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液液萃取
4、萃取剂的物理性质
1)萃取剂的密度
萃取剂与被分离混合物应有较大的密度差 2)界面张力 界面张力较大时,有利于分层;界面张力过大,难以使两 相混合良好;
界面张力较小时,两相难以分离。 首要考虑的还是满足分层的要求。 一般不选界面张力过小的萃取剂。 3)粘度 粘度小对萃取剂有利
5、一般工业要求
化学稳定性、不易聚合、分解,有阻垢的热稳定性, 抗氧化的稳定性,对设备的腐蚀性小,无毒,来源容易, 价格便宜等
kA值愈大,萃取分离的效果愈好。
2)分配曲线
y A f ( x A ) ——分配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K
A完全溶于B及S中,而B、S不互溶或B、S部分互溶(第1类物系)
A与B互溶,A与S及B与S部分互溶(第II类物系)
有两对组分部分互溶时的分配曲线
采用同样方法可作出有两对组分部分互溶时的分配曲线, 如上图所示。
4、温度对相平衡关系的影响
物系的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加大
T1<T2<T3
温度升高,分层区面积缩小
相图上两相区面积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物系本身的性 质,而且与操作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 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如图9-7所示,两相区的面 积随温度升高而缩小。若温度继续上升,两相区就会完全 消失,成为一个完全互溶的均相三元物系。此时萃取操作 便无法进行。 对同一物系,当温度降低时,两相区增加,对萃取有 利。但温度降低会使溶液黏度增加,不利于两相间的分散、 混合和分离,因此萃取操作温度应作适当的选择。
3、萃取操作的特点
•选择适宜的溶剂是一个关键问题 •两个液相应具有一定的密度差 •溶质与萃取剂的沸点差大有利
二、液液萃取在工业上的应用
1、液液萃取在石油化工中的应用
•分离轻油裂解和铂重整产生的芳烃和非芳烃混合物
•用酯类溶剂萃取乙酸,用丙烷萃取润滑油中的石蜡 •以HF-BF3作萃取剂,从C8馏分中分离二甲苯及其同分异构体
第7章 液液萃取
重点掌握:(1)萃取原理; (2)部分互溶物系的相平衡、分配 系数、选择性系数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7.1 概述
一、液液萃取原理
在欲分离的液体混合物中加入一种与其不溶或部分互溶 的液体溶剂,经过充分混合,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在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种单元操作。 溶质 A : 混合液中欲分离的组分 稀释剂(原溶剂)B:混合液中的溶剂 萃取剂S: 所选用的溶剂
x A xB xS 0.4 0.3 0.3 1.0
直角三角形相图
P点的横坐标表示萃取剂S的质量百分数
纵坐标表示溶质A的质量百分数
xS 0.3
x A 0.4
xB 1 x A xS 1 0.4 0.3 0.3
2、杠杆法则 ——萃取物料衡算的依据
2、萃取剂与原溶剂的互溶度
组分B与S的互溶度影响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分层面积。
Emax
Emax
B、S互溶度小,分层区面积大,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
高浓度ymax’较高。 B、S互溶度愈小,愈有利于萃取分离。
3、萃取剂的可回收性
被分离体系相对挥发度α大,用蒸馏方法分离; 如果α接近1,可用反萃取,结晶分离等方法。
分散的轻液
重液向下流 筛板 轻液 降液管 挡板 相界面 升液管 轻液向上流 挡板
重液
重液向下流
筛板 重相液滴 相界面
轻液向上流
轻液分散的筛板萃取塔
重液分散的筛板萃取塔
塔板上两相流动情况: 为保证筛板塔正常操作,应考虑以下几点: ① 分散相应均匀地通过全部筛孔,防止连续相短路而降低分 离效率; ②两相在板间分层明显,而且要有一定高度的分散相累积层。
5、 萃取剂的加入量应使原料与萃取剂的和点M位 于( )。 A. 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区 B. 溶解度曲线上 C. 溶解度曲线的下方区 D. 坐标线上
6、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A.分配系数大于1
)。
B. 分配系数小于1
C. 选择性系数大于1
D. 选择性系数小于1
1、B与S部分互溶时的单级萃取中,如加
入的纯萃取剂量增加,其它操作条件 不变,则萃取相溶质含量变小。( )
转鼓清洗通道栓塞
波式离心萃取器示意图
萃取设备的选择
选择原则: (1)稳定性及停留时间 稳定性差 — 停留时间尽可能短—离心萃取器; 伴有较慢的化学反应时—停留时间长—混合-澄清槽。
(2)所需理论级数
需理论级数少(2~3级)— 各种萃取设备; 需理论级数4~5级 — 转盘塔、脉冲塔和振动筛板塔; 需理论级更多 — 离心萃取器或多级混合-澄清槽。 (3)物系的分散与凝聚特性 物系易乳化,不易分相 — 离心萃取器; 物系界面张力较小,或两相密度差较大—重力流动式。
重液
转盘萃取塔
(5)搅拌填料塔
轻液出
重液入
1
2 3
轻液入
重液出
1.转轴 2.搅拌器 3.丝网填料
离心萃取器
优点:处理量大,效率较高,
提供较多理论级,结构紧凑,
驱动槽轮 机械密封
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
轻相进
重相进
缺点:能耗大,结构复杂, 设备及维修费用高。
轻相出 重相出
应用:适用于要求接触时间
短,物流滞留量低,易乳化, 难分相的物系。
2、萃取过程是溶质A从原溶剂B中转移
到萃取剂S中的传质过程。( )
计算题
1、某二元混合物含溶质A为40kg,组分 B为60kg,加纯溶剂S进行单级萃取, 萃取相中yAyB=3(质量比),kA=6,
kB=1/2,则脱除溶剂后可得萃取液量
为多少kg?
2、 某二元混合物含溶质A为40kg,组分B为 60kg,加纯溶剂S进行单级萃取,萃余液 中xA0=0.3(质量分率),=8,则萃取液 量E0为多少kg?
混合-澄清器
优点
① 处理量大,级效率高;
② 结构简单,容易放大和操作; ③ 两相流量比范围大,运转稳定可靠,易于开、停 工;对物系的适应性好,对含有少量悬浮固体的 物料也能处理; ④ 易实现多级连续操作,便于调节级数。不需高大 的厂房和复杂的辅助设备。 缺点
① 占地大,溶剂储量大。
② 需要动力搅拌和级间物流输送设备,设备费和操作 费较高。
•三点共线 M点:合点 D、E:差点 •线段成比例
● ●
例7-1
E
D ME E MD
E DM M ED
●
D
D EM M ED
二、三角形相图
1、溶解度曲线与联结线(共轭线)
1)溶解度曲线 共轭相: R相和E相
联结线(共轭线):RE
F
单相区 E M
R 两相区
2)溶解度曲线的实验方法
混溶点
R2 R1
R3
J E3 M3 E2 M2 E1 M1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辅助线的作法
辅助线 的作用:
求任一平衡液相的共轭相 K点: 临界混熔点或褶点 —特征是什么? R K E C3 C2 C1
• 2.临界混溶点plait point • 当三元混和液中溶质A的含量逐渐增加时,联结线长度逐 渐缩短,当联结线无限短,即当两个组成点重合时,溶液 变成均一相,相当于该系统的临界状态,称此点为临界混 溶点。 • 作法: • 延长辅助曲线,与平衡曲线交点P即为临界混溶点。 • 〖说明〗 • 由于联结线通常都有一定的斜率,因而临界混溶点一般并 不在溶解度曲线的顶点。 • P点将溶解度曲线分为两部分:靠原溶剂B一侧为萃余相 部分,靠溶剂S一侧为萃取相部分。 • 临界混溶点由实验测得,但仅当已知的联结线很短即共轭 相接近临界混溶点时,才可用外延辅助曲线的方法确定临 界混溶点。
3、分配曲线和分配系数
1)分配系数
组分A在E相中的组成 y A k A 组分A在R相中的组成 x A
yB kB xB
分配系数表达了某一组分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配关系。
kA值与联结线的斜率有关。
联结线的斜率>0 kA>1,yA>xA
联结线的斜率为0
kA =1,yA=xA
联结线的斜率<0
kA<1, yA<xA
一、三角坐标图及杠杆定律
1、三角坐标图
三个顶点:纯物质
三条边上的点:二元 混合物的组成 H点的组成为: H · C P S A F
D
x A BH 0.7
xB AH 0.3
B
E
G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一定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P点的组成为:
xA BC 0.4 xB SG 0.3 xS AF 0.3
2、在生物化工和精细化工中的应用
•以醋酸丁酯为溶剂萃取含青霉素的发酵液 •香料工业中用正丙醇从亚硫酸纸浆废水中提取香兰素 •食品工业中TBP从发酵液中萃取柠檬酸
3、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用溶剂LIX63-65等螯合萃取剂从铜的浸取液中提取铜
三、液液萃取的基本流程
单级萃取或并流接触萃取 多级错流萃取 单组分萃取
(4)生产能力
生产处理量小 — 填料塔或脉冲塔;
生产处理量大 — 筛板塔,转盘塔,混合-澄清槽等。 (5)防腐蚀及防污染要求 具有腐蚀性 — 结构简单的填料塔; 具有污染性 — 屏蔽性能良好的脉冲塔。 (6)建筑物场地要求 空间高度有限 — 混合-澄清槽;
占地面积有限 — 塔式萃取设备。
练习题 1、萃取的基本依据是( )。
液液萃取装置
一. 逐级接触式萃取设备
1. 混合-澄清槽
●操作方式:
a. 连续操作,如厢式混合-澄清槽 b. 间歇操作,混合器与澄清槽分开 ●搅拌方式: a. 机械搅拌,采用蜗 轮式搅拌器 b. 压缩空气搅拌
混合 — 澄清槽
(1)结构
重相 轻相
轻相
重相
1、基本过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