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学课件 5

动物营养学课件 5


3. 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
(1)动物种类与年龄(消化酶发育的时间效应) (2)日粮蛋白质种类与水平(底物诱导效应) (3)日粮矿物元素水平(酶激活剂) (4)日粮粗纤维水平(缩短消化时间)
(5)抗营养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 (6)饲料加工(热损害) (7)饲养管理(补饲、饲喂次数、饲喂量) (8)影响吸收的因素(AA平衡、肠粘膜状态)
2.球状蛋白
➢包括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组蛋
白、鱼精蛋白等。
➢这类蛋白质利用率很高,AA组成较纤维蛋白好,
但成本较高。 3.结合蛋白
➢是蛋白质部分再结合一个非AA的辅基。如核蛋
白、磷蛋白、金属蛋白、脂蛋白、糖蛋白等。
(二)蛋白质的性质
1. 酸碱两性:利用不同蛋白质等电点不同和在等电 点易生成沉淀的特点,常用作蛋白质的分离提纯。
二、蛋白质的组成
1、元素组成
C : 51~55% O : 21.5~23.5% N :15.5~8.0%
H:6.5~7.3% S : 0.5~2.0% 平均含量:
P : 0~1.5%
C:53% O:23% N:16% H:7% S:1%
CP = N÷16% = N × 6.25 (N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四、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4) 三大营养物中,Pr的热增耗(HI)最高,在 高温季节饲喂过多Pr加重热应激,不利于生产。 (HI: heat increment) 5) Pr过多,使大量 Pr在大肠中发酵、腐败,生 成三甲胺,引起动物腹泻,对生产不利。
五、单胃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1. 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终止于小肠
蛋白质营养
本章主要内容
1.蛋白质/氨基酸的基本概念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2.单胃动物、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代谢特点. 3.蛋白质/氨基酸营养价值评定方法. 4.如何提高反刍动物对NPN的利用? 5.如何有效提高单胃动物、反刍动物对饲粮蛋
白质的利用率?
一、基本概念
1.蛋白质:protein ,是指由AA组成的一类数量庞 大的物质的总称。
➢天然饲料中仅含L-AA;微生物能合成L-AA和D-
AA.;人工化学合成的是L-AA 或D、L混合物。
三、蛋白质分类及性质
(一)分类
纤维蛋白
蛋白质
球状蛋白
结合蛋白
胶原蛋白 弹性蛋白 角蛋白 清蛋白 球蛋白 谷蛋白 醇溶蛋白 组蛋白 鱼精蛋白
核蛋白 磷蛋白 金属蛋白 色素蛋白
糖蛋白 脂蛋白
三、蛋白质分类及性质
➢ 植物能合成自己所需的全部AA,而动物不
能合成其所需的全部AA,动物所需的AA须直接或 间接从饲料中获得。动物是异养生物,而植物是 自养生物。
AA的通式: NH2
R—CH—COOH
AA的类型
➢除Met外,L-AA生物学效价大于D-AA。 ➢大多数D-AA不能被动物利用或利用率很低。
➢因为:
# 动物体内缺乏分解D-AA的酶。 # D-AA不构成体蛋白质,它必须转化成L-AA 才能构成体蛋白质。
2.CP:将饲料中的含氮化合物统称为CP。包括真 蛋白质和NPN。
3.组成机体蛋白质的AA种类、数量,AA间的结合 方式、蛋白质本身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性质不同。 没有两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是完全一样的。 4.对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实质上是AA/小肽的营养。 从小肠层次讲,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没有 差异。
四、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4.提供能量、转化为糖和脂肪
Pr转化为糖、脂肪、能量的情况一般发生于:
➢饲料营养不足,能氮比过低; ➢CP含量或摄入过多; ➢饲料的AA组成不平衡
四、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Pr转化为糖、脂肪、能量既不科学,也不经济: 1)蛋白质价格高,由高价物转化为低价物不经济。 2) 过多的Pr氧化及其排泄均是耗能过程,Pr过多 造成能量利用率下降。 3) Pr分解、脱氨,使血氨含量上升,对各种代谢和 机体健康都有不利影响。禽痛风、脂肪肝。。。。
蛋白质 HCl 高级结构分解,肽链暴露
胃、胰、糜蛋白酶 内切酶使蛋白质分解为多肽
羧基肽酶、氨基肽酶 外切酶使之分解为AA/小肽
2.吸收
(1)部位:小肠上2/3部位 (2)方式: 主动吸收 (3)载体:碱性、酸性、中性系统
(4)顺序:L-AA > D-AA Cys>Met>Trp>Leu>Phe>Lys≈Ala>Ser>Asp>Glu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尿素CP = 46.7%×6.25 = 288%
二、蛋白质的组成
2.AA组成
AA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由于组成蛋白质的AA的数量、种类、排列顺序、
空间结构不同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因此,蛋 白质营养实际上是AA的营养。
➢现已发现200多种AA,但常见的构成动植物体蛋白
质的AA只有20种。
二、蛋白质的组成
2. 缓冲和维持渗透压:两性特征使蛋白质可作为体 内很好的缓冲剂,且由于其分子量大、离解度低, 对维持渗透压也有一定作用,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 稳定和平衡。
3. 变性:蛋白质是生物活性物质、在紫外线照射或 遇到酸、碱、热、金属盐、有机溶剂处理时,蛋白 质的一些物理和生物学性质会发生改变。一定程度 的变性有利于消化。
四、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1. 机体和畜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蛋白质是除水外,体内含量最多的养分,占 干物质的50%,占无脂固形物的80%。
2.机体更新的必需养分
动物体蛋白质每天约 0.25-0.3%更新,约6-12 月全部更新。
四、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3.是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1)血红蛋白、肌红蛋:运输氧 (2)肌肉蛋白质: 肌肉收缩 (3)酶、激素:代谢调节 (4)免疫球蛋白:抵抗疾病 (5)运输蛋白(载体):脂蛋白、钙结合蛋白等 (6)核蛋白: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
六、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瘤胃氮素循环——瘤胃中多余的NH3 会被瘤胃壁吸 收,经血液运送到肝脏,并在肝脏转成尿素。所 生成的尿素一部分可经过唾液和血液返回瘤胃, 再次被瘤胃微生物分解产NH3 。这种NH3 和尿素生 成的不断循环,称为瘤胃氮素循环。
1.纤维蛋白
➢ 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角蛋白。 ➢ 胶原蛋白:软骨、结缔组织 ➢ 弹性蛋白:弹性组织(腱、动脉) ➢ 角蛋白:羽毛、蹄、角、爪、喙、脑灰质、脊
髓和视网膜神经的Pr
➢消化利用率较低,AA组成不好(含有大量羟脯
AA、羟lys),酸、碱、膨化或水解处理后可提高利 用率。
三、蛋白质分类及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