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 )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A. 社会生产力B. 社会生产关系C. 社会生产方式D.社会意识形态2.应当坚持用( )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A. 马克思主义B.毛泽东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在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明义的“八条目”中,( )是其中的核心。
A. 修身B. 齐家C. 治国D. 平天下4.儒家伦理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把( )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
A. 仁B.义C.礼 D. 信5.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A. 爱国守法B.诚实守信C.爱岗敬业D.勤俭自强6. 我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B.只有集体利益,没有个人利益C.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D.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7.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C.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8. ( )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 社会关系B.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C. 生产实践D.风俗习惯9.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风俗习惯B. 生产实践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D. 社会关系10.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只承认其一般性、普遍性而否定其个别性和特殊性,把传统的东西与现代的事物完全等同的观点,属于( )A.拿来主义B.复古论 C. 历史虚无主义D.全盘西化论11.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 )的问题。
A.“为什么人服务”B.“如何实现社会稳定”C.“用什么宣传道德风尚”D.“如何促进生产力发展”12.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 )A. 无私奉献、一心为公B. 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 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D. 假公济私,以权谋私13.道德的主要功能是()A.导向功能B.沟通功能C.辩护功能D.认识与调节功能14. 人类道德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劳动B.社会关系C.人类的自我意识D.生活环境15.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是指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6.道德行为属于()A.法律行为B.政治行为C.自愿行为D.强制行为17.道德最突出也最重要的功能是()A.认识功能B.调节功能C.教育功能D.强制功能18.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
A.上层建筑B.社会关系C.经济基础D.政治关系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精神文明建设D.物质文明建设20.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最重要的原则是()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精神文明建设D.物质文明建设二.多项选择题:1.大学生应当在进行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坚持( )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B.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C.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D.加强个人修养与接受教育引导相统一2.个人品德的主要特征是( )A. 实践性B.综合性 C. 稳定性 D. 统一性3.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下列属于错误思潮的是( )A. 坚持文化复古主义,中国的落后就是因为儒家文化的失落B. 吸取借鉴优良的道德文明成果C. 实行历史虚无主义,中国要全盘西化D.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本原则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A.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独立的一个系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必然的联系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D.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会束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5.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相比,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有( )A. 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B. 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C. 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D. 通过社会舆论和国家强制力量来维持。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包括( )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B. 团结友善C.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 协和万邦7.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包括( )A.认识功能B.导向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8.道德除了对经济基础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构成影响外,其社会作用还表现在( ) A.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B.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C.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D.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9.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 )A.道德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已经摆脱了经济基础的束缚,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不再引起道德的变化B.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C. 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D. 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10.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B.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的必然要求C.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D.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11.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概括起来主要有( )A.注重整体利益,推崇“仁爱”原则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D.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践履12.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按照( )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
A.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B.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C.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13. 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 ABC )方式起作用A.劝诫 B.说服 C.示范 D.国家强制力14. 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A.提高道德认识 B.陶冶道德情感C.锻炼道德意志 D.养成良好行为习惯15. 奴隶制社会道德主要表现为()A.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绝对人身占有关系B.厌恶劳动,鄙视劳动人民C.绝对忠于奴隶制国家 D.自由、平等、博爱16. 培养诚信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积极作用。
其作用是()A.内心认同诚信就行 B.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C.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D.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17.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要在网络生活中加强自身的道德自律,应当做到(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18. 道德修养本质上是一种()的活动A、自我审度B、自我改造C、自我教育D、自我锻炼和自我完善19.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的有:( )A、道德修养,重视躬行慎独B、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C、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D、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20. 人类道德进步的表现:()A、道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B、道德的调控方式不断丰富C、道德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三.简答题1.为人民服务为什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2.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是什么?四.论述题1.试论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五.材料分析题1.我国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说“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住在茅屋里的人和住在皇宫里的人所想的是不一样的。
”这两段话说明了一个道理,请你解释这两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2.市场经济鼻祖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写到:“自爱、自律和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
”这段话告诉你什么道理?3.针对近年来日益突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2.A3.A4.A5.B6.C7.A8.A9.B 10.B 11.A 12.A 13.D 14.A 15.A16.C 17.B 18.C 19.B 20.A二.多选题1.ABCD2.ABC3.AC4.AC5.ABC6.ABC7.AD8.ABCD9.BCD 10.ACD 11.ABCD12.ABCD 13.ABC 14.ABCD 15.ABC 16.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三.简答题1.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为人民服务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产生,并能动地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1)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最终是要达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的。
因此,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特别是为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服务,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强调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能动作用,关心人民、爱护人民、扶危济困、帮贫救难,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最高要求,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和睦的新型人际关系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氛围。
(2)从社会政治制度看,我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我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可见,“为人民服务”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也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相一致。
2.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本范畴主要有:(1)正直无私;(2)忠诚守信;(3)仁爱互助;(4)勇敢进取;(5)敬业好学;(6)勤劳节俭;(7)谦虚谨慎;(8)遵纪守法;(9)文明礼貌。
四.论述题1.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