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豌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豌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豌豆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豌豆适宜凉爽的气候。

在纬度25°~60°N低海拔地区和0°~25°N 或S的高海拔地区都有种植。

豌豆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2℃,最适温度为6~12℃。

豌豆幼苗能耐短期零下3~6℃的霜冻危害,甚至植株全部冻僵,日出后仍能继续生长。

营养生长期内气温以12~16℃为宜,生殖器官形成及开花期间以16~20℃为宜,结荚期以18~22℃为宜。

豌豆对高温胁迫最为敏感的时期在群体开花后5~10天。

豌豆从种子萌发到成熟需要≥5℃的有效积温1 400~2 800℃。

适宜的土壤pH为6.5~8.0。

以在微碱性土壤上生长最好,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其固氮能力,特别是根瘤菌能抗pH高达9.5的碱性。

1.生长发育蔓性种分为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

在一般情况下,发芽期约10天左右,幼苗期10~15天,抽蔓期25~30天,开花结荚期80~90天,矮生种和半蔓性种则无抽蔓期或只有很短的抽蔓期,开花结荚期较短。

豌豆的种子有圆而表面光滑的,为圆粒种;近圆而表面皱缩的,为皱粒种。

颜色有绿色和黄白色。

豌豆的荚果有硬荚和软荚两种。

硬荚种的荚壁内果皮有纸状的厚膜组织,成熟时此膜干燥收缩,荚果开裂。

软荚种无此膜,成熟时不开裂。

荚果发育时,初是豆荚的发育,在谢花后8~10天大多数豆荚便停止伸长,这时种子才开始发育,嫩荚应在这个时候采收。

过时则豆荚的纤维及种子的淀粉均增加,品质变劣。

一般开花至嫩荚
采收约需15~20天。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豌豆为半耐寒性植物。

圆粒种的种子在1~2℃时开始发芽,皱粒种的种子在3~5℃开始发芽。

种子发芽最适温为18度20℃。

温度低发芽慢,如在4℃时,48天才发芽,在18℃时则3天便发芽。

苗期温度稍低,可提早花芽分花,温度高特别是夜温高,花芽分化节位升高。

开化结荚期间以良好的光照和15℃左右气温为宜。

开花期遇短时间0℃低温,开花数减少,但开了的花基本上能结荚。

花和嫩荚都不耐低温,轻微的冰冻即受害。

也不耐高温,超过25℃以上,生长不良,结荚减少。

夜高温影响尤甚。

采收期间温度高,成熟快,但品质和产量都降低。

(2)光照
豌豆为长日照蔬菜,南方栽培的品种多数对日照长短要求不十分严格,但在长日低温下,促进花芽分化。

多数品种的生育期在北方比南方短,南方品种北移都能提早开花结荚,这主要是北方春播缩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故在北方豌豆的生育期,早熟品种为65~75天,中熟品种为75~100天,晚熟品种为100~135天。

豌豆在结荚期既要求较强的光照和较长的日照,但切忌较高的温度。

(3)湿度
豌豆根系较深,稍能耐旱,而不耐湿。

播种后湿度高,容易烂种;
生长期内排水不良,容易烂根。

土壤含水量在11%以下不能受精或籽粒不发育,子房和荚果都停止生长,空荚和秕荚多。

土壤含水量降低到9.7%,空气湿度54%时,花迅速雕萎,所以土壤和空气干旱是落花的主要原因。

开花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60~90%,湿度在60%以下,开花减少。

在荚豆生长期如遇高温干旱,会影响荚果纤维提早硬化,而使过早成熟,降低品质和产量。

(4)土壤和养分
豌豆对土质的要求虽不严格,但以疏松含有机质较高的中性土壤较适宜,土质疏松有利于出苗和根瘤菌的生长发育。

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易发生病害和降低结荚率,一般以pH6~7.2为适宜。

豌豆虽有根瘤能固定土壤及空气中的氮素,但在苗期仍需要一定的氮肥,且豌豆本身含氮量高,所以氮、磷、钾的比例为4:2:1。

在栽培中注意施用磷肥和根瘤接种,以提高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