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骨伤科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浅谈ppt课件
骨伤科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经验浅谈ppt课件
– 筋肉拘挛、风寒湿痹、关节不利者则予以舒筋活络。 用“补”、“舒”两法
1. 补气养血法 2. 补益脾胃法 3. 补益肝肾法 4. 温经通络法
精品课件
17
• 补虚扶正法
• 适用损伤后期,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筋骨的虚弱。 • 功效:补益气血、补益肝肾 •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十全大补汤、养血壮骨汤 • 补中益气汤:黄芪 人参(党参) 白术 炙甘草 当归 陈
• 和营止痛汤:赤芍 当归尾 川芎 苏木 陈皮 桃仁 续断 乌药 乳香 没药 木通 甘草
精品课件
13
• 2、接骨续筋法
• 适用损伤中期筋已理顺,骨位已正,筋骨 连接未坚,尚有瘀血未去。
• 代表方:续骨活血汤
• 续骨活血汤:归尾 赤芍 白芍 生地 红花 地鳖虫 骨碎补 煅自然铜 续断 落得打 乳 香 没药
10
• 4、开窍固脱法
• 抢救损伤昏厥两种急救的方法,损伤后神志不 清、昏迷不醒。
• 开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 固脱——独参汤、生脉散
•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
•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常用方,以体倦,气短,咽干, 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人参性味甘温,若属气阴不足, 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
15
• 4、舒筋活络法
• 适用损伤中期仍有瘀血凝滞,筋膜粘连,筋络 发生挛缩,关节屈伸不利。
• 代表方:舒筋活血汤
• 舒筋活血汤:羌活 防风 荆芥 独活 当归 续断 青 皮 牛膝 五加皮 杜仲 红花 枳壳
精品课件
16
三、后期治法(伤后6周以后)
– 瘀肿已消,但筋骨尚未坚实,功能尚未恢复,以坚 骨壮筋、补养气血、健脾胃、益肝肾为主
• 主证: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 仙方活命饮: 白芷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
角刺 穿山甲 天花粉 乳香 没药 金银花 陈皮 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
野菊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便秘者,加大黄以泻热通 便;血热盛者加丹皮以凉血;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
精品课件
• 注意事项:药性相当峻猛,临床不可滥用,对年老体弱 失血过多,妇女妊娠,产后及月经期间应当禁用或慎用。
精品课件
6
• 2、行气消瘀法:
• 损伤早期,伤后气滞血瘀肿痛或瘀血内停,但无严重的实 热闭结之症,不必攻下者。较常用的一种。
• 代表方:祛伤灵一号方(本院协定处方)、桃红四物汤
• 祛伤灵一号方:生地 炮甲 当归 川芎 桃仁 玄胡 赤芍 三七 等
疼痛严重者,加三七粉冲服;吐血者,加藕节、 茜草。
精品课件
14
• 3、调气和血法
• 适用于筋骨损伤中期,肿痛虽减轻,瘀肿未 消尽气血仍失调的病证。
• 功效:调和气血,祛瘀生新
• 代表方:祛伤灵二号方(本院协定处方)、 和营止痛汤
• 祛伤灵二号方:炮甲 当归 续断 骨碎补 生地 牛膝 川芎 赤芍
精品课件
临证时必须结合病人体质及损伤情况辨证施治
精品课件
4
一、初期治法(伤后1~2周)
– 气滞血瘀-----------------------“下”、“消” 1. 攻下逐瘀法
– 邪毒入侵-----------------------“清”
2. 行气消瘀法
– 气闭昏厥或瘀血攻心--------“开”
3. 清热解毒法
• 提示:此法临床使用普遍,此类方剂一般不峻 猛,但过用会耗伤气血,凡损伤气血虚弱,妇 女月经,产后期间必须慎用,长久使用留邪损 正,贻害不小。
精品课件
9
• 3、清热解毒法: • 适用骨伤瘀血化热,创伤感染,骨与关节感染等病证 • 代表方: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
• 五味消毒饮: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天葵子
以小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证治要点。 对瘀血留滞, 疼痛不能转侧者,可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以活血祛瘀止痛; 头痛头胀,目赤面红者,可加生地、丹皮、栀子、牛膝以清热凉血。
• 大成汤:大黄 芒硝(冲服) 当归 木通 枳壳 厚朴 苏木 川红花 陈皮 甘草
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津液不足者,宜 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润燥。
2
损伤三期辨证用药 第一、内治法
• 是通过内服药物达到全身治疗的方法,也 叫药物内服法。
• 整体观点出发,四诊八纲为依据,对皮肉 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运行的生理病 理关系加以分析,根据疾病的虚实、新旧、 轻重、缓急以及患者的内在因素,用不同 的治法实施正确的治疗。
精品课件
3
初期 中期 后期
调和疏通气血 生新续损 强筋壮骨
骨伤科中医临床辨证用 药经验浅谈
湘潭市中医医院 骨伤科
精品课件
1
中医骨伤科治疗骨伤疾病原则: 动静结合(固定与活动统一) 筋骨并重(骨与软组织并重) 内外兼顾(局部与整体兼顾) 病证合治(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相配合) 医患合作(医疗措施得到病人合作)
治疗方法:手法 手术 固定 练功 内外用药等
精品课件
4. 开窍固脱法
5. 补气摄血法
“瘀不去则骨不能接,瘀去新骨生”
活血化瘀疗法----中医治疗骨折的特色
精品课件
5
• 1、攻下逐瘀法: • 筋骨损伤早期气滞血瘀证,胸腹胀满,大便不通,肢体
瘀肿疼痛,胸肋腹伤的蓄瘀证。
•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大成汤。 • 桃核承气汤:桃仁 大黄(后下) 桂枝 甘草 芒硝(冲服)
• 代表方:复元活血汤、活血止痛汤
• 复元活血汤:柴胡 天花粉 归尾 红花 穿山甲 制大黄 桃仁 甘草
气滞较甚者,酌加木香、香附、青皮、枳壳以助行 气止痛;血瘀较重者,可加三七末,或酌加乳香、没 药以增强化瘀止痛之效。
精品课件
8
• 胸肋伤——血府逐瘀汤 • 腹部伤——膈下逐瘀汤 • 腰及少腹——少腹逐瘀汤 • 四肢伤——桃红四物汤 • 头面伤——通窍活血汤
精品课件
11
• 二、中期治法(伤后3~6周) 瘀阻未尽,以活血化瘀、和营生新、接骨续 筋为主,以“和”、“续”两法为基础。
1. 和营止痛法 2. 2. 接骨续筋法 3. 3. 舒筋活络法
精品课件
12
• 1、和营止痛法
• 适用损伤中期瘀滞肿痛尚未尽除,继用攻下法 又恐伤正气。
• 代表方:和营止痛汤
• 伤气为主——行气为主治疗
•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
• 柴胡疏肝散:柴胡 赤芍 枳壳 川芎 香附 陈皮 甘草
•
胀痛较甚者,酌加青皮、川楝子以理气止痛;心烦、口苦、苔黄、
脉数者,酌加丹皮、栀子、黄芩,清肝泻火;口干、目涩、舌红少津,
脉弦细者,酌加沙参、石斛、栀子、丹皮等清热养阴。
精品课件
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伤血为主——活血为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