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检测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检测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四章检测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图为2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起来,出现下面甲、乙、丙的四种情况,其中能肯定两小球一定都带电的有()A. 乙B. 乙丙C. 甲乙丙D. 不能说明两球都带电2.如图所示,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下列6种物体:①陶瓷杯子;②橡皮擦;③钢尺;④塑料梳子;⑤食用油;⑥铅笔芯,闭合开关后,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一组是()A.③⑥B.①③C.①⑥D.⑤⑥3.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1、L2都发光。

现将一根导线接在该电路中的某两个接线柱上,会导致两灯同时熄灭的是()A.a和b B.c和dC.e和f D.g和h4.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与实物图相对应的是()A B C D5.如图所示,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且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6.在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所示,其原因是()A.电流表并联在用电器两端了B.量程选择太大了C.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D.电流表被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了7.要使一根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B. 将导线拉长后接入电路C. 减小导线中的电流D. 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8.如图所示,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时,用电流表测定A、B、C三处的电流,接下来所进行的操作合理的是()A.整理器材,完成实验B.换用不同规格灯泡,获取多组数据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D.换用电流表的量程,重新测量一次9.如图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A B C D10.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3V,闭合开关S后,发现只有一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灯L1断路B. 灯L1短路C. 灯L2断路D. 灯L 2短路第1题图第3题图第4题图第6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第2题图11.某品牌滚筒洗衣机,筒门处有开关S1,筒门关闭时S1闭合,筒门关闭和控制开关S2闭合时,洗衣机才能工作。

下列符合要求的电路模型是()A B C D1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分别用R1、R2两个电阻进行探究,并根据各自的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所示的U﹣I关系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R1与R2的大小关系是()A.R1>R2B.R1=R2C.R1<R2 D.无法确定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能直接测出灯泡L1两端电压的是()A B C D14.在电路中的圆圈内填入合适的电表,且小灯泡能正常发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电流表B.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C.甲、乙都是电压表D.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两灯泡均发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A.1.5A 0.3AB.1.2A 0.3AC.0.3A 0.3AD.1.2A 1.2A16.如图所示是油量自动测定装置的示意图,O为杠杆支点,R0为定值电阻,R x是滑动变阻器,当闭合开关S后()A.滑动变阻器R x连入电路的阻值随油量的增加而增大B.电流表的读数随油量的增加而减小C.电压表的读数随油量的增加而增大D.电压表改装成油量表刻度均匀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7.如图,在烧杯中加入盐水,然后将连在电压表上的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盐水电池。

观察电压表的接线情况和指针偏转可知:锌片是盐水电池的极。

第12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18.变阻器是电器设备中常用的电路元件,实物与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音响设备中变阻器必须与扬声器________(填“串”或“并”)联。

已知流过扬声器线圈中的电流越大,音量越强,若要实现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纽时,提高音量,必须将________(填相应的字母)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

19.两段圆柱形导体A、B,材料相同、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A比B的横截面积大,将它们连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是I AI B;将它们连接在如图乙所示电路中,则它们两端的电压关系是U A U B(以上两空均填“>”、“=”或“<”)。

20.小柯用如图甲电路进行实验(1)请在图甲中导线AB上用箭头标出通电后导线AB中的电流方向;(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则R两端的电压为伏;(3)图丙为通过电阻R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图,则R的阻值为欧。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1.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应保持不变,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分别为0.5V 、1V 、1.5V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如表格所示;次数一二三电压/V 0.5 1 1.5电流/A 0.1 0.2 0.3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在上述第三次实验结束后,该同学还想利用此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并与上表中的第.三次实验数据......进行比较,于是他在原电路中,只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了10Ω。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22.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M、N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其读数是安。

(2)本实验通过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实验组数①②③④⑤连接方式一根两根串联三根串联两根并联三根并联第17题图第18题图第19题图连接方式说明电流表读数/A 0.15 0.1 0.6 0.9 (3)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比较步骤①④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加热合金丝①,合金丝②不做处理,多次实验后处理数据发现:合金丝①的电阻大于合金丝②的电阻,是否可以认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高合金丝的温度会增大其电阻?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是用“伏安法”测量未知电阻R x的实物电路图,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接线柱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减小。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处;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明显偏转,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继续完成实验。

下表是我校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为欧(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电压/伏电流/安0.5 0.101.0 0.202.0 0.38四.简答题(第24、25、26题各6分,请完成其中两道题目)24. 如图所示:R1=40Ω,将R2接入电路,电流表示数为0.2A。

求:(1)电压表示数(2)R2两端的电压2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30V,电阻R1为15Ω。

同时闭合开关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5A。

求:(1)通过电阻R1的电流;(2)电阻R2的阻值。

26.如图甲所示是某压力测力计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中电源电压恒为36V,定值电阻R0=20Ω,测力显示器是由电流表(量程为0—0.6A)改装成的,R是一种新型电子元件,其阻值R随压力F 大小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当R所受压力为零时,通过测力显示器的电流是多少?(2)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是多少?(3)在不改变电流表量程的情况下,若要增大该测力计所能测量的最大压力,请写出一种改进方法。

参考答案1-5 AADCA 6-10 BBBAB 11-15 CAADB 16 C 17、负 18、串 AB 19、= =20、2.5V 20Ω21、电阻 当电阻相同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变大 断开开关,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变回原来数值22、0.3A 电流表示数 当导体电阻材料、和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不同意,因为①和②的合金丝长度不一样,存在两个变量 23、左 电阻Rx 断路 5.1欧24、(1)因为电压表并联在R 1两端,所以电压表测的是R 1的电压。

电阻R 1两端的电压等于通过R 1的电流I 1 x R 1的(2)因为在串联电路中,U 总=U 1+U 225、(1)通过R1的电流等于R1两端的电压除以R1的电阻所以(2)R 2的电阻等于R 2两端电压除以通过R 2的电流 I 2=2.5A-2A=0.5A26、(1)压力为0时,通过读图得知R 的电阻为100Ω 因此总电阻为R=100Ω+20Ω=120Ω(2)最大压力其实反映了电表的量程,而求压力其实就是求电阻 电流表的量程最大为0.6A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压力电阻的阻值为查表知此时压力为300牛(3)不改变量程而改变最大压力,其实就是在压力增大而电阻变小的情况下,通过电流表的示数不会变的太大。

因此,只需要在电路中增加一个电阻,或者降低电源电压,或者加大R0的电阻VAx IR U 8402.0===ΩVV V U U U 48-12-12===总AI VU R 23015111===Ω——Ω——Ω60305.0222===V U I R A I V U R 3.036120===Ω——Ω——Ω60366.0===VU I R ΩΩΩ4020-60==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