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04[1]
交通规划04[1]
我国某城市的交通规划将家庭分作3*3*3=27类,出行率如下表, 某分区各类家庭的比例如表中括号中的数值,该分区未来规划年份 将有8000户居民,用上模型求该分区的出行量的预测值。
拥有车辆数 人口
人均收入水平
高
中
低
≤1
≤2
2.5(0.02) 2.9(0.05) 3.1(0.03)
交通规划04[1]
第四节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四、回归分析法
相关性检验:检验各个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或近似 线性关系。(删掉相关程度高的某些自变量)
3)预测效果测定 将现年以后的某一年的产生量实际值与同期预测值相比较即 可。
4.实际预测 说明
1)假定未来年的出行产生量与各因素的关系与现年相同。 2)基本条件:模型中各自变量的规划年预测值要容易求得
交通规划04[1]
第四节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2)调整系数法 一般认为所有小区出行发生总量可靠些,从而,将吸引总 量乘以一个调整系数。
二、增长率法
用其他指标的增长率乘以现状值,求出将来发生、吸引交 通量。
特点:可以处理原单位法和函数法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研究对象区域外的交通量预测)
交通规划04[1]
djk—分区j的第k类岗位数 wjk—分区j每个第k类岗位的单位时
间的平均吸引量,简称“吸引率”
交通规划04[1]
第四节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2)工作步骤 ① 岗位分类,按照用地分为六类:商业、服务业、学校、 制造业、办公楼和其它。预测规划年各用地的岗位数djk; ② 估算分区j第k类用地的岗位吸引率wjk ; ③ 计算理论吸引量;
交通规划04[1]
某地区交通规划中某些分区的货运出行产生量与其工业总产值、农 业总产值、基建投资量的数据,试建立货运出行产生量的回归模型。
样本号i
1 2 3 4 5 6 7 8 9 10
工业总产值 X1(亿元) 20.5 21.2 22.8 18.2 20.3 21.8 25.2 30.7 36.1 44.3
中等收入
1~3人
4人及 以上
3.7
5.0
高收入
1~3人
4人及 以上
3.8
5.1
1辆
5.2 6.9
7.3
8.3
8.0 10.2
2辆及以上 5.8 7.2
8.1 11.8 10.0 12.9
已知:低收入、无小汽车、每户3人100户;
低收入、无小汽车、每户4人200户;
中等收入、有1小汽车、每户4人300户;
高峰出行 非高峰出行
二、出行的度量单位
两种单位:人,车
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是以小汽车为标准,称为“当量小汽车 单位(pcu)”。(根据各种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所占车道空间进行 当量化换算)
交通规划04[1]
第一节 概述
三、出行发生的表达式
出行发生量、出行吸引量、出行生成量 1、出行发生点、出行吸引点
由家出行:家庭端点就是该次出行的发生点 非家庭端点是它的吸引点
≥3
≤2
5.8(0.00) 6.8(0.(0.05) 7.7(0.03) 8.1(0.02)
≥4
7.8(0.09) 8.4(0.03) 9.0(0.03)
交通规划04[1]
不同类别家庭的平均出行率
收入
低收入
家庭规模
小汽车拥 1~3人 有率
4人及 以上
无
3.4 4.9
3
3.4(0.03) 3.7(0.024) 3.9(0.006)
≥4
4.9(0.028) 5.0(0.012) 5.1(0.00)
2
≤2
4.1(0.00) 4.8(0.075) 5.4(0.0755)
3
5.5(0.1) 6.1(0.25) 6.5(0.3)
≥4
6.9(0.05) 7.3(0.04) 8.0(0.01)
交通规划04[1]
运用原单位法预测将来的出行生成量。
交通规划04[1]
第三节 生成交通量预测
2、聚类分析法(Category Analysis Method)
首先用在美国Puget Sound地区交通调查中; 伦敦交通规划采用的就是类型(别)分析法。 基本思路:以家庭作为基本单元,把家庭按类型分类,求 出不同类型家庭的平均出行率。预测时用将来同类型家庭的 预测值乘以相应的出行发生率,求得将来的出行量。
❖ 单等位于时其间吸内引,量一;个但分对区整的个发对生象量区h 不域一,定单
→h,h→,h↙,s↙位时间的发生f总↓ 量应严格等于吸引总量
→s,↙o
↖s, → f,↓s, s ↖
交通规划04[1]
h
f
h
s
f
s
o f
h 发生点≠起点,吸引点≠讫点 ?? OD ≠ PA
交通规划04[1]
…... …...
的获取?
m-出行目的; S-属性(如人口、住 户、面积等)的类型;
N交s-通规类划0型4[1s] 的数量。
第三节 生成交通量预测
对于预测未来生成交通量,确定生成原单位 的将 来值是一个重要课题。通常方法:
直接使用现状调查得到 现状调查的原单位乘以其他指标的增长率来推 算,即增长率法 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为函数法。通常来预测 不同出行目的的原单位,影响因素可以采用年 龄、性别、居住性质、收入等。
第三节 生成交通量预测
3、个人分类方法
基于家庭的分类模型的一种方法。 特点:基于个人
样本数较家庭模型少 易考虑人口统计的变化 少家庭因素,容易预测 家庭间影响无法考虑
交通规划04[1]
第三节 生成交通量预测
3.总结
生成交通量通常作为总控制量,用于预测和 校核各个交通分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考虑预测精度和方法合理性,多建议采用原 单位法
交通规划04[1]
第四节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三、聚类分析法
1、出行发生交通量预测(同出行生成预测) 2、出行吸引交通量预测
主要用于人员出行的吸引量预测,以工作岗位或用地面积 为分析单位。
决定一个岗位对交通的出行吸引量的主要有两个因素:岗位 类型和分区交通通达程度。
1)模型
理论吸引量: 实际吸引量:
…... …...
…...
…...
吸引交通量
发
…...
生
交
…...
通 量
生成交通量
交通规划04[1]
第二节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影响因素
一、土地利用
交通与土地利用互为因果关系。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产生 不同的交通出行。
住宅是重要的交通发生源 公共设施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二、家庭
家庭是构成人们出行的基础,与家庭相关的影响交通生成 的因素较多。
非由家出行或货物出行:起点就是该次出行的发生点 讫点就是其吸引点
2、量化 出行发生量:由家出行的全部家庭端点数与非由家出行和
货物出行的全部起点数 出行吸引量:由家出行的全部非家庭端点数与非由家出行
和货物出行的全部终点数
交通规划04[1]
h
f
h
s
f
s
o❖ 一个分区中,住宅量越多,发生量就越
f
多,而非住宅建筑越多,吸引量就越多
1、家庭规模和人员构成(老人、幼儿,年轻夫妇) 图1 交通是人的活动的函数。
2、年龄、性别 图2、图3
交通规划04[1]
第二节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影响因素
二、家庭
3、车辆拥有率 区域内所拥有的汽车台数、各个家庭拥有的自行车数量等 是影响交通产生的重要因素。 1)出行需求高的人购买车辆,出行次数多 2)有车后更易诱发出行 4、职业、工种 图4 5、其他
④计算修正吸引量。计算全市理论吸引量之和,并将其与 总产生量比较,满足误差范围为3%。
交通规划04[1]
第四节 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
地区区域的吸引交通量预测
对于地区区域人员出行,其分析方法与城市区域基本相 同,但由于规模大,岗位数难以统计或预测,一般以非住 宅建筑面积为分析单位。
另外,具体分类有所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员出行目的主 要有旅游、外出打工、求学、出差、其它等。因此,应该 将一个分区分出各种类型用地面积,如旅游、高校、商贸、 工矿、新建筑开发、其它等。
某交通小区有172家独户住宅,287家集体住宅, 550家公寓房屋,其产生率分别为:2.38、2.38、 2.31车次/户;另有40000m2商业中心,平均每 1000m2有2.2个雇员,其吸引率为1.82车次/雇员。 用原单位法计算该小区的出行发生量与吸引量。
设某区域现在共有500户家庭,其中250户每户拥有 1辆小汽车,另外250户没有小汽车,有汽车家庭出行 生成原单位为6.0次/天,无汽车家庭为2.5次/天。假 设未来所有家庭都有1辆小汽车,家庭收入和人口数 不变,用增长率法求出规划年的出行发生量。
第三节 生成交通量预测
常用方法:原单位法(又称生成率法)、类型分析法、个 人分类方法、回归分析法,另外还有增长率法。
1、原单位法
一、用居住人口或就业人口、住户的人(户)平均的交通 生成量推算的个人(住户)原单位法,
二、是以不同用途的土地面积或单位办公面积平均发生的 交通量来预测的面积原单位法。
如预测不同出行目的m的生成交通量的方法:
1)假设
家庭出行有其地理位置及其家庭属性决定; 在同一类型的家庭中,各家庭出行次数基本相等;
各类家庭的出行率一直到规划年都是不变的; 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
交通规划04[1]
第三节 生成交通量预测
2)工作步骤
① 家庭分类:参照国外情况,考虑国情 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 伦敦,澳大利亚,上海 ②确定出行率:分层随机抽样法,统计得出整个对象区域的值 ③计算各类型家庭数目预测值: ④计算出行生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