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脏及大血管的影像诊断

心脏及大血管的影像诊断

各部位造影的的注意要点:
心 血 管 造 影 角 度 投 照
DSA :
特点:造影剂的量或浓度可以适当减少 方法:IV DSA(周围静脉法、中心静脉法)
IA DSA(选择性、非选择性) 不足:受移动伪影干扰
心 室 造 影
心脏角度投照
右前斜位 长轴斜位 四腔位
肺动、静脉造影(正位)
冠状动脉造影
第二节 心血管造影和DSA
心血管造影:
为复杂、有创并有一定危险的诊断操作。 提供确切的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诊断。
心导管检查项目: 1.测各部位的压力; 2.测各部位的血氧含量及血氧饱和度; 3.计算心排血量及分流量与血流阻力; 4.观察导管走行途径; 5.进行进一步检查及治疗。
造影剂的要求: 造影注意事项: 1)常规碘过敏试验;
的分析,主动脉疾病的鉴别。 3.食管钡餐检查:了解食管与心脏大血管的关
系,胃泡与心脏的相对位置。 4.其他:a)心包注气.
b)胃泡注气.
正常肺门体层摄影
心脏大血管与食管的关系:
1.主动脉弓压迹: T3水平食管左缘。
2.左主支气管压迹: T5水平上下食管左缘。
3.左房压迹: 支气管压迹下方食管左缘, 压迹较浅、较长。
❖ 超声:(第四章 第1-3节 另有课时讲解)
二维超声、声学造影、彩色多普勒、三维超声
❖ 心脏的核素检查:(第五章 另有课时讲解)
心血管疾病全面影像学诊断信息应包括
1.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的形态变化(冠状动脉分支 的解剖);
2.提供心脏的功能(心室及瓣膜的运动功能、血 流状态);
3.心肌灌注、代谢及对负荷试验的反应; 4.心脏结构的组织学特性。
心脏及大血管 的
影像诊断
前言
复习心血管的解剖:
心脏A-P位
心脏P-A位 体-肺循环
心脏及大血管的影像检查方法:
❖ X线检查: (第一章 第1、2节) 普通检查、特殊检查、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 DSA
❖ CT检查: (第六章 第1-3节) 普通平扫、增强扫描、螺旋扫描、电子束CT
❖ MRI检查:(第六章 第4-6节) 常规扫描、梯度回波、MR心脏电影
2)注意过敏反应; 3)过敏的处理。
造影适应症:
1)碘过敏试验阴性,无急性感染及风湿活 动; 无肝、肾及心功能不全;
2)临床疑难病例,需提供详细解剖诊断和 血液动力学资料;
3)术前制定造影计划及抢救措施。
造影方法:
右心造影(心房、心室) 左心造影(心房、心室) 主动脉造影(胸主动脉、腹主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DSA
IV DSA
IA
DSA
小儿心脏
成人心脏
2. X线摄片:四个标准体位 P-A位了解心胸概况及肺血;RAO(吞钡)了解右
室流出道及左房的情况; LAO了解各房室及主动脉情 况;LAT(吞钡)除右房外的其它结构。
P-A 位:
RAO 45°
LAO 60°
LAT
特殊X线检查:
1.记波摄影:记录心脏的搏动情况。 2.体层摄影:观察钙化,异物定位,诊断方法
第一节 普通X线检查
常规检查: 1.透视:
优点 1)转动体位,观察各房室及大血管的情况以及相互关系; * 了解心脏钙化的部位 ; 2)观察心脏及大血管的搏动、心律、心率; 3)了解呼吸对心脏大血管的影响; 4)了解胸肺疾病对心脏及大血管的影响。 缺点 1)影像清晰度差,对血管纹理的微细变化观察不理想; 2)不能留下客观记录; 3)结果易受检查者水平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