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学基础最新版精品课件第1章
财政学基础最新版精品课件第1章
(三)竞争机制
2.竞争机制的作用有哪些? 竞争机制可以促进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以最少的劳 动投入形成价值并使之增值,改进技术,提高效率。 竞争机制可以促进社会供求平衡,生产者都必须关心 市场动向,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配置企业资 源,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有利于实现市场供求 平衡。
(四)风险机制
总结: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
(四)信息失灵
完全竞争市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信息是完全而且对 称的,买者和卖者都在确定性的情况下知道所有商品和 生产要素的质量、现在价格和未来价格。但现实生活中, 信息往往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而且获得信息要付出很 高的成本。信息的不完全、不对称以及相应发生的信息 成本会影响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 效率。
第一章 市场经济与公共财政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 运行机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掌握市场 失灵的概念及表现、市场缺陷的表现,重点掌握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政府职能和公共财政的内涵及任务。
街边的路灯和自己家里的房灯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 方便,路灯坏了我们走路可能摔跤,房灯坏了我们可能 碰壁。可是房灯坏了,我们总是会自己买灯泡及时更换, 但路灯坏了我们一般则只能抱怨。
现实中,总有一些厂商的行为在给别人 造成损害时不予补偿或给别人带来收益时得不 到回报,由此便产生了外部性。例如: 环境 污染的治理。
总结:外部性是条件之一是自由的、完全的、充 分的竞争。然而,当某一行业的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 就会出现规模收益递增和成本递减的问题,由此就会 形成垄断。垄断的本质就是对市场的控制。当垄断出 现时,垄断者可能会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以获取 高额利润,这必然会损害市场效率
提问:影响市场风险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1)市场竞争的规模。竞争双方所投入的竞争 成本越大,市场风险越大。
(2)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 度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在争夺市场占有率、提高销 售额和盈利率方面的抗衡状态。市场竞争越激烈, 竞争双方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
(3)市场竞争的方式。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职能按其属性可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和 社会职能。
政治职能,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维护和实行阶级统 治、保卫国家和社会安全的职能。它最集中地体现了 政府的阶级性质,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政府最主要 的职能之一。 经济职能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组织和管理 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 社会职能是指政府所具有的管 理社会事务的职责和功能。
(3)供求机制要充分发挥作用 的条件
供求关系能够灵活波动。只朝 着供给大于需求的方向背离,或是 只朝着需求大于供给的方向背离, 都不利于供求机制发挥其在市场运 行中的作用。
(三)竞争机制
1.什么是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指市场行为主体之间为获得最大利益而相 互制约、相互作用。市场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会促 进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 率的不断提高。
(4)对于宏观调控者来说,价格机制以价格总 水平的变动影响经济活动。国家根据价格总水平的 变化,采取调节货币供应量等手段,使价格总水平 符合宏观调控目标的要求。
(二)供求机制
1.供求机制的概念
供求机制是商品供求关系相互对立和影响,使供求趋 于平衡的运动。在一定的市场需求条件下,市场供给总量 是由整个社会生产能力决定的。社会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 买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当某一种商品需求大于供给时, 这个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刺激生产者增加产量,以获取 利润,一旦产量增加之后,市场价格又趋下跌,反之亦然。 供求双方相互矛盾、相互作用,使供求趋于均衡。
1.企业经营自主化 2.竞争平等化
3.经济关系市场化 4.经济活动法制化 5.宏观调控间接化 6.经济生活开放化 7.政府职能规范化
由于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如市场无力 调节公共产品、市场对外部影响无能为力、市场 调节下收入分配容易导致贫富悬殊过大等,仍然 需要利用计划手段来纠正市场运行的某些偏差。 因此,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调节并不排斥计划调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提问: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是从哪一年开 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有哪些? 不同历史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认识有何区别?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 机制结合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作为一个整体 概念,它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市场经济作为资 源配置方式的一般属性,又有受社会主义制度 制约的特殊属性。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是截然不 同的,但是市场和计划并不是截然对立和相互排斥的 概念。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市 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并不意味着一切经济活动都 完全听凭市场的自发调节。
(二)市场经济的特征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供给和需求配置资 源的经济。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运作规范 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 征:
有效率的市场要求商品在消费上必须是排 他的和竞争的,即当某个人对某商品付费后, 该商品就不能同时被他人所消费和享用。
总结:公共产品是最典型的市场失灵。
(二)外部性
外部性又称外部效应, 指某种市场经济活动中没 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 额外收益。如果是额外成 本就是负外部性,如果是 额外收益就是正外部性。
提问:举例说明优效品? 社会保险制度。
二、市场缺陷
完全竞争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 称为市场缺陷,即它所产生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状 态是不理想的。 提问:区别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 即使现实的市场能够严格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所有条 件,但其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好的。
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二)政府职能的发展阶段 从西方国家的历史看,政府职能经历了三个重 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夜警政府”阶段。 第二阶段为“全能政府”阶段。 第三阶段为“有效政府”阶段。 第四阶段为 “服务政府”阶段。
二、市场运行机制 (一)价格机制
1.价格机制的概念
价格机制是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同价格的相互 制约作用。供求对比变化,引起价格变动;价格 的变动又会引起供求的变化。正是在这种联系和 变动中,供求趋向一致,价格与价值趋向一致, 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实现。
2.价格机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作用
(1)对于生产同种产品的生产者来说,价格 机制传递着如何生产的信号。价格高于价值,增加 供给;价格低于价值,减少供给。供给量与价格水 平呈正比例变动。这种变动从深层次看,是生产者 通过价格机制比较生产费用和产出的效用,按照边 际成本等于价格的要求,确定自己的生产规模和生 产要素的投入量,获得最大利益。
2.引起供求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从微观上看,引起供给变化的主要因素包 括劳动投入量的增减、可供支配的资源、生产技术 水平、生产规模及其组织、市场竞争状况、自然条 件等。
(2)从宏观上看,引起供给和需求变化的主要 因素包括社会生产可供支配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 技术水平、社会生产总规模、社会劳动生产率、人 口数量及其结构、分配政策等。
(2)对于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来说,价格机 制传递着调整生产方向和生产规模的信号。在社会 分工条件下,各生产部门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反 映在价格上就是不同商品价格间的比价关系。任何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到整个价格体系的 变化,从而引导社会劳动和社会资金的流向,调整 产业结构。
(3)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机制传递着改变需 求方向和需求规模的信号。价格水平的涨落,影响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结构,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需求 规模。不同商品比价发生变化,会促使消费者寻求 替代商品,放弃或少消费高价商品,转向或多消费 低价商品。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概述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 概括地说,市场经济是各经济单位和个人依据
一定的市场规则,通过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 的一种经济体制。
重要提示: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提问:什么是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知识扩充:市场经济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是指经济条件的全部或绝大部分是在
道德危险就是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 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 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也可能产生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指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少的 一方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这种逆向选择 不利于卖方,也会不利于整个市场的交易活动。
总结:信息失灵会导致市场失灵。
(五)优效品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马斯格 雷夫提出来的,它是指对于某 些商品或服务,虽然社会评价 较高,但由于私人评价较低,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条件下, 易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
(一)宏观经济失衡 (二)收入分配不公 (三)经济秩序失范
第三节 政府职能与公共财政
一、政府职能 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的存在为政府的存在和政府 干预经济提供了必要条件。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 政府的作用是无时无处不在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 发展的各个领域,政府都在发挥着广泛的作用。
知识拓展:什么是政府
所谓政府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 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除极个别情况外,世界上所 有的政府都是由多层级组织构成的。
从纵向上看,政府被分为若干层级。我国有中央 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和乡级政府。
从横向上看,每一级政府都有众多的部门、机构 和单位。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依法对国家政 治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 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是国家 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 相互联系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各职能构 成的严密体系,行使职能的依据是国 家宪法和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行政权 力。
(3)在宏观调控上,把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 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 家是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代表,虽然也存在着国家、 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矛盾,但其长远利益、根 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把国 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协调起来,把局部利 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保证 市场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