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管理重点汇总(详细版)

电子商务管理重点汇总(详细版)

《电子商务管理》重点汇总一、主要概念和主要知识1、电子商务管理对象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商务活动,它包括生产、流通、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所有活动电子信息化处理。

电子商务管理的对象,也是电子商务的内容,揭示了电子商务的本质。

电子商务是传统商务活动的电子化、网络化,是以传统商务活动为基础的。

所以,电子商务即继承了传统的商务活动,又发展了传统的商务活动-----在网上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这种电子商务活动是其它活动无法替代的。

因此我们认为电子商务管理的对象就是电子商务活动。

2.1.1 横向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容从横向来看主要是体现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消费者)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内部之间的电子商务。

(1)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是指企业可以使用互联网或各种商务网络向供应商定货、接收发票和付款结算。

(2)企业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主要通过网上商品浏览、挑选,在线支付、配送等环节完成。

(3)政府对企业的电子商务。

指企业与政府部门的电子商务。

政府上网后通过政府服务网(GSN)提供各种行政应用和便民服务的同时,也直接参加电子商务活动,实施政府网上采购工程。

它包括信息发布、数据利用、政府采购等等。

(4)企业内部电子商务。

主要有员工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和员工与消费者等电子商务。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是利用企业内部网创建的电子商务活动2.1.2 纵向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容从纵向来看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的形成和电子商务管理的职能上。

企业的发展沿袭了历史,历史是发展的。

电子商务活动从产生到发展,都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基于EDI的商务运作全过程的电子化,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基于全球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电子商务,他们所从事的仍然是电子商务活动。

2、协同商务理论协同商务是基于Web 架构的应用,为企业(或机构)建立以“人”为中心,以企业的业务流程为“血脉”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信息平台来打通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节点:以使所有的信息达到充分的共享,使企业整个供应链上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开发、使用和增值。

协同商务具有协同的信息管理、协同的业务管理、协同的资源交互等特点。

协同商务是指企业内部人员、企业与业务伙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电子化业务的交互过程。

3、电子商务管理思想电子商务管理思想的实质是实现电子商务活动中以信息流为主导的资金流和物流的协同与和谐。

(三流协同)4、电子商务管理的性质3.1 电子商务的自然属性电子商务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商务管理是渗透电子商务活动的“三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相互协同和和谐的每个细节,是现代电子商务活动运行的不可或缺的一项规则。

二是电子商务管理对于现代电子商务活动具有特殊作用,只有通过电子商务管理,把电子商务活动中的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才可能使电子商务这一活动产生强大的经济活力。

3.2 电子商务的社会属性电子商务管理虽然它是一种新兴的管理类别,所管理的对象是更为抽象的信息、资讯以及不显现为具体经济形态的生产方式,但这些项目的产生仍然是建立在现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之上的。

无论经济形态如何变更、生产方式如何更替、交易办法如何多样化,它都必须统一在一个具体的社会制度之下,而不可能凌驾于基本的社会制度,诸如法律法规、经济分配、政治制度之上。

电子商务管理的社会属性就是其作为一种具体经济活动的管理方式,本质上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所奉行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是内涵一致的,都旨在维护经济活动更好的运行和发展。

3.3 电子商务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电子商务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一方面,电子商务管理的自然属性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须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之中;同时,其社会属性也不可能脱离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就会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

另一方面,这两个属性又是互相制约的。

电子商务管理的不断发展和革新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时,电子商务管理的社会属性必然对具体的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产生影响。

5、电子商务的管理体制电子商务管理体制是推动电子商务活动的管理机制、运用管理机制进行管理的各层的电子商务组织机构,以及保证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发挥作用的管理制度等三方面的统一体。

因此,它的构成要素是管理机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

6、电子商务活动要素①人②产品③客户④信息⑤资金⑥网络⑦时间7、电子商务管理的运行制度电子商务管理的运行制度是电子商务管理机构在运用电子商务管理机制时的约定,是电子商务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

包括电子商务组织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生产与物流管理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五大运行制度。

8、电子商务的组织形态企业组织形态的演变历史,主要经历了家庭手工劳动、工厂作坊、简单的工厂制度、股份公司、企业集团等多种组织形态。

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后,与电子商务活动相对应的组织形态就是电子商务组织,具体包括虚拟企业、企业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企业。

9、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营模式2.7、电子商务系统的运营模式①内部运营模式:(1)客户关系管理(CRM)模式(2)供应链(SCM,价值链)管理模式(3)知识管理(KM)模式(4)协同生产管理模式②外部运营模式:电子商务系统外部运营模式是企业各个运营模式及子系统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及服务提供商企业系统的外部集成。

企业利用这种集成可以持续有效地管理与客户、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商务关系,集成不同的商务、合作伙伴、渠道和社区,实时地访问新的客户、市场和信息,在企业之间形成双向和多元的协作,建立一种新的协作商务。

外部运营模式的典型:分散网络化运营模式分散网络化运营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电子商务系统外部运营模式。

分散网络化运营模式的运行目标,是利用不同地区的现有生产资源,把它们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的、超越空间约束的、靠电子手段联系的、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以便快速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新产品。

目前有三种类型:一主多从型、专有技术型、动态联盟型。

10、电子商务运行平台19、电子商务运行逻辑平台2.11、电子商务物理平台2.12、电子商务运行逻辑平台及关系运行平台: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需要自建、租用、借用的运行条件或设施。

运行条件或设施包括两类,一类是实物形式存在的物理运行平台,包括信息流平台和物流平台;另一类是非实物形式存在的逻辑运行平台,包括资金流平台,契约平台和认证平台。

信息流平台实质上就是指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过程中提供信息传输、存储、加工处理的网络设施和通道。

电子商务物流平台应该是一个能够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的物流网络,这个网络的架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流实体网络,指物流企业、物流设施、交通工具、交通枢纽等在地理位置上的合理布局而形成的网络,是整个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的基础。

物流信息网络,指物流企业、制造企业、商业企业通过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将上述物流实体进行连接而形成的信息网络。

可以说,物流信息网络是电子商务物流网络的神经系统。

数字化资金流平台:提供电子商务主体通过电子信用卡、电子钱包、数字现金等方式进行付款、转账、结算、清算等电子支付活动的网络平台。

契约平台:企业在从传统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为了借助和整合外部资源,保证这一具有虚拟性特征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合法性,而采用契约的形式来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新型合作形式和控制平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契约平台也就是合作平台。

契约平台:企业在从传统商务模式向电子商务模式转换的过程中,为了借助和整合外部资源,保证这一具有虚拟性特征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合法性,而采用契约的形式来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新型合作形式和控制平台,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契约平台也就是合作平台。

契约平台中的契约构成:按企业与企业之间契约关系的形成可分为内部契约、一级契约、二级契约等。

内部契约:企业与其内部员工之间以契约的形式规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工作规范等内容。

一级契约:企业与其合作对象进行双边谈判基础上形成的契约关系。

二级契约:企业的合作对象与其他企业进行谈判形成的契约关系。

认证平台:由于电子商务是以电子方式和网络形式进行的商务活动,通常参与各方互不见面,而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不仅涉及各方信息的交换,还涉及资金的流动,因此,交易各方身份的认证与安全通讯变得非常重要,需要有一个权威的、公正的、第三方的机构来调节和监督整个交易活动。

关系电子商务平台是指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需要自建、租用、借用的运行条件和措施,其中是非实物形式存在的运行平台也可以称为电子商务运行逻辑平台,它主要包括契约平台以及认证平台。

契约平台是指采用契约的形式来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一种新型合作形式和控制平台。

认证平台是指可以提供一个权威的、公正的、第三方的机构来调节和监督整个交易活动的平台。

两大逻辑平台的关系是:契约平台虽然包含内部契约,即企业与其内部员工之间以契约的形式规定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工作规范等内容,但是他主要的形式还是一级契约以及二级契约两种形式,即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

虽然契约平台让企业以及企业之间虚拟性特征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合法性,使得企业或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管理,但是却无法确认契约双方的合法身份确认,不能对契约关系的约束,仅仅是对形成契约以及契约的管理提供了更方便的条件。

所以,要保证契约的顺利进行,必须还要以认证平台的存在,对契约双方的身份进行认证,以及双方的契约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即使契约平台拥有再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满足企业之间复杂关系的管理也是徒劳无功的,反之如果单单有认证平台的认证、约束功能,缺少了可以提供便捷条件形成、管理契约的契约平台,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易量也随之大量减少,因而电子商务的优势也就削弱了不少。

11、电子商务战略管理2.13、电子商务战略的主要内容与相互关系美国经济学家艾戈•安索夫在1976年出版的《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中指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管理与公共政策教授乔治·斯坦纳在1982年出版的《企业政策与战略》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的一个动态过程。

战略管理主要关注如何规划、实施组织战略以保证组织有效实现自身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组织作为整体的功能与责任、面临的机会与风险及综合性决策等问题。

战略管理的特点(1)战略管理以企业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需要而制定。

(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