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保守主义
(2)尼斯比特:从国家的过分扩张和个人的 无限张扬两个方面批判现代性,认为‚中 间性社群‛的衰落是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根 源; (3)贝尔对现代性的批判 (4)沃格林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三章
第一节
二、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二)二战后保守主义的新发展
3.主要反对福利国家政策和文化中的 自由化政策 4.保守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宪政和传 统的宗教伦理观念。
第二章
第二节
“在保守主义看来,通过 历史的方法最能充分地了解社 会现实,在我们知道我们曾在 过哪里之前,我们不可能知道 我们现在在何处,更难以知道 我们将向何处去。” ——Robert Nisbet
第三章
第二节
一、有机社会与历史传统
(二)社会有机论
1.社会有机论是其历史观的基础; 2.社会在制度的结合和功能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都 是有机的;
第三章
第二节
五、财产和生命
(一)传统保守主义坚持私有财产的重要性, 甚至比生命权更重要 这一主张的背景是现实中财产权和生命权发生 冲突。尼斯比特认为:生命只是一种原始的东 西,仅仅是文明的生物基础,而我们相对于动 物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与我们的所有权,即 财产权相联系。
案例:约翰是某银行的职员,一天上班时,一帮抢 匪闯入银行,用枪逼着他把钱交出来,约翰为了 活命照办。你认为,约翰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呢?
第三章 (二)二战后保守主义的新发展
第一节
2.对当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精神——现代 性普遍提出质疑。 (1)何谓现代性? 现代性从文艺复兴肇始、经由西方现代 化的完成、以科学-技术-工业-市 场为保障和载体得以传播。其核心是 人类的主体性和个体的主体性,在哲 学上则以主、客二分为基本预设。
第三章 (二)二战后保守主义的新发展
(三)反对变化
1.既定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是活力的来源; 2.从进化论出发,认为任何个体都不具备造就物种 的能力; 3.历史是一种自然选择的力量。
第三章
第二节
二、成见的意义和理性的局限
(一)成见的意义
1.人类事务需要与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方 式,它既来自纯粹逻辑,也来自情感、情 绪和经验,这就是柯克所说的‚成见‛ 2.成见是整个认识、理解和感觉方式的精华, 是存在于传统的权威和智慧在个人精神上 的集体体现
第三章
第二节
二、成见的意义和理性的局限
(二)理性的局限
1.理性主义经由个人主义方法的扩大,会导致 政治上的强制; 2.理性主义易于导致政治空想,而忽略了亲知 3.理性主义知识论的后果之一是走向暴政。
第三章
第二节
三、权威与精英政治
(一)精英论
1.传统保守主义反对人民主权,主张精英统治。 莫斯卡:统治阶级论 帕累托:按个人能力大小将人分为精英和大众; 米切尔斯:寡头统治是自然的趋势。 ‚少数精英不但可以控制政治,而且他们不受多 数的控制。历史进化嘲笑一切为了预防寡头统治 而实现的手段。如果法律通过以控制领导的权力, 那么先衰弱的将是这个法律,而不是领导者。‛ ——米切尔斯
第三章
第三节
一、民主的危机与能者统治
(二)贝尔:“后工业社会”与能者统治 1.后工业社会是一种‚全国性社会‛ 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通讯、交通上 的飞跃式变革,使美国社会形成了‚全国性‛ 社会。一是全国性问题频繁出现,二是原来 地方层次的大量社会问题变成全国性的。全 国性社会的后果之一是平民政治的兴起。 2. 后工业社会是一种公共社会。
第三章
第二节
四、自由与平等的对立
1.自由与平等之间内在的绝对的不相容是保守主义 的基本立场,他们反对平等,主张自由; 2.自由,首先是社群获得其应得的自治权的权利。 因此,保守主义着重中间性社群,如家庭、阶层、 共同体、行会、社团等。 3.中间性社群对其成员所提出的要求不是专制,而 是意味着对个人自由所必需的强化手段。因此, 传统保守主义反对一切解放运动。 4.反对自由主义的平等观,认为社会分化和等级制 对于自由的重要性不亚于自由对秩序的重要性。
第三章
第二节
五、财产和生命
(三)坚持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对经济社会事 务的干涉
柏克认为,政府的权力只能用来防止罪恶,而不是 从事慈善;慈善是家庭、邻里和教会的义务,而 不是政府的职能。
(四)在财产形式上,强调土地和硬财产的重 要性,抵制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技术结构
只有硬财产才能使个人与社会建立‚休戚与共‛的 联系,形成个人高度的社会和经济责任感,而流 动、流通的和货币形式的财产只会分裂社会,鼓 励中产阶级的野心。
第三章
第二节
六、社群、宗教与道德
5.强调教会和基督教道德的重要性。
尼斯比特认为,宗教赋予政府职能以神圣性、赋予政 治的或社会的联系以神圣性,而且,强大的教会 是对政府权力的一种必要的遏制。 另外,宗教也是个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柏克:‚宗教是人的堡垒,没有它人就会陷入莫测的 并因而是敌对的世界。‛ 托克维尔:一个人缺乏信仰,他必定是不独立的,而 如果他是自由的,他就必定有信仰。 所有柏克式的保守主义者都坚持政治统治与道德无关。
第一节
1.形式多样、流派众多
(2)保守主义的不同主张
◆新保守主义、传统保守主义和自由保守主义都对福
利政策不满、反对政府的过度管制和开支,但新保 守主义并非完全否定福利政策,而是将其限定在一 定范围之内;
◆自由保守主义认为经济最重要、传统保守主义认为
文化最重要,二者都忽视政治;新保守主义则特别 重视政治尤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主张将自由民 主的价值观推广到全世界,欧美国家必须保持强大 的军事力量,有理由干涉其它国家的内政,促使非 西方国家的自由化和民主化。
第三章
第二节
五、财产和生命
(二)强调以家庭或机构为财产的单位,尤其 对古罗马和中世纪时期拥有财产权和家长 权的家庭充满怀念和赞美。
尼斯比特认为,在罗马法中,家庭的根本性和实质 意义就是财产尤其是不动产,最重要的是土地和 家长权,即对继承权的控制。 托克维尔认为,近代性的出现是从废除家庭财产权 和长子继承权开始的,导致家庭情感和父系地产 维护之间的紧密关系的断裂,其后果只能是个人 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泛滥。
第三章
第三节
新保守主义
本节将以美国政治思想家亨廷顿和贝尔 为关注对象,展开对新保守主义的评介。
从时间序列上看,新保守主义晚于传统保 守主义。 从精神旨趣上看,二者也有所不同。
传统保守主义一般带有怀旧情绪,而新保守主义 则能直面社会已经发生的变化,对前工业社会的价值 和秩序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说传统保守主义保守的 对象主要是农业社会中形成和延续下来的精英统治、 权威等级秩序、家庭财产权、基督教宗教道德传统, 那么新保守主义特别是美国的新保守主义保守的主要 是工业社会形成的一系列价值,包括一些传统的自由 主义价值,目的是防止美国和西方文明的衰落。
第三章 保守主义
第一节 保守主义的源流 第二节 传统保守主义 第三节 新保守主义
第三章
第一节
保守主义的源流
一、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二、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第三章
第一节
一、保守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保守主义的创立
Edmond Burke(1729-1797):保守主义的鼻祖 保守主义是针对法国大革命而产生的。柏克认为: 法国大革命最令人不能容忍的是蔑视教会和宗教, 应该保护教会和人们信教的自由;他强调社会发 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认为社会改革不能破坏传 统。柏克反对变革的依据是人的理性并不可靠, 理性的力量不足以自律,必须以传统、道德和习 俗等约束人们的行为。
第三章
第三节
一、民主的危机与能者统治
(一)亨廷顿:民主的危机 ‚美国民主政府的脆弱主要不是外部 威胁所引起的,尽管外部威胁确实存在; 也不是由于内部的左倾或右倾的颠覆引起 的,尽管这两种可能性也确实存在;而是 由于民主本身在教育水平高、积极性高参 与能力强的社会中的内在动态引起的。‛ ——亨廷顿:《二、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一)老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
1.有机论 2.精英论:反对平等、民主的扩张 3.怀疑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4.传统主义:市场和传统是弥补人的 理性的重要机制;维护家庭、宗 教、习俗、伦理、法律等传统内 容。
第三章
第一节
二、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特点
(二)二战后保守主义的新发展
第三章
第一节
1.形式多样、流派众多
(2)保守主义的不同主张
◆维护市场自发秩序、反对国家干预是自由保守主义、
传统保守主义和老保守主义的共同主张;
◆保守自由主义在文化上持自由放任态度,传统保守
主义和老保守主义则强调维护传统伦理道德和宗教 信仰的重要性;
◆新保守主义虽主张恢复传统的市场经济,但反对经
济至上主义,强调伦理生活的重要性;虽承认福利 国家是必然趋势,但主张严格区分福利国家和膨胀 的国家福利政策;虽不否定平等,但财产和收入平 等;虽不否定民主的作用,但主张把民主限定在政
第三章
第三节
一、民主的危机与能者统治
(一)亨廷顿:民主的危机 1.20世纪60、70年代,激进主义在世界范围内 盛行,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高涨; 2.政府用于福利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表明政 府的决策越来越受到民意的影响; 3.民主的泛滥导致民众对权威的蔑视。
总之,亨廷顿认为美国民主的危机民主过剩造成的。 因此,民主需要节制:一要限制民主的适用范围, 民主仅是产生权威的方法,二是公民一定程度上的 政治冷漠是民主顺利运转的必要条件。
第三章
第二节
三、权威与精英政治
(一)精英论
2.精英主义的依据来自其对大众心理的分析 大众是无知、懦弱、易于冲动而盲从的 法国思想家勒庞:大众心理的基本特征是无意识
第三章 (二)权威论
第二节
从权威与自由的关系看 柏克认为,权威先于自由,自由是秩序之下与美 德共存的价值; 自由问题与‚权威三角‛分不开,近代以来的自 然权利观使社会联系趋于断裂; 国家权力应仅限于公共事务,不应介入私人范围; 家庭、社群及政府均有来自上帝授予的主权 中间性社群的权威并非来自民选,主张间接民主 政府权力的扩张根源于以直接选举为特征的民主 制度,它有两个特征,一是民主专制主义,二是 民主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