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题一、选择题:绪论 1、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B),是数理统计学、教育学、心理学交叉学科。
A、数据统计 B、应用统计 C、测量统计 D、推断统计2、教育统计学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A)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和认识。
B、质 C、物 D、数 A、量3、教育统计学的内容包括(D)。
A、数理统计 B、生物统计 C、试验设计 D、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
4、计算统计特征量数,属于(A)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D、实验设计 C、多元分析5、列表归类属于(A)。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D、实验设计 C、多元分析6、预测某地的教育规模,属于(B)。
B、推断统计 A、描述统计 C、多元分析 D、实验设计7、检验普通班与实验班的成绩有无显著差异,属于(B)。
B、推断统计 A、描述统计 C、多元分析 D、实验设计8、通过抽查成绩来判断某校体育达标情况,属于(B)。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多元分析 D、实验设计。
9、预测某地教育规模,属于(B) A、描述统计 B、推断统计 C、教育统计 D、心理统计第一章常用的统计表与图10、相对次数分布表与简单次数分布表各有不同的用途,如何使用它们?(C) A、单独使用 B、联合使用 C、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 D、A,B,C,都不对11、能很快地看出各组次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及结构形态的图为(D)。
A、次数分布图 B、次数多边图 D、次数直方图 C、相对次数直方图 112、要求在横轴上最低组与最高组外各增加一个次数 f 为 0 的组的图为(A)。
A、次数多边图 B、次数分布图 D、相对次数直方图 C、次数直方图13、适合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的图为(B)。
A、线形图 B、散点图 C、圆形图 D、条形图14、适合于描述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的图为(D)。
B、圆形图 A、散点图 C、直方图 D、条形图15、适合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图为(A)。
A、圆形图 B、散点图 C、条形图 D、线形图用线段把相邻的点依次边接起来,边同横轴,构成一个闭合的多边16、形,这是(B)。
A、条形图 B、次数多边图 C、次数直方图 D、线形图17、有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为(C)。
B、次数多边图 A、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线形图18、根据累积相对次数分布可绘制出(C)。
B、累积次数分布图 A、累积次数曲线图 C、累积相对次数曲线图 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根据累积百分数分布可绘制出(D)。
19、 A、累积次数曲线图 B、累积次数分布图 C、累积相对次数曲线图 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根据累积次数分布可绘制出(B)。
20、 A、累积次数曲线图 B、累积次数分布图 C、累积相对次数曲线图 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 21、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是(B)。
B、线形图 A、散点图 C、条形图 D、直方图 22、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的图形为(A)。
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直方图 23、用宽度相同的长条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是(C)。
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直方图 24、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的图形(B)。
B、线形图 A、散点图 2 C、条形图 D、直方图第二章常用的统计参数 25、使用最普遍的一个集中量数是(A)。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加权平均数 D、众数 26、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叫(C)。
A、离中量数 B、差异量数 D、地位量数 C、集中量数 27、反映与描述一批数据的全貌及特征的量数是(A)。
A、特征量数 B、差异量数C、集中量数 D、地位量数 28、在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中,下列哪些符号适合于描述众数(D)。
B、X A、XC、MdD、M0 29、能提供各个数据在其次数分布中的位置信息的量数是(D)。
A、离中量数B、差异量数 D、地位量数C、集中量数 30、表示一批数据的代表值的量数是(C)。
B、差异量数 A、离中量数 C、集中量数D、地位量数 31、把差异量数和集中量数两相比后所形成的相对差异量数是(C)。
B、方差 A、地位量数 C、差异系数 D、离均差反映一个班级学生的某项能力测验结果,我们用的量数是(C)。
32、 A、特征量数B、差异量数 C、集中量数 D、地位量数描述某一年龄段儿童在特定标准化测验上的通常表现,我们通常用 33、的量数是(C)。
A、特征量数 B、差异量数 C、集中量数 D、地位量数 34、反映某国家或地区特定年龄段所有人的教育程度,我们用的量数是。
(C) A、特征量数 B、差异量数 C、集中量数 D、地位量数 35、概括一些竞技场合下各位评委对参赛选手进行评分的总结果,我们用的量数是(C)。
A、离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集中量数 D、地位量数 36、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是(A)。
A、算术平均数 B、中数 C、加权平均数 D、众数 37、教学评估中的分数合成用(C)。
B、中数 A、算术平均数 3 C、加权平均数 D、众数 38、多组数据平均数的合成用(C)。
A、算术平均数 B、中数 D、众数 C、加权平均数 39、计算三个学校英语测验总平均成绩用(C)。
A、算术平均数 B、中数 C、加权平均数 D、众数 40、许多顺序变量的观测结果适合采用的集中量数是(B)。
B、中数 A、算术平均数C、加权平均数D、众数 41、不适合做进一步代数运算的量数是(B)。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加权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数据分布中有个别异常值或极端值,计算集中趋势时一般采用(B)。
42、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加权平均数 D、众数 43、当次数分布的某端或两端的数据只有次数而没有确切数量,计算集。
中趋势时,一般采用(D)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D、众数 C、加权平均数 44、数据具有偏离中心位置的趋势时(B)。
A、集中趋势 B、离中趋势 D、回归系数 C、相关系数45、在许多情况下,为了更全面更客观地描述一种数据和比较两组数据,。
我们常常需要了解数据(A) A、离散程度 B、集中程度 C、相关程度 D、回归程度对两个班的语文成绩整齐程度进行比较时用(B)。
46、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 47、对几位射击选手的技术稳定性进行分析用(B)。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D、回归系数 C、相关系数 48、考虑每个数据与其中心位置的偏离情况的差异量数是(A)。
A、平均差B、方差C、标准差D、全距 49、差异量数大,说明数据偏离集中量数所在位置的程度也(A)。
A、较大 B、较小 C、无关 D、不变 50、一组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是(B)。
A、平均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全距 51、描写数据的离散趋势用(D)。
A、计算集中量数的办法B、计算相关系数的办法 D、计算差异量数的办法C、列表绘图的办法 4 52、差异量数小,说明集中量数的代表性(D)。
A、无关 B、不确定 C、较差D、较好两组数据的测量单位相同,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差太大,比较两组 53、数据的分散程度我们用(B)。
A、差异量数 B、差异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 54、两个次数分布的数据在测量单位上是不同的,比较两组数据分散程。
度我们用(B) A、差异量数 B、差异系数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 55、反映相对离散程度的系数是(B)。
A、差异量数 B、差异系数 D、回归系数 C、相关系数 56、比较 8 岁男童的身高的差异程度和体重的差异程度大小时,我们用(B)。
A、差异量数 B、差异系数 D、回归系数 C、相关系数 57、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叫作(C)。
B、差异量数 A、集中量数 C、地位量数 D、相关系数 58、表示数据在次数分布中所处的地位,可以用(A)。
B、差异量数 A、百分等级 C、相关系数 D、回归系数反映某个观测分数以下数据个数占总个数的比例的百分数,是(B)。
59、 A、百分等级 B、百分位数 C、四分位数 D、十分位数百分等级值具有(C)。
60、 A、可比性 B、可加性 C、可比性而无可加性 D、A,B,C 都不对 61、一个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哪个数是(D)。
A、平均数 B、集中量数 C、中位数 D、众数反映次数分布中各数据所处地位的量,叫(C)。
62、 A、集中量数 B、差异量数 C、地位量数 D、位置量数 63、如果百分等级 PR=80,与其相对应的百分位数读作第 75 百分位数,记作(A)。
A、P75 B、R75 C、PR75 D、A,B,C 都不对 64、差异系数是把差异量数和(A)量数两相对比后形成的相对差异量数。
A、集中 B、差异 C、地位 D、位置量数 65、对于两个连续的变量,譬如,父辈的身高和子辈的身高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D、点双列相关 C、双列相关 5 66、对于两个连续变量,譬如,学生的体重与身高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
B、积差相关 A、等级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 67、对于两个连续变量,譬如,不同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D、点双列相关 C、双列相关 68、对于两个连续变量,譬如,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与学业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B)。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若干名学生的普通话演讲比赛和命题作文比赛名次之间的相互关 69、系,通常用(A)。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若干名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课文朗读水平名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70、通常用(A)。
B、积差相关 A、等级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 71、若干名教师对学生书画作品评估的一致性,通常用(A)。
B、积差相关 A、等级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若干名教育专家对学生作文评估的一致性,通常用(A)。
72、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性别与某次数学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
73、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 74、体重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D、点双列相关 C、双列相关 75、研究人员取若干名学生参加某次数学竞赛成绩,计算竞赛成绩与性别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
A、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 C、双列相关 D、点双列相关 76、测验分数与学习经历(分为有与无)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用(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