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诊断

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诊断

四、超声(USG):实时观察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及血流 信息,是心脏大血管疾病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五、核素检查(包括PET):心室造影,心肌显像。
第一节 心脏和大血管的正常影像表现
一、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X线平片是最基本和首选的检查方法,应尽量在立 位下进行 包括:后前位、左侧位、右前斜位和左前斜位
先心病
3. CTA:心血管三维成像
CT检查方法比较
血管CTA
常规CT 超高速CT 多层CTA
64层CT冠状动脉CTA
正常心脏大血管CT表现
SVC Te
RV RA AO
LA LIPV
AAO SVC
DAO
RV
SVI
RA
LV
LA LIPV
ARCH主动脉弓;T气管;e 食道;SVC上腔静脉;MPA 主肺动脉;AAO升主动脉; RPA右肺动脉;LPA左肺动 脉;LPV左肺静脉;DAO降 主动脉;RV右心室;RA右 心房;LA左心房;LIPV左 下肺静脉;AO主动脉根部; SVI室间隔
四、心血管造影
经导管用压力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并快速 连续摄影,以显示心脏大血管内部结构的解剖、 运动及其血流情况。分为常规造影和选择性造影
右心室造影 左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造影电影
播放
退出
左心室造影
心胸比率
T1+T2 T

0.5
T1 T2
T
影响心脏大血管外形的生理因素 1.生长发育 婴幼儿横径较大, <3周 心胸比率可接近0.6 7岁~12岁心胸比率接近0.5 2.体型及胸廓类型 3.性别 4.呼吸与膈肌高度 5.心动周期与心率 6.妊娠
小儿心
成人心
横位心
斜位心
垂位心PA)
心影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 心尖指向左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心右缘分为两段:上段为主动脉和上腔静脉合影,
下段为右心房 心左缘分为三段:依次为主动脉结、心腰(肺动
脉段、肺动脉主干)和左心室
(心膈角、心尖部、心胸比率)
心脏大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正位/冠状位)
AA SVC
RA
AA PA
LV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后前位)
AA SVC
RA
AA PA
LV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后前位)
2. 左侧位
心影自后上向前下倾斜
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升主动脉、右心室 漏斗部和肺动脉主干、右心室前壁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段为左心室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下腔静脉影)
AA PA
重点是心脏各房室增大及常见肺循环 异常的X线表现
通过图片简单介绍心包、大血管异常 的CT、MRI表现
教学目的要求
第6、7节课内容: 心脏大血管常见疾病 一、掌握以下常见病的影像学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法洛氏四联征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第8节课内容: 二、了解冠心病、主动脉夹层及肺栓塞的影像学诊 断 (简单介绍概念及影像表现)
6、肺门和肺纹理
后前位: 左肺门——逗号状 右肺门——横放人字形 左肺门略高于右肺门 △肺门影和肺纹理主要由肺动脉构成,肺静脉及
支气管次之。 △下肺野纹理多于上肺野、内粗外细、边缘清晰
右下肺动脉宽度≤气管横径
正常肺门与肺纹理
肺门和肺纹理
二、 CT表现
1.常规CT扫描:心腔、心包及大血管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2. 多层螺旋CT及电子束CT:心肌、瓣膜、冠状动脉、
左心室造影
右心室造影
主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
左冠造影
右冠造影
谢谢!
室间隔与中心X线接近平行,心室大致分为 左右两半,右前方为右心室,左后方为左心室 心前缘:上段为升主动脉、右心房,下段为右室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段为左心室
主动脉窗
主动脉窗
RA
LA
RV
LV
左前斜位
自后前位向右转600
右前斜位与左前斜位的比较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5、心脏大血管的大小
心胸比率:后前位心影最大横径(T1+T2)与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三维重建图)
心脏和大血管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X线平片:是心脏X线检查最基本的方法,显示心脏 大血管的外形轮廓及其位置、肺循环改变。
二、心血管造影:显示心脏大血管腔内的解剖结构及功能 动态变化,是有创检查。适应症范围在缩小。
三、CT、MRI:为断面成像,无影像重叠;功能成像。 近年来发展较快。
心脏与大血管
教学目的要求
课程安排:理论课6节、实验课4节 第1、2节课内容: 一、了解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包括检查的基本要求、检查手段及合理应用 二、掌握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主要讲述后前位及左侧位的正常投影 利用图片简单介绍CT、MRI及造影的正常表现
教学目的要求
第3节课内容: 三、掌握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胸廓最大横径(T)之比。成人等于或小于0.5, 小婴儿可接近0.56,至学龄期与成人相同
此方法受体型及横膈位置的影响较大
心影最大横径:于脊柱中央画一垂直线(中
线),自心脏右缘与心脏左缘最外侧点分别向 中线作垂直线(T1+T2)
胸廓最大横径:通过右膈顶的左、右两侧肋骨
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T1 T2
T
正常心脏大血管CT表现
三、MRI表现
扫描序列:心电门控+SE T1WI序列 梯度回波电影序列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信号特点: 1.SE T1WI序列:心脏、大血管低信号
心肌中等信号 纵隔脂肪高信号 2.梯度回波电影序列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心脏、大血管高信号
SE T1WI序列 梯度回波电影
心脏大血管生理解剖简介
1.心脏的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左右心腔被间隔分开:房间隔、室间隔 房室之间有房室瓣:二尖瓣、三尖瓣 左室—主动脉:主动脉瓣 右室—肺动脉:肺动脉瓣
2.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静脉血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动脉血
多层螺旋心脏大血管CTA (三维重建图)
RV
LA LV
左侧位
AA PA
RV
LA LV
左侧位
3. 右前斜位
心影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 心前缘:自上而下依次为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
肺动脉、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端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下端为右心房








右前斜位
LA RA
AA PA RV LV
自后前位向左转450-600
4. 左前斜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