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的建筑作品
2011 年 在 意 大 利 举 办 《 中 国 建 筑 展 》
王澍在展会上 作了中国建筑方面 的演讲。
王澍自宅
王澍自宅
执著于自己的建筑理想,永不缺 席,王澍做到了。所以,这一次,他 收获了。
王澍直体高层建筑
独特的双层“盒子”结构设 计、罕见的空中庭院花池、大面 积的公共活动空间,带来高层住 宅与自然声息相通的踏实感受。
违章建筑作品展
王澍作品 亦方亦园
威尼斯 瓦园
王澍作品
2006年威尼斯双年 展国际建筑展中国国家 馆参展作品。 在威尼斯的一个面 海水、背城墙的庭院上, 建一处800平方米的侧 斜瓦顶 。
这片瓦园以浙江地域的竹扎结构为支 撑,上覆6万片取自旧城拆迁回收的旧青 瓦,体现了中国本土建造艺术与当代可持 续建筑概念的结合。
瓦园
“衰变的穹顶” 王澍威尼斯参展作品
简洁的木料构筑 成一个大的穹顶,亦 中亦西。 王澍因《衰变的穹 顶》获威尼斯建筑双 年展特别奖。
2011年在意大 利举办的《中国 建筑展》
世 博 会 宁 波 滕 头 案 例 馆
世 博 会 宁 波 滕 头 案 例 馆
世博会 宁波滕头案例馆
世 博 会 宁 波 滕 头 案 例 馆 竹 子 做 的 墙 壁
世博会 宁波滕头案例馆
注意看上面的包装物用的是什么。
世博会 宁波滕头案例馆
王澍: “建筑是有生命的, 刚建好的时候肯定不是这个建筑 最好的状态,但它一定有可持续 发展的最佳状态。你可以想象一 下,10年以后,瓦爿墙上青苔满 布,屋顶的植物郁郁葱葱,那时 的建筑才真正融入了自然,美轮 美奂。”
凭借这些作品,他先后获得 2004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5年 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 亚太地区荣誉奖、2008年德国全 球高层建筑奖提名。2010年他与 妻子陆文宇一起获德国谢林建筑 实践大奖,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 学院金奖。直至获普利兹克建筑 奖。
世博会 宁波滕头案例馆
王澍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计 的宁波馆,是城市最佳实践区唯一 的乡村案例,灵感来源于明代画家 陈洪绶的《五泄山居图》,材料采 用浙东特色的瓦片。
(续前)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 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 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 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 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 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 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 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王澍的获奖原因: “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 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 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 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 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 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资料来自网络 音乐:夜曲 pps制作:zwl
2012.03.01
中国建筑师王澍2012年2月28日 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奖。作为全球 建筑领域最高荣誉,这是普利兹克奖 首次颁给中国建筑师。 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 的颁奖典礼将奖的分量有 多重?1979年,为了弥补诺贝 尔奖中建筑奖“缺席”的遗憾, 美国人杰伊· 普利兹克和他的 妻子创立了普利兹克建筑奖, 每年度授予一位作出杰出贡献 的在世的建筑师,
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王澍在天一大 讲堂做了一场讲座,结果来了3000多名观 众,人气爆棚,王澍在台上讲着他的“重建 乡村”的理念,台下的人听得津津有味,讲 座结束后一名观众告诉王澍:“我真的很喜 欢这个博物馆,因为这里有新区被拆除的30 多个乡村最后的寄托。”
宁波历史博物馆
宁波历史博物馆
建筑的内外由 竹条模板混凝土和 用20种以上回收旧 砖瓦混合砌筑的墙 体包裹,如一种在 人工和天然之间的 有生命的宏大俭淡 的物体。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宁波历史博物馆 王澍作品
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运用过大量“乡村” 元素。刚做完的时候,“在这么一个城市中心 做了这么乡村化的一个旧建筑,行吗?”博物 馆的人心里没底,当时曾连脚手架也没让拆。
宁 波 历 史 博 物 馆
宁波历史博物馆
宁波历史博物馆
宁 波 历 史 博 物 馆
宁波美术馆
王澍作品
宁 波 美 术 馆
宁波美术馆
金华瓷屋
王澍作品
王澍直体高层建筑 “钱江时代”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艺 术的融会贯通,将江南庭院元素搬到了 空中,在二十多层的高层住宅上实现了 合院住宅的感觉。
五散房之茶室入口处
王澍表示:“设计五散房,当初 出于3种考虑。一是如何做才能体现 具有中国气质的现代建筑;二是如何 不局限于造房子本身,和场地、环境 有特殊的配合;另外,还尝试了各种 不同的建造方法和建筑类型,譬如用 夯土技术、钢构玻璃、预制混凝土等 一些中国传统的建造方法。”
五散房
因其完美体现 了可持续建筑的五 项评选指标,获得 了Holcim可持续建 筑大奖赛亚太区奖 项之一。
五散房 画廊
中 国 美 术 学 院 象 山 校 区 王 澍 作 品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注重校园整体环境的意境营造和生态 环境保护,借鉴中、西方大学校园的发展 模式,创造一个功能分区合理,融建筑、 空间、园林绿化、自然环境于一体的校园 总体布局,真正建成符合教育旅游要求的 园林式、开放式的校园环境。
苏 州 大 学 文 正 学 院 图 书 馆 王 澍 作 品
苏 州 大 学 文 正 学 院 图 书 馆
白 格 子 方 框 造 型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宁波五散房 王澍作品
与宁波博物馆隔路相望的鄞州公 园内,有5座小建筑,名为五散房。 五散房分为茶室、画廊、咖啡厅、管 理用房等,分别用了5种不同的建筑 类型和建造方法。
两年前有记者在专访王澍的时候,就领 略过这位“文人建筑师”的风采,他的生态 理念,他的自然之道,他的乡村梦想,还有 他的执著,都烙印在他的建筑作品中。在中 国建筑近乎畸形的繁荣中,王澍和同为建筑 师的妻子陆文宇却选择了“蛰伏”,其实那 时的他就埋下了理想的种子,一年复一年, 耐得住寂寞,不放弃耕耘,终于,理想生根 开花了。
世 博 会 宁 波 滕 头 案 例 馆
世博会 宁波滕头案例馆
滕头馆的民居风格 的外墙是用50多万块 废瓦残片堆砌的。它们 是建筑单位的员工奔走 于象山、鄞州、奉化等 地的大小村落,从废弃 的工地里收集来的,其 中包括元宝砖、龙骨砖、 屋脊砖等,年龄全部超 过百年。
世博会 宁波滕头案例馆
在这个1000 平方米的空间里 还原出三维的效 果。“滕头馆” 里种植有水稻、 草莓等植物,生 态屋顶有一米五 厚的覆土,种上 六七米高的乔木。
普利兹克奖章
(续前)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 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 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评 审程序参照了诺贝尔奖,最终 的裁决由一个国际委员会作出, 所有的审议和投票都是保密进 行的,获奖者将得到10万美元 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1979-1995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名单
在普利兹克先生揭晓今年普利兹克 建筑奖获奖名单时,给出了对王澍和中 国建筑的评价:“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 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 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 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 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 非常重要。
王澍从2000年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1年,王澍成为第 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 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他经常在全 球各地的大学开展讲座,在美国曾在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 宾夕法尼亚等大学讲学。
王澍的重要作品全部是在中国完 成的。主要作品包括世博会宁波滕头 案例馆、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宁波历史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宁波 五散房项目、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 区、钱江时代高层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