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政学课件(新)(ppt 104)
财政学课件(新)(ppt 104)
第四章 政府与消费
第一节 公共产品 一、公共产品的性质 非竞争、非排斥性 二、公共产品的消费方式 公共提供、公共消费 三、公共产品的最适规模 无法确定,以民主决策的政治过程代替经
济过程。
第二节 私人产品
一、私人产品的性质 竞争性、排斥性 二、私人产品消费方式 私人提供,市场机制。 三、政府干预私人产品消费的原因 1. 纠正不合理的消费偏好; 2. 对公平的关注:公共提供、社会保障。
埃奇沃斯箱
资源边际替代率之间相等, 即生产中最低耗费实现最大产出。
三、交换效率(产品在消费者间的配置)
消费者的产品替代率之间相等, 即每种产品都能物尽其用。
四、产品组合效率
生产者产品边际替代率=消费者产品边 际替代率,即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应该 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
第三节 收入分配公平
一、公平的含义 规则公平、起点公平、结果公平 二、公平的衡量 贫困指数:贫困线下人口:总人口 吉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反映结果公
无知的面纱 不知道自己在未来竞争中的地位。 导致选择的不一致。
第三章 基本财政政策的分析
第一节 实证分析
过程、政策对结果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析
1.理论实证分析:以理论确立基本前提,用逻辑 推理的方法分析。
基本前提(1)生产要素增加引起产量增加; (2)产品增加使消费者效用水平提高;
第五节 公共生产
一、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 效率低下 二、市场竞争的公共生产 仍然有影响效率的因素 政府应该适当选择公共生产的范围,
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六章 政府与分配
第一节 收入再分配方式的选择 一、通过公共提供进行的收入再分 配:税收政策;公共支出项目。 低收入阶层的效用相对低 二、通过公共生产进行的收入再分配 集中计划和市场下的公共生产 三、通过社会保障进行的收入再分配
第三节 混合产品
一、混合产品的性质 私人产品—公共产品之间 二、具有排斥性和一定范围内非竞争性产
品的消费方式(桥梁) 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既定,取决于收
费管理的难易和需求弹性。 困难、弹性大—公共提供;反之,市场提
供。
三、不完全非竞争和非排斥性产品的 消费方式(教育、图书馆)
成为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公共卫生的责任由政府承担,他通过 公共生产公共提供,也可通过私人 生产公共提供,资金筹集主要靠财 政拨款。
鼓励引导私营经纪参与生产与竞争, 公立与私立医疗机构并存。
三、医疗卫生的改革
现状:支出水平低;公共资源配置不 当;医疗保险面窄;费用支出急 剧膨胀。
改革: 1. 增加投入,调整结构; 2. 补偿机制改革; 3. 促进医疗卫生服务的多元化和竞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 1. 信息管制; 2. 质量管制; 3. 资格管制。 4. 三、公共管制中的问题 5. 政府机构的低效率 6. 管制者的偏好缺陷 7. 以权谋私
第四节 外部效应 一、解决问题的市场化方法:科斯定理 明确产权 科斯定理的失灵:外部行为人不是一个;
外部效应不具排斥性。 二、外部成本(环境污染) 解决:1. 庇古税;2.公共管制。 三、共同资源问题 解决:使用权市场化 四、产业的互补性 解决:一体化
第二节 教育支出
一、政府的干预 二、消费方式、生产方式、资金筹集 义务教育—政府拨款 非义务教育—市场提供为主、政府补
贴为辅。 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其他
投入的多元化筹资格局是必然选择。
三、我国的现状与政策选择
现状:1.支出力度不够;2.支出结构 不合理
政策选择:1.政府投资的主体地位; 2.调整分配结构;3.缩小地区差距; 4.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5.教育公债。
按收入不同区别对待,除高收入阶层 外,都减少了劳动供给。
二、对储蓄的影响 趋于下降 三、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从收益看—付出与所得;从再分配角
度看—贫富差距。
第三节 社会保障体系(我国)
一、社会救济:选择性的、低层次的。 二、社会保险:公民的基本权利。 三、社会福利:最高层次。 四、社会优抚
第四节 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模式
第二节 资源配置的效率
一、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改进与帕累托最优
某种资源配置状态经过调整后,社会中的一 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另一些人至少没 有变坏,这说明调整后的资源配置优于之 前的,这种改进叫帕累托改进。
这种改进达到顶点,无法变得更好的时候, 就叫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率。
二、生产效率(资源在生产中的配置)
可考虑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结合:避 免市场提供造成的消费不足和公共 提供的消费过渡。
四、混合产品最适规模 产品最佳规模理论
产品消费的外部性(外溢的效率)决 定了消费方式的提供
第五章 政府与生产 第一节 垄断 一、垄断的效率损失 产出水平低于理想的产出水平; 社会的生产低于产品组合效率。 二、垄断的鉴别 1. 潜在竞争者; 2. 替代品; 3. 产品的流动性。
第四节 混合经纪的财政政策
一、不同财政政的思想基础 机械论、有机论的分歧—市场与计划 1.本位论:个人和集体谁是本位; 2.价值标准:消费者主权与家长主义; 3.福利的衡量:独立还是相关。
二、财政思想简史
三、财政职能与混合经济中的财政政 策
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经济职能
微观上实现效率和公平,宏观上实现稳定 与发展
社会救济(禀赋)、强制储蓄(偏 好)、社会保险(不可预见)
第七章 公共选择
第一节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政府是带着不同的具体利益内容同时
又抱有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的个人 进行经纪活动的舞台。 在政府机制构架下将个人利益导向全 民利益。
第二节 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
假定:一人一票;信息成本为0. 办法:一致通过,实现帕累托最优。
平。
第四节 公平与效率的权衡
一、公平、效率与社会福利 潜在的帕累托改建:改善使有些人受
损,有些人受益,如果受益量大于 受损量,即总体受益提高,这叫潜 在的帕累托改进。 1.公平影响效率; 2.公平影响社会福利,即满意程度。
二、分配与效率
三、综合目标的选择 功利主义(强调总效用); 罗尔斯主义(强调提高穷人的效用); 折衷主义
段
(二)转移支出:无偿、无直接回报 三、隐性收支 (一)税式支出:税收优惠 (二)公共定价:背离市场价格 (三)政府担保:降风险获得贷款 (四)公共管制:约束经济实体 (五)预算外和体制外收支
第四节 公共部门的经济活动
一、消费与交换
共同受益产品—政府参与消费与交换 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
二、生产
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
争; 4. 促成改善卫生健康的环境; 5.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第十章 社会保障支出
第一节 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保障 一、概念 二、政府的干预 1.相反选择; 2.私人公司抗风险能力低; 3.政府的介入降低了决策成本; 4.家长主义;5.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第二节 社会保障政策的效应分析
一、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人人均等的养老保险降低劳动供给;
(3)所有经济实体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2.经验实证分析:对具体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统计数字)
二、市场过程与政治过程中的实证分 析(理论前提是“经济人”)
市场过程:经济实体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 之间进行自愿交换的过程。
政治过程:政府的决策过程,产生政策。
从市场与政治的全过程来看,财政政策 就不是一个外生的、可以自由决定的变 量,而是受社会公众的要求和愿望以及 政治决策规则所决定。
原则:以支定收,收支平衡 一、现收现付 二、完全基金或积累 三、部分基金
第五节 改革 一、现状与问题
范围窄、面小;没有法制化;政出多 门,条块分割;企业负担重。
二、西方的经验:项目多;有确定的 资金来源;支出由政府集中安排; 政府的宏观调控动机。
三、政策选择:
建立社会保障法;拓宽体系;加强监 管和保值增值;以社会保障税为主 要筹资手段;完善养老保险和失业 保险改革。
二、市场缺陷
一类缺陷(不具备完全竞争条件): 1. 竞争失灵—垄断; 2. 公共产品—共同受益; 3. 外部效应—共同受到影响; 4. 信息失灵 5. 交易成本 6. 宏观经济失调
二类缺陷(完全竞争结果的缺陷)
1. 偏好不合理; 2. 收入分配不公。
第三节 计划机制
一、理想政府 1. 充分的信息; 2. 制定与执行者一心为公。 3. 二、政府缺陷 4. 信息失灵; 5. 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 6. 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第二节 行政管理支出
一、意义 二、保持几个比例关系: 1.与经济增长的比例; 2.占财政总收支的比例; 3.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 三、行政管理支出与政府行政效率 使之居高不下、效率低下的原因: 1.机构膨胀;2.缺乏预算约束与收
益—成本评价。
第九章 文教科卫支出 第一节 支出的性质和内容 社会消费性和非生产性
第三节 科学研究支出
一、政府的干预 二、消费方式、生产方式与资金筹集 多元化的筹资格局:政府、企业、金
融等。 三、现状及政策选择 现状:力度、经费不足,人才缺乏。 政策:1.扩大投入高于经济发展;2.
调动企业投入;3.科技人才投入
第四节 医疗卫生支出
一、政府的干预 二、消费方式、生产方式、资金筹集
第十一章 政府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
第一节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概述 大部分为混合产品,性质各异 第二节政府与道路交通 一、道路成本的确认 建设和维修成本,外部成本(污染)。 二、道路成本的补偿方法: 收费;收税;其他。
三、通过收费弥补成本
1.拥挤费;2.公路间收费问题(替代 性的公路之间在是否收费上是一致 的)。
第一节 国防支出 一、国防支出的提供方式 1. 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并公共提供; 2. 私人组织生产和政府采购制度结
合。 3. 各有优缺点,如保密。 4. 分散公共生产,形成竞争,但是