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公共艺术类一等奖作品:交响曲教学设计

2015年广东省创新杯说课大赛公共艺术类一等奖作品:交响曲教学设计

2015年“创新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欣赏课程
教师信息化设计和说课大赛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音乐欣赏
教学内容:交响曲
授课课题
走进交响曲
授课时长
45分钟
授课对象
动漫14级1班(高一)
班级人数
40人
使用教具
PowerPoint课件、投影设备、音响设备、电钢琴等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使用教材】《公共艺术·音乐篇》(刘五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环节充分运用了我校先进的教学设备——电钢琴功能室,能让学生在没有乐器设备的情况下切身体会到交响乐器的演奏效果,并区分了管乐与弦乐,对乐器的发声效果有了正确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动画配乐做好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动画配乐拓展延伸
(难点)
14


1.利用我校先进的多媒体电钢琴教学一体化功能室,让学生在电钢琴丰富的打击乐音色中挑选自己喜欢的音色为动画即兴配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即兴创编的魅力。2..配乐要点: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美妙的歌声·第三节璀璨的乐器·交响曲
【教材分析】本教材旨在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欣赏的教学互动过程中熟悉不同音乐作品的基本形式和基本特点,了解音乐的基本常识,掌握欣赏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体会音乐作品的风格,感受音乐作品反映的情感内涵与社会内涵,审美为主,育人为本,增强自身音乐实践及与他人分享、交流、探讨的能力。树立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就业、交往与发展基本需求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由于专业特点,学生较适应信息化技术较强的学习手段,操作起来容易上手。在学生创编旋律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没有文化科中的错与对,只要是电钢琴上的音色,都可以任意去创编,就能创造出属于他们每个人自己的配音效果。在这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创编的快乐,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更能提高团队意识,更大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并且再次点燃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作品再现
提高审美
学会坚持
增强抗挫意识
5分钟
再一次用心聆听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问题:主旋律优伤中带优美,似曾相识,它是否在你听过的流行歌曲中出现过?(台湾组合S H E演唱的《不想长大》是流行+摇滚+古典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副歌旋律就采用了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第一乐章最为人熟知的主题)
缺乏感悟:学生对古典音乐等高雅艺术缺乏足够的欣赏能力及理解能力,只能表面化地感知音乐而不是感悟音乐;
缺乏毅力:动漫专业的学生缺乏足够的动力和毅力来坚持学习音乐,因此调动兴趣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鉴于大纲的要求与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交响曲的乐器配置,并懂得区分管乐和弦乐。
【能力目标】能够用电钢琴上打击乐音色为动画片段配音。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发挥其想象力和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交响曲的乐器配置,并懂得区分管乐和弦乐。
【教学难点】利用电钢琴打击乐的音色为简单的动画配乐创编。
教学方法
视频导入法、创编合作法、自主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
教学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意图
课前预习
查阅资料
让学生在课前分组查找交响曲的相关资料以及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作者,歌曲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可以为上课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培养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主动性。分组查阅资料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分工合作,搜集和总结信息的能力。
3.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在电钢琴上体验管乐和弦乐的音色,让学生在信息化技术设备感受交响乐器的魅力。
以《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为切入点,从作品赏析——认识乐器——感受乐器,三个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后点出本课知识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层次分小组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与热情,也使他们在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17分

1.播放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了解创作背景、认识交响曲乐器配置。(播放视频)
问题一:歌曲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歌曲的创作背景是什么?(曲目为极快快板奏鸣曲式,反应了当时莫扎特因生活窘迫求助好友未果,激动焦虑、愁苦压抑、痛苦不安、悲凉的情绪。)
导入
欣赏视频
4


播放《猫和老鼠》动画片段两遍,第一遍只有画面没有配乐,第二遍既有画面又有配乐,让学生谈谈看法。
问题:
1.谈谈动画与背景音乐的关系?
2.动画用了那种题材的背景音乐?
在精彩浩淼的音乐世界里,交响乐恐怕是最让人爱恨交织、取舍两难的了。因为在大众的观念里,他是高雅的、严肃的、让人望而却步的。此设计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利用动漫与交响配乐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进入交响乐,让他们知道其实交响曲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3.欣赏原版配乐动画,通过对比提高审美能力。
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还轻松的化解了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更结合了动漫专业的特点,把动画和配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既能增强专业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趣味,懂得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动漫游戏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容易接受现代化技术的教学手段,对动漫元素的音乐比较感兴趣。
已有音乐知识基础:在本节课授课前学生已了解了声乐、民族器乐等艺术,对于交响曲音乐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已有信息化学习经验:由于专业特点,学生较适应信息化技术较强的学习手段,并有相关的成功经验;
a.准备《猫和老鼠》动画片段。(动画可操作性强,符合专业特点,动画经典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b.对电钢琴的音色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从中帅选。(如老鼠的快跑与慢走应该有明显音色的区别。)
c.对动画角色的动作意图要了解。(如猫拍打老鼠后老鼠马上逃跑,猫的拍与老鼠的跑需要音色的转换。)
d.对动作节奏变化、停顿把握要到位。(好的配音最基本要匹配。)
问题二:视频中的交响乐队出现了众多的乐器,你认识几种?(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大提琴。木管组:短笛、长笛、双簧管、英国管、单簧管、大管。铜管组:小号、圆号、长号、次中音号。打击乐组:定音鼓、锣、镲、铃鼓、三角铁等。色彩乐器组:钢琴、竖琴、木琴、铝板钟琴等。)
2.简单区分管乐与弦乐:
管乐用口吹奏,弦乐用手拉奏或弹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