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器乐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潘从明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733000)
中国民族博览编辑部投稿邮箱1837441057@
【摘要】我国民族器乐源远流长,它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一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弘扬发展民族器乐对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民族器乐面临着很多问题,接受比例较低,市场空间狭小,民族器乐教育缺失,传媒空间狭小。
【关键词】民族器乐;现状;传统资源;对策;探索创新
我国民族器乐源远流长,它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一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弘扬发展民族器乐对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各国的西洋音乐在我国逐渐传播和推广。
在当前器乐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发展我国的民族器乐是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我国民族器乐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民族器乐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器乐的学习者较少,市场空间较小
西方各种器乐在我国的传播和推广,对我国民族器乐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冲击。
现在社会上欣赏和学习民族器乐的人很少,民族器乐的学习普及程度较低。
同时在社会上各种培训机构中,学习西方乐器比如钢琴、小提琴等的学生占了较大的比例,学习传统民族器乐的人较少。
同时为了追逐利益和市场,我国的民族器乐在改革的过程中把西洋音乐标准作为准则,丧失了民族器乐的特色和韵味。
2.民族器乐有待创新
当前我国民族器乐的教育主要在少数专业院校,在一般院校很少有机会对民族器乐进行系统的学习。
同时我国传统曲目资源的开发还存在很大问题,很多曲目还处在待开发的状态。
在对待传统曲目资源的态度上还缺乏创新,因此无法适应和满足当代人的审美习惯,从而会失去较多的学习者和听众。
在社会上,针对民族器乐的教育培训机构较少,这会使很多本来对民族器乐感兴趣的人找不到真正的学习环境。
3.民族器乐的传播力度和广度受限
虽然我国的各种传媒形势一直在探索和挖掘民族器乐,但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民族器乐因为受众较少因此传播的也越来越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中。
我国的民族器乐的播出时间较短,至于民族音乐的音像出版和乐谱出版方面数量很少,价格较贵。
因此在传播的力度和广度上受到很大限制。
二、民族器乐现状产生的根源
民族器乐的现状较为堪忧,发展民族器乐首先要研究当前现状产生的原因,总结如下:
1.西洋器乐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在加快全球化。
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西方器乐使普通大众的审美发生转移。
为了迎合普通大众的欣赏趣味,中国民族器乐抹
杀了个性,照搬西洋音乐的审美范式。
西洋器乐的冲击使得中国民族器乐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得到更好发展。
2.民族器乐创新不足
中国传统民乐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农业文明特征密切相关,农业社会文化的宗族血缘关系、地域割据性和文化封闭性,决定了传统民乐与特定文化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1]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的流动性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族器乐在这种情况下,还原原本本,不进行任何创新,肯定会使自己的受众逐渐减少。
3.思想上不重视
民族器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因为民族器乐的市场空间狭小,无利可图,从而很多人不愿意去学习民族器乐,学校不愿意开设民族器乐的专业,社会上没有相关的培训机构。
因此在当前社会中,民族器乐的重要性没有被认识,人们没有重视民族器乐的发展。
三、应对民族器乐挑战的对策
中国民族器乐在当前社会中要想发展,应对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市场,走向世界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民族器乐也应该以市场为依托,发展国内市场,走向世界。
民族器乐要逐渐探索适合当今传播环境的新应用。
在电视、电影、动漫等市场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民族器乐元素。
2.加快民族器乐改革
民族器乐的改革不仅仅是表面形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创作内容的变革。
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士投入到民族器乐变革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来。
要明确改革的方向,同时还要有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胆识。
同时还要吸取西洋音乐的优势和长处,但前提是要在继承传统民族器乐的特色下,使民族器乐的音色更为纯正,演奏更为科学,接受者更多。
3.加大民族器乐教育力度
加大民族器乐的教育力度是发展民族器乐的重要途径。
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鼓励支持相关院校开设民族器乐这一专业。
同时对社会上相关的培训机构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政策支持。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民族器乐教育内容,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同时虽然学习民族器乐的人数较少,但是在招生时也不能降低入学标准,要保证学生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为提高教育质量打下基础。
我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对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团结和合作,只有在各方努力之下,民族器乐才能发展,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6.
[2]王燕姿.关于民族器乐发展的几点认识[J].大众文艺,2011(8):67—68.
[3]于艳.中国民族器乐生存现状调查与分析[J].艺术评论,2010(7):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