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方案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实践学时:20学时实践学期:二年级适用专业:全院所有专业选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课程实践目的与要求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时代最新信息,突出该课程的实践性、政治性和科学性较强的特点,增添新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理论视野;使学生真正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基础理论,并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学生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努力做到对国情、省情、院情的了解,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学会查阅资料、上网查阅、分析和利用资料,撰写论文等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1、通过与工人、科技工作者、社会各类劳动者的广泛接触中,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正确认识对社会经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消极的一面,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加深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2、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所学到的知识,以一个确定的社会调查题目或社会实践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篇比较完整的实践报告,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辩证地、客观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和认识社会现实问题,以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目的,锻炼在社会交往中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3、要求学生从实践教学中学会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看社会现实问题,以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项目、内容、属性及学时分配注:实践属性:演示、验证、设计、综合三、实践报告要求为了提高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选题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内容相关,采用社会调查报告、研讨、学习原著、参观访问、社会实践论文、观看录像等形式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认真思考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对社会、国家及民生问题的关注程度。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以3人为小组并确定1名组长,要求学生根据社会调查的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采访笔记,并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等进行一定深度的实践调研活动,经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和分析,摹写一篇真实、客观、可信、反映个人看法与见解的社会实践总结或调研报告,字数不少于1500字。
(具体社会实践调查要求附件一).2、专题研讨学生专题研讨以3人为小组并确定1名组长,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理论联系实际,以自信的谈吐,得体的举止和简洁的语言,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所选的课题。
目的是从考察学生综合分析素质能力出发,在数据、信息材料的收集、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服装、专题研讨形式以及学生的组织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具体专题研讨实施方案见附件二).四、实践考核为了增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实践教学必须实行严格、规范的考核。
教师在实践考核的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研究,本部分占学期总成绩30%。
1、社会调查(1)课题研究的目的:通过社会调查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直观的感性资料,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有关情况。
通过社会调查有助于学生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的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通过调查研究,增强大学生与工农相结合的群众意识、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把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2)成绩评定: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的成果、态度或其他表现综合评定,并记录学生的实践教学成绩,占实践教学成绩的60%,期末一并纳入成绩评定。
2、专题研讨(1)学生专题研讨的目的:从考察学生综合分析素质能力出发,在数据、信息材料的收集、语言表达能力、课件制作、服装、专题研讨形式以及学生的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要求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理论联系实际,以自信的谈吐,得体的举止和简洁的语言,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所选的课题。
(2)评分标准:优(90分以上),观点正确,能较好地联系实际,结构完整,语言表达清楚,课件制作完整,服装整齐;良(80—89分):观点较正确,能联系实际,结构较完整,语言表达清楚,课件制作较完整、服装较整齐;中(70—79分):观点基本正确,联系实际一般,结构较松散,语言表达清楚,课件制作不够完整、服装不整齐;及格(60—69分):观点基本正确,联系实际一般,结构较松散,语言表达一般,课件制作不够完整、服装不整齐;不及格(59分以下):观点错误,联系实际差,结构较松散,语言表达不清,没有制作课件、服装不整齐。
占实践教学成绩的40%五、实践教学活动计划与学时安排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
学生专业班级的实践时间要列入计划,指导教师一般由本门课程的教师担任,特殊情况下也可聘请专业教师担任。
实践教学20学时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分散实践由学生个人自行进行,集中实践统一组织。
六、说明本大纲适用全院各专业学生。
编制:陈碧钦 2012日5月附件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要求政治理论教研室社会调查,是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社会现象进行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
一、社会调查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实本身,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事实,如实记录、收集、分析和运用材料。
是从事调查研究最基本的一条原则。
2.实证性原则:调查研究的结论及与此相联系的所有观点,都必须为真实、可行的资料所充分支持。
要调查报告以资料、数据为依据;要调查所产生的结论既来自于调查材料,真实可行,又要避免以偏概全,以局部的、零散的材料说明总体、全面的情况;尽量用定量资料说明观点。
在调查过程中要坚持对调查材料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在进行具体操作时,不能使用“也许”、“大概”、“差不多”等词句。
3.系统性原则:调查任何客观现象,都要从系统整体性出发。
调查研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把事物放在一个系统内,从整体来分析。
二、常用社会调查方式1、典型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选取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如个人、群体等进行全面、深入调查。
通过直接地、深入地调查研究个别典型,来认识同类事物的一般属性和规律。
2、重点调查:是通过对重点样本的调查来大致地掌握总体的基本数量情况。
3、抽样调查:是指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人或单位作为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研究来推论总体的状况。
抽样调查的调查对象一般要求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三、社会调查方法1.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
2.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
3.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
4.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四、社会调查一般程序1.准备阶段: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任务;明确课题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式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大纲等。
2.调查阶段: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收集有关的资料。
3.研究阶段:对资料进行审核、整理与统计,区分真假,保证资料的真实、标准、准确和完整。
在此基础上,对审核整理后的材料和统计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思维与加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说明事物的前因后果,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理论说明。
这是社会调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
社会调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
4.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应着重说明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过程、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说明。
五、社会调查报告(一)撰写步骤:1.确定主题:精心地确定和提炼主题,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关键。
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来加以确定材料取舍,结构安排,语言表达,标题拟定。
2.选择材料:要从大量调查资料中挑选出最能充分表现主题的材料,力求避免不加选择、不分主次的材料堆砌。
3.拟定提纲:提纲是调查报告的基本构架或骨架。
有了提纲可使调查报告通篇一致,首尾贯通,重点突出,逻辑关系顺。
4.写作初稿:当材料选好、提纲拟定之后,就可动笔撰写。
撰写时要按提纲进行,要一气呵成,不能写写停停,以免打乱思路。
5.修改定稿:一篇好的调查报告多是精心修改的结果。
修改报告主要从报告的主体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着手。
(二)撰写要点:1.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写作。
行文要开门见山、平铺直叙,用尽可能简单明快的字句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
无论是描述事物现状,还是论证研究结论,都应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2.叙述事实力求客观、准确,应避免使用主观或感情色彩较浓的语句。
力求叙述事实真实可靠,引用数据准确无误。
3.撰写报告,既要有篇的观念,也要有段的观念。
一份调查报告固然是一个整体,但篇中的段落也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4.调查报告的前言(绪言)部分,要写清社会调查的背景,社会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过程等方面内容。
5.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要真正起到收束全文的作用。
结论应是全文内容的归结。
(三)社会调查报告特点:1.真实性:要以事实为根据,不仅报告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要真实,就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过程、原因和结果也必须真实。
2.客观性:客观地反映事实,忠于事实,不带有调查者的主观随意性。
不能对客观事实随意引申,或不切实际地渲染。
3. 针对性:社会调查报告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调查研究一些社会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四)社会调查报告格式:1.标题要求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
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调查》等。
2、列出调查的主要内容,格式如下:调查时间、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调查人、调查分工:(以小组形式调查的要求)3.报告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