与司法冻结资产的矛盾都是横跨在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事情得不到解决,舆情层面持续加温,乐视品牌危机依然会反复爆发,最终令受众厌倦抛弃。
法律声明本报告由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调查和制作,报告版权归属于艾媒咨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香港) ;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保护,任何非商业性质的报道、摘录、以及引用请务必注明版权来源;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会向国家相关政府决策机构、知名新闻媒体和行业研究机构提供部分数据引用,但拒绝向一切侵犯艾媒著作权的商业研究提供免费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